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大变革教育微创新案例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583769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减大变革教育微创新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双减大变革教育微创新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双减大变革教育微创新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双减大变革教育微创新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双减大变革教育微创新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减大变革教育微创新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大变革教育微创新案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减大变革教育微创新案例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遴选了第二批学校落实“双减”工作 典型案例共 18 个,要求各地各校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借鉴,进一步完善 政策措施,确保“双减”要求落地见效。0 1山东省:构建义务教育学生作业统筹管理工作机制山东省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统筹管理工作的通 知,建立校内为主、家校协同、分工明确的作业统筹管理机制,进一步 明确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年级主任、学科组长、班主任、学 科教师、学校家委会成员等各方具体责任。建立年级总量控制、学科合 理设计、班级每日会商、学校跟踪反馈的统筹作业布置流程,从设置分 层作业、创新作业类型、加强作业教研、共享优质资

2、源等方面切实提高 作业设计质量。建立作业总量和质量监测、作业校内公示、作业管理教 师承诺、作业问题反馈等多项制度,公布作业管理举报电话和邮箱,邀 请“两代表一委员”等担任学校作业管理监督员,切实保障作业管理要 求落实落地。0 2海南省:开展中小学作业设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 海南省印发了中小学作业设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配套出台 了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作业设计与案例指引,规范和指导义务教育学校 的作业设计、实施和评价工作。分学段组织开展省级骨干培训和县级全 员培训,切实提升教师作业设计与实施水平。组织开展作业布置与批改 情况专项视导活动,全面了解各地各校作业管理制度落实情况,指导学 校加强作业规划

3、统筹和全过程管理,指导教师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 效能、认真批改作业。0 3安徽省:举办全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安徽省印发了关于举办全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的通知,决定每 两年举办一次全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提出了坚持立德树人、基于课 程标准、体现单元意识、统筹确定目标、科学设计作业、难度时间适宜 等六个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参赛作品须为一个完整的单元作业设计, 包括教材内容分析、学习目标、作业目标、作业设计思路、作业内容等, 兼顾跨课时作业内容,综合考虑学生差异和作业批改、分析、讲评与辅 导。大赛分校级遴选推荐、县(区)初评、市级复评和省级终评四个阶 段,获奖作品经遴选后通过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

4、平台展示。0 4广州市:打出作业减负提质“组合拳”广州市印发了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设计与实施工作指引作业设计 与实施研究小课题选题指南小学语文等12个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示 例等文件,综合施策,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和管理水平。“作业优化指 引”提出了依据课标、立足教材、总量适度、质量优先、突出情境、解 决问题、进阶设计、着眼思维的作业优化思路,明确了9个设计要点和 4个实施要点。“作业小课题研究”为教研部门和教师提供了28项作业 研究课题方向,指导教师结合一线教学实践开展研究。“学科示例”将 作业分为基础题、提升题、拓展题等类型,分别提供了若干典型示例, 着力优化过程性、弹性化、分解型、情境类作业设计。

5、0 5深圳市: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质量深圳市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和义务教 育学校学科书面作业设计指引,完善了作业统筹管理机制,并对作业设 计作了细致、全面的指导和规范。制定了全市基础性(必做)、拓展性(选 做)作业样例,指导教师精准有效控制作业时长,满足学生差异化学习 需求。教研部门加强综合性、项目式、主题式、大单元作业设计研究, 系统设计包含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推动 “五育并举”的非书面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各校制定了作业 批改与反馈规范化流程,指导教师做实做好作业“全批全改”,充分高 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个性化作业辅导和答疑,帮助学生及

6、时查漏 补缺。0 6湖北宜昌市:加强义务教育书面作业设计专门指导宜昌市印发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面作业设计指南,强调发挥作 业设计的育人导向、诊断改进等功能,提出了作业设计的目标性、科学 性、层次性、创造性、系统性原则,明确了作业设计重点和各学科书面 作业时间分配。要求各校依据学习目标确定作业目标,合理确定基础性 作业和拓展性作业比例,综合运用选编、改编、创编等方式精选作业内 容,严格控制作业数量和时长,加强完成指导和批改反馈,分学段提供 各学科作业设计样例。建立以学科组、年级组为单位的作业设计校本教 研机制,经常性开展培训、教研、比赛活动,并制定量化指标和评价标 准。0 7天津市:统筹高校资源

7、共建课后服务实践共同体天津市印发关于发挥高校实践育人功能提高中小学课后服务质量 的实施方案,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和专业优势,依托大中小学思政一 体化工作平台,建立中小学与高校常态化合作机制,共建课后服务实践 共同体,既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提供了更多机会,又为中小学 生课后服务拓展了更多渠道,实现了高校和中小学“双赢局面”。如河 西区与天津科技大学联合共建科普小课堂,南开大学等多所高校在中小 学开设 3D 打印、无人机模拟等科技课程,天津财经大学利用课后服务 时间开展“新时代实践行”思政小课堂活动,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到 农村小学开展“思政+美育”教学实践。0 8上海市:引进社会资源助力提

8、升课后服务质量上海市研制因需引入社会专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政策, 进一步拓展服务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市教委引入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 团旗下“小荧星艺校”,以公益价格为广大中小学校提供专业的“菜单 式”课后服务,内容涵盖歌、舞、演、艺、体等200多种全门类艺术课 程,组织并培训了 97 名高级及以上专业教师参与课程实施。各校根据 学生人数、师资力量、办学特色等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个性化的课后 服务合作方案,目前“小荧星艺校”已经为上海14个区的40所参与试 点的学校提供了“送教上门”服务,参加学生4000多人。0 9南京市:建立健全校外教育资源 进校园统筹管理机制 南京市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入

9、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意见, 推动课后服务全面升级迭代。强化部门联动,由教育部门负责统筹协调, 体育、文化和旅游、科技、团委、妇联等部门和组织分别制定相应领域 非学科类教育资源进校园的设置标准和审批办法,加强审批管理,并将 工作情况纳入市级“双减”联席会议机制年度考核。规范实施办法,指 导各区明确细化校外资源进校园的具体工作规范,建立黑白名单制度和 退出机制,引导鼓励机关部门、事业单位、国有平台、在宁高校和科研 院所等公有公益主体的优质资源向薄弱学校、农村地区倾斜,有序吸纳 资质优良、管理规范的非学科类校外资源参与。落实经费保障,按照成 本分担机制,除学生家庭每年支付600元费用外,财政部

10、门按照平均每 生每年不少于500元标准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课后服务,明确参与课后服 务人员每课时补贴不少于80元标准。10成都市:有效落实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成都市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小学课后服务提高课后服务水平的通 知,强化政府投入保障,体现公益普惠原则,构建课后服务成本合理分 担机制,不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课后服务 生均财政补助在现有平均 140 元/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实行成本合 理分担,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收费标准,规定课 后服务财政投入不足部分,按照“家长自愿、成本补偿、非营利性”原 则,确定服务性收费标准不高于每生每月200 元,并对家庭经济困

11、难的 学生减免费用。目前全市 23 个区(市)县全部建立了课后服务经费保 障机制。11沈阳市浑南区:构建多元课后服务活动课程体系 浑南区出台“智慧+”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实施方案,构建系统化、 特色化的课后服务活动课程体系,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努力满足学生个 性化学习需求。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各所学校提供的德育、体育、美育 等基本课程和自主研发的个性化课程;智慧、创新两大教育集团提供的 赛艇、攀岩、编程、独轮车等特色活动课程;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 档案馆、劳动基地、沈阳市公共服务文化中心等六大场馆提供的校外活 动课程。同时,浑南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按生均每年 1000 元 标准给予专项资金补助

12、,保障活动课程顺利实施。12贵州赤水市:针对难点堵点强化课后服务保障 赤水市聚焦课后服务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加强统筹规划和条件保障。 为破解师资不足问题,遴选了100 余名优秀骨干教师,组建近20支“教 育轻骑兵”机动小队,开设科创、足球、书法等12 门课程,支援48 所 薄弱学校开展课后服务。为解决参加学生的晚餐问题,全市在供给午餐 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了晚餐供给服务,新建、改扩建 54 所学校食堂, 保障2.5 万名学生午餐供给和1.4 万名学生晚餐供给。为解决上下学交 通问题,全市推行学生“定制式”交通服务,结合早上推迟上学和课后 服务延迟放学的实际,开通专车专线,固定时间和站点接送学生上下

13、学, 并配备随车安全管理教师,为 3600 余名有需求的学生提供了安全、快 捷的交通保障。13新疆阜康市:加强三级管理严把课后服务质量关 阜康市印发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严格实行学校课后服务三级管 理模式,不断推动课后服务提质升级。第一级由校长负总责,“一校一 案”制定实施方案,建立规章制度,明确部门职责,调配整合资源,构 建评价体系。第二级由教务、德育、安全、年级组等 4 个部门组成,教 务处制定活动项目,对课后服务开展情况实行班级每日一小结、年级组 每周一总结、学校每月一通报;德育处负责宣传解读,接受监督举报, 开展家长、学生满意度调查,落实线上课后服务公开课开放日制度;安 全办制定应急预

14、案,负责护学岗值勤、突发事件处置等安全保障;年级 组负责落实巡课制度、考勤制度,确保课后服务顺利推进。第三级由学 校全体教师、社会专业人员和志愿者组成,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利用社 会资源,拓展课后服务渠道。14河北省:全面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河北省印发了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规定,全面规范学校考试行 为,大幅压减考试次数,降低学生考试压力。综合考虑学生年级、学科 特点,对各学科考试方式进行明确,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可 以综合采取趣味游戏、朗读诵读等寓考于乐的方式考查学习成果,小学 道德与法治可采取知识竞赛、主题演讲、辩论等活动方式进行考核。义 务教育阶段科学等相关学科实行书面纸笔考试和

15、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体 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等学科由学校合理确定方式进行 考核。义务教育学校考试实行等级评价,一般可划分为 4 至 5 个等级。 学校要完善学习过程评价与考试结果评价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注 重学生综合素质、学习习惯与学习表现、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等方面的 评价。15黑龙江省:构建家校协同“双减”的教育生态圈黑龙江省围绕大家关心的“双减”共性问题,在全省布置开展了家 庭教育“六个一”系列指导活动,即举办一次“双减”政策宣讲、打造 一支专业化指导团队、开展一次亲子阅读活动、召开一次主题家庭会议、 发展一项爱好特长、创办一次团体亲子活动,引导家长转变观念、减少 焦虑。省

16、教育厅组织的落实“双减”政策家庭教育专题培训班,网络直 播累计观看达480万人次。制定了中小学百万家庭赋能工程实施方案, 搭建新媒体服务平台,建设家庭教育智库,开发家庭教育精品课程,在 全省建成10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实验区,20 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创新实践校。16福建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落地见效 福建省把推进幼小科学衔接作为贯彻中央“双减”要求的重要举 措,建立行政推动、教科研支持、小学和幼儿园实施、家长共同参与的 多方协同工作机制。全省建立了 10 个实验区和66 个试点校(园),并 在经费投入、师资培训、专家指导等方面给予倾斜,并建立奖励和退出 机制。省级组建由高校儿童卫生健康、心理行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 特殊教育等领域专家和基础教育教科研人员参加的指导团队,强化专业 引领。同时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