学案6 洋务运动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6586544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6 洋务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案6 洋务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案6 洋务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案6 洋务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案6 洋务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案6 洋务运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姓名组号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第 6 课 洋务运动教师寄语: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主备人:定稿时间:审核人:使用时间:编号:【学习目标】1.知识: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主要内容(企业类别或阶段划分).了解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 在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所以在客观上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重要步伐,但是又具有明显的保守性。2. 能力:综合理解本单元标题“近代化”就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出路的过程。其主要内容有洋务运动、戊戌变 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 讨论分析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及其局限性3.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从历史发展趋势观察,洋务运动包含一些成功的因素

2、,使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第一步;但它作为 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却明显地失败了. 我们批判清政府祸国殃民的行径,对于它的“自救”本能要有清醒的认识;同 时我们也要正确认识洋务运动在客观上所起的进步作用,懂得只有承认落后、愿意学习先进文化,才有摆脱落后的可能学习重点 洋务运动的概况 难点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一、温故知新: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2、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烧了圆明园后,清政府一些官员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 清朝的统治,形成了所谓“洋务派”。(洋务”指一切涉外的事务,如 开矿办厂 外事交涉 订立条约等)

3、 从 19世 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者的自救运动一二、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洋务运动的背景原因?(内-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起义 外-列强侵略)2、洋务运动的目的?用一句话概括其根本目的:时间口号内容主要活动洋务运动期(军事上)创办工业创办了洋务运动期(经济上)创办工业李鸿章-张之洞70年代中期到80年 代中期筹建海军筹建了三支海军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兴办新式学堂年,成立,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6、学习重点:学习西方的(或器物)7 评价洋务运动(1) 结果(或失败标志):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和破产。(2)从洋务派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

4、具有什么样性质?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的自救运动。(封建性质的改革)(3)局限性:洋务派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4)从封建统治者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是失败了。但是它却在客观上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作用:但引进了西方技术科学技术,使中国岀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中国(经济)的开端。(地位) 在客观上为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开辟了道路丿(二)合作探究1、据图填表,认识洋务运动兴办的近代工业(分为军事和民用两种,要求工业名称与人名、地名“对号入座”)地名安庆上海上海武昌汉阳福州工业名

5、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上海轮船招 商局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福州船政局人名曾国藩曾国藩、李鸿-早李鸿章张之洞张之洞左宗棠类别军事军事民用民用民用军事特点第一个近代军 工企业规模最大的近 代车事工业中国第一家 轮船公司中国第一 个近代化 的钢厂远东第一大 船厂2、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提示:洋务派没有彻底改 (只学技术不学制度)思维拓展1近代化的含义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强,寻求新岀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2近代化的主要内容(18401919年)(1)经济的近代化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本质),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开端一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2)政治的近代化一

6、一实现政治民主化,由封建专制到民主政治 代表: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3)思想的近代化一一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思想和政治制度 代表: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派)(4)军事的近代化一一创办近代的军队和军事工业代表:19世纪中后期洋务运动兴办军事工业,筹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19 世纪末,变法维新运动时期,训练新式军队。3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这三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是什么? 第一阶段:学习西方的经济技术。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是 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的起步。 第二阶段:学

7、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变法维新运动以建立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制度为目标,从此中国近代化历程 由经济技术阶段进入政治制度阶段,是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民 主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中取得的伟大成果。 第三阶段: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文化的近代化运动,运动中提出的民主和科 学的口号,成为中国迈向思想文化近代化的重要标志。4中国近代化的特点由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 【课堂小结】1868 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最终使日本走上了富强之路,如果历史可以重新开始,假如你是清朝时 期

8、一位有识之士,你认为清政府应该怎样做,才可以“自强”和“求富”。洋务运动对今天有什么启示?提示:洋务运动试图用近代西方科技来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而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反而将西方科技嫁接 到腐朽的封建制度的肌体上,在实际操作上用先进的生产力去适应腐朽的封建制度,这势必造成先进的生产力和落 后的社会制度相抗衡的局面。这是行不通的。只有求得国家独立,才能从容低进行现代化建设。改革是一个系统工 程,必须有制度和政权的有力保证,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的综合条件。(言之有理即可)启示:(1)只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不进行改革是不能成功的;(2)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必须同时进行(3)不能救中国。

9、【自主检测】一、选择题1、鲁迅先生回顾历史时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清朝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要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于是开始了()A. 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2、史料记载:1876 年,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首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他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会后,他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这一主张属于下列哪个派别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3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A.曾国藩B.李鸿章C.张之洞 D.奕诉4. 洋务派开办的

10、第一个工厂是()A.江南制造总局B.福州船政局C.安庆内军械所 D.天津机器局5. 洋务运动后期提出的口号是()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师夷长技以自强” C. “自强” D. “求富”6. 洋务运动在“求富”口号下创办的近代工业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轮船招商局 D.福州船政局7、 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洋务运动的内容中最能体现洋务运动初衷的是:()A.创办军事工业B.创办民用工业 C.兴办新式学堂D.派留学生出国8、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由此可看出洋务派掀

11、起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 )A.维护封建统治B.开展工业革命C.发展资本主义D.实施维新变法9、对洋务运动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B. 洋务运动前期口号是“求富”,后期口号是“自强”C.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破产标志是北洋舰队全军覆没D.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10、 “洋务运动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开端”,对它的本质含义的理解应该是()A.它是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B.它促进了官僚资本的发展C.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D.它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二、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致恭亲王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

12、过一二年,火轮船比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 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张之洞在湖北兴办的实业建设中,汉阳铁厂是最重要的一项。1890 年初,在武昌成立湖北铁政局,委派蔡 锡勇为总办,厂址选定汉阳, 1890年 11月动工兴建, 1893年 9 月,十个分厂建成,次年6 月投产。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 1300 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进口洋 布减少了十五万匹。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年请回答:(1)以上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近代化的开端是什么?它前期、后期的口号分别是什么?(2)曾 、李属于什么派别?这个派别的代表人物还有谁?(2)从材料一看,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3)材料一、二、三反映了洋务运动从事哪些主要活动?(4)这场运动的结果怎样,我们该如何评价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