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课三年级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6586274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12课三年级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6—12课三年级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6—12课三年级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6—12课三年级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6—12课三年级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12课三年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12课三年级(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川区第二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筹划(第二学期)科目音乐授课班级三年级(13)教科书名义务教科书三年级音乐上册上课日期5每周节数2总授课节数3周次时间预 定 进度页数实际进 度备 注起讫起讫1月4日月日祖国妈妈462月4日月8日春来了793月1日3月5日快乐的劳动133月18日3月2日两只小山羊141753月5日3月2日小骑手1164月1日4月5日母子情254月8日4月12日友爱之花262984月15日4月9日快乐的节日3339月22日月6日小骆驼3437104月2日月3日五一放假115月6日5月10日梦之船41125月13日5月7日音乐家冼星海241月20日5月24日喜洋洋814月27日5月1日

2、选唱选听25456月3日6月7日练习与测评166月日6月14日期末考试17月17日月21日186月24日6月28日19月1日7月5日7月8日7月12日总结放假金川区第二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筹划(-第二学期)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有2课,涉及歌曲、音乐欣赏、节奏、器乐、音乐知识的教学。本册教材通过单元教学,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歌曲的的演唱和听赏,逐渐形成形成爱妈妈、爱祖国的美好情感。以美为核心,通过聆听布满生机的春天的乐曲、学唱美妙的春天的歌曲,让学生参与、表演、评价,使学生的个性和发明性得到充足的发挥;从感知美、体验美,上升到发明美、体现美,使有效的心灵萌发美的种子。让学生在参与“听、唱、拍、跳”等丰

3、富的音乐活动中感受多种劳动的场面,体验劳动的愉悦感,并能用歌声、律动、伴奏音响等形式将其体现出来。从而通过从音乐中理解劳动知识,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增长生活小常识,并对劳动产生爱好,真正地喜欢和热爱劳动。总 的 教 学 目 标备 注认知领域目标1、 根据自己的理解,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配以得体的动作,做到不喊唱。2、 结识四分休止符,可以用语言、手的动作体现四分休止符的节奏。3、 可以用活泼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并能按歌曲节奏边唱边进行律动和表演。4、 歌曲中的念白部分,说的时候更要短促、跳跃、有弹性。5、 在音乐活动中学习发声,并进行某些简朴的乐器演奏技巧的学习,并能做简朴的歌曲伴奏。情感领域

4、目标能大胆、自信的用自己的声音和形体动作体现歌曲情境。在自由摸索和与她人合唱中喜欢上音乐,对演奏有爱好,体验摸索和发明的乐趣。遵守游戏规则,自觉地与同窗和教师合伙。在活动中体现和体验威武、自豪的情绪,获得模仿成功的快乐。在参与集体舞的活动中,让孩子们学会与她人协调配合。技能领域目标用欢快的情绪背唱歌曲,保持吐字、咬字的敏捷清晰。能用自己的形体动作对音乐作品做出相应的的反映,能积极、大胆地与她人合伙进行表演能用自然的声音精确、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积极参与歌表演及演奏等实践活动。能在音乐中理解音乐形象,并能随着音乐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能用动作做出三拍子节奏反映,并能用色彩体现歌曲优美和欢乐的情绪。能

5、用歌声、语言和肢体动作,积极的体现自己对歌曲不同情境的感受。演音乐游戏。、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教学目的1、能学会演唱歌曲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2、能认真听赏童声合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并感受到歌曲所体现的爱祖国的诚挚感情。 3、能理解并初步掌握“v”的发声口型。 、在竖笛吹奏练习中,能掌握“6、3、2”三个音的指法,并为歌曲牧童谣作简朴伴奏。 教学重点:教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并指引学生从音乐中体验、体现爱祖国、爱她*的情感。 教学难点:指引学生把这种“爱妈妈”的具体情感溶入到较为抽象的“爱祖国”的情感之中。 学时安排:两学时教学准备:竖笛、光盘、电子琴教学过程第一学时一、学唱

6、歌曲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 1、听赏歌曲。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感情等。 2、朗读歌词。播放伴奏带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感受歌曲所体现的对祖国、对她的诚挚情感。3、学唱旋律。采用听唱法和视唱法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学唱旋律。一方面让学生听旋律,数音乐旋律34 5 1浮现的次数,然后根据乐句特点,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每个乐句1、2小节与3、小节的接龙视唱。4、学唱歌词。在旋律与歌词都已熟悉的基本上,让学生跟着琴唱歌词,个别不够精确的地方在纠正。 二、听赏童声合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 1、认真聆听歌曲。2、说一说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所体现的情感。 3、让学

7、生画一画歌曲中“绿水映青山”、“绿叶捧红花”、“小鸟睡在绿树上”、“苗苗长在大地间”的景象。 4、在次听赏并轻声跟唱歌曲。 三、音乐活动:唱一唱 1、让学生说一说对“鱼”的种类和爱慕等。 、引导学生掌握元音“v”的发声口型,规定声音集中、统一,逐渐建立起高位置的歌唱意识。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重要学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明白了“祖国就象妈妈同样”的道理。板书设计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祖国就像妈妈同样教学后记: 第二学时一、复习吹奏“1、5”两个音 二、指引学生吹奏“、3、2”三个音 1、听一听。教师新吹了三个什么音? 2、看一看。每个音教师的手指按住了哪些孔? 3、吹一吹。学生试着吹这三个音。

8、 4、说一说。学生之间交流学吹这三个音的体会。 5、比一比。分组进行比赛,看哪组音吹得最准,音色最佳听。 6、课件游戏:一颗音乐苹果树,学生根据树上掉下的一种个音乐苹果,立即吹出这个音。 三、学唱牧童谣并为之伴奏。 1、学生跟琴唱谱。 2、学生跟琴唱词。 3、学生根据教材编排的伴奏谱模仿牧童吹笛的样子为歌曲伴奏。 四、课堂小结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同窗们没有竖笛的同窗诸多,但愿后来要及时的购买某些乐器,不仅仅是为了上一节课,也可以在生活中自己去学习,丰富自己的生活,陶冶我们的情操。板书设计小鹿、小鹿竖笛伴奏教学后记: 6、母子情教学目的1、能学会演唱歌曲游子吟,并从中感受母子情,得到爱的教育。2、

9、能积极参与活动献给她*的爱,并从中体验和体现对妈妈的深情。 教学重点充足感受、体验、体现母子情。教学难点体验和体现对妈妈的深情教具准备光盘、电子琴学时安排 两学时教学过程第一学时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走进教室。 二、感受母子情学唱游子吟 、导入 师:上课之前请同窗们观看一段影片,请人们在看完影片后谈谈自己的感受。(播放妈妈再爱我一次片段。) 生:(自由发言) 师:人们说得都对,从这段影片可以看出,母爱是天下最伟大的爱。其实自古以来,妈妈予以自己孩子的爱都是无私的爱。今天我还想给人们简介一位古代的妈妈,请人们看这张图片,说说这张图片上描绘的是什么?(课件展示图片) 师:图片上

10、的这个儿子就是国内唐朝的出名诗人孟郊,她为了体现对妈妈深深的爱和感谢之情,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游子吟。2、读 师:(听教师朗读古诗游子吟)你们也想试试吗?(全班读)师:同窗们,你们觉得这首诗歌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你喜欢其中的哪一句?为什么?(生答) 师:那就让我们带上对诗歌的理解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唱 师:看来人们都背诗歌深深地打动了其实被打动的不光是你,尚有许许多多的子女们。有一为作曲家为了让人们可以更好的体现这种感情,为诗歌谱写了优美的旋律,使它成了一首动听的歌曲游子吟。 师:下面请同窗们听教师用歌声来体现这种爱。 (1)教师范唱歌曲 师:你们觉得教师唱得怎么样?好在哪里?(学生回答

11、)()学生用“”音轻声跟唱旋律。 师:乐曲中有无我们此前没有见到过的音符? (引导学生说出有前倚音的地方) (3)前倚音的教学。 师:这个音是我们此前没有接触过的,你们看它的形状像什么?(教师和一位同窗牵着手)人们看,它的形状就好象妈妈紧紧地拉着小朋友的手,胆怯她离开自己的那种依依不舍的感觉。它有一种特别的名字叫前倚音。那么我们在演唱的时候也要注意将这两个音符连起来唱,就像妈妈和她的孩子紧紧连在一起。(教师范唱) 师:你们也来试试好吗?注意要唱出母子之间依依不舍的感觉。师:人们有无发现这首歌有诸多前倚音?为什么?(生答) 师:既然前倚音在歌曲里起到了这样重要的作用,那我们一定要把它唱得更好,对

12、吗?目前我们就一起来唱唱前倚音,教师唱前面的曲子,你们接背面的前倚音。 (4)学唱歌曲 师:刚刚人们在唱前倚音的已经充足感受到了母子情,其实歌曲的旋律同样也体现了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深厚感情,你们看。(课件出示歌曲的第一乐句)目前教师就是你们的妈妈,我来唱前半乐句,你们就是我的孩子,请你们接后半乐句,好吗?妈妈开始招呼自己的孩子了。师:孩子们快来呀!(引导学生接后半乐句)师:同窗们真聪颖,那我们就一起来玩妈妈呼唤孩子的游戏吧。教师把歌曲提成了八个小乐句,这边是乐句妈妈也就是后半乐句。目前我请小组长上来选择你们组想唱的乐句,每组唱一句。师: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在游戏之前先练习一次。听到你们的那个余句,就请这组的同窗赶紧站起来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