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山东大学马原选择题库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6576180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山东大学马原选择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山东大学马原选择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山东大学马原选择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山东大学马原选择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山东大学马原选择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山东大学马原选择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山东大学马原选择题库(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A. 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B.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C. 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D. 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2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A. 能否满足人的需要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D)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A. 反映论B.先验论C.可知论D.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D)4.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A.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实践观点(

2、D)5. 唯心主义认识论都是A. 反映论B.先验论C.可知论D.不可知论(B)6. 唯心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是A. 唯心论都是不可知论B. 主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客观唯心论是可知论C. 客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主观唯心论是可知论D. 有些唯心论者是可知论,有些唯心论者是不可知论(D)7. 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A. 科学知识B.丰富的经验C实践D.人类认识能力(C)8.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A. 起主导作用B.起决定作用C.起重要作用D.不起作用(C)9.认识主体是指A. 事物的主要构成部分B.认识对象的主要方面C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D.人的主观精神世界(C)10. 客体指A. 切客

3、观事物B.自然界C.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对象D.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C)11. 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因为感性认识A. 是不可靠的B.是理性认识的基础C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D.是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的(C)12. 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A. 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B.唯心主义才承认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D)13.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A. 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B. 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D)14. 判断对一事物的

4、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A. 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而又真实B. 感性认识是否已经上升到理性认识C对该事物的认识是否已经过多次反复D.对该事物的理性认识是否已运用于实践,并取得预期效果(D)15. 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A. 熟知即真知B.熟知不等于真知C熟知起源于真知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B)16. 真理是A. 绝大多数人普遍同意的意见B. 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C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D.对人们有用的一切理论(C)17.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是指A. 实践标准是不可靠的B. 实践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C实践

5、有历史局限性,它对真理的检验是一个过程D.科学理论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C)18.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往往产生不同的认识,这说明A. 认识的内容不是来自客观世界B.认识是主观自生的C客观事物不能被意识正确反映D.认识受认识主体状态的影响和制约(D)19. 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A. 真理和错误没有原则界限B.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都是真理C不同人有不同的真理标准D.真理有待于扩展和深化(D)20.假象是A.人们认识中发生的错觉B.从正面反映本质的现象C. 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D.不表现本质的现象(C)21. 认识对实践具有A.决定作用B.检验作用C.指导作用D.中介作用(C)22. 实践基础上的理

6、论创新,是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C、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先导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C)23. 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反对A、经验主义B、先验论C、绝对主义D、教条主义(D)24. 关于改造客观世界的说法,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 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B. 改造客观世界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目的C改造客观世界必须遵循客观世界的规律D. 改造客观世界的核心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D)25. 下列属于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有修身养性经济体制改革脱贫致富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A.BCD(D)26. 在主观世界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统一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世界观

7、B.人生观C.阶级立场D.价值观(A)27. 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是A.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然地改造了主观世界B改造主观世界主要是靠自己自觉地学习,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教育C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要有意识地、主动地改造主观世界,努力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D. 只有改造好客观世界,才能更好地改造主观世界(C)二、多项选择题1. 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A.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B. 人类己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C.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D.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ACD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8、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内涵包括A.实践关系B.认识关系C.价值关系D.审美关系(ABCD3. 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这段话应理解为A.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惟一存在的世界B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C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D.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CD4.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缺陷是A.否认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B否认世界的可知性C. 否认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D. 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CD5.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A.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B.世界是可

9、以认识的C. 认识的基础是实践D.认识是思维对存在的无止境的接近(ABCD6. 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A.反映论B.能动的反映论C.先验论D.可知论(AD7. 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先的基本的观点,是因为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D.实践不需要认识的指导(ABC8.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因为A. 认识对实践不起推动作用B. 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C. 实践不断积累感性材料并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D. 实践锻炼人的思维能力(BCD9做好工作“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一思想说明A. 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先的基本的观点B.

10、上级指示和决议不能作为行动的根据C. 要事事取得直接经验D.一切要从实际出发(AD10.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A.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B.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C. 实践一一认识一一实践的无限循环D.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AC11. 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重大意义在于A.检验和发展理性认识B.发挥理性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C变精神力量为物质力量D.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克服其盲目性(ABCD12. “一定条件下,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是指精神力量A. 是物质力量的根源B. 可以使物质力量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C可以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鼓舞作用D. 为群众所掌

11、握,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BCD13. 割裂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历史的统一,会导致A.唯心主义B.教条主义C.经验主义D.“左”和右的错误(ABCD14.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A. 真理是具体生动的形象B. 真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 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D. 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BCD15. 真理具有A.具体性B.全面性D.客观性C.过程性(ABCD16.认识是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创造C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ACD17. 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存在着“建构”,这说明A.

12、主体通过思维构造客体原型B.主体认识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C. 主体把获得的全部客体信息结合起来,构造出客体的整体形象D. 主体选择、加工客体信息,在思维中重新组合、构造反映客体的观念体系(BD18. 真理和错误的相互转化,是指A.真理被推翻,为错误所代替B.错误是真理的先导C.对真理的运用超出了它适用的范围D.把真理的某一方面加以片面夸大(BCD19. 逻辑证明A.是探索论证真理的手段B.是检验真理的标准C能指导实践,校正其谬误D.必须以实践为基础(ACD20.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句话意味着A. 真理有它适用的条件和范围B. 真理和错误是认识过

13、程的两个阶段C. 真理和错误没有确定的界限D. 真理和错误的对立在一定条件下才具有绝对的意义(AD21. 马克思主义“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行动的指南B、马克思主义必须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C、必须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D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是对现存的历史活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ABCD22. 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B、坚持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D把马克

14、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ABC23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必须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B、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永恒真理C、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D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CD24.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A、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B、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BCD25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是A、必然B、必然王国C、自由D自由王国(BD26“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其意思是指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

15、动不能停止人们改造人类社会的活动没有止境人们应当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们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改进自己的思维方法A.BCD(AB27.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表现在A. 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B. 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C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D、二者毫无联系(ABC28. 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要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就是要A. 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B. 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C. 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D. 改造自己的思想(ABC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