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6573582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南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 : 1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的长,是虚指3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古人以八尺为一仞.胡尘:指侵略者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民族的泛称5.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6.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八尺为一仞(一作七尺).岳: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一说指东岳泰山和西岳华山, 7.摩天:碰到天.8.遗民:北方沦陷区的人民.胡尘:指金兵铁骑扬起的尘土.王师:指宋朝的军队【古诗今译】 三万里黄河东流入大海,

2、五千仞华山高耸接青天.铁蹄下遗民欲哭已无泪,盼望官军收失地又一年.【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爱国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历史背景】 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父陆宰,是很有民族气节的官员和学者,朝廷南渡后,他便回到家乡箸书了陆游自幼就受到爱国的家庭教育,立下了抗战复仇的壮志.2岁参加进士考试,名在前列,因触犯歼臣秦桧而被除名.孝宗时,被

3、赐给进士出身,历任夔州通判,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等地方官,还参赞王炎、范成大幕符军事,后来做过朝议大夫,礼部郎中6岁那年罢官,即回老家山阴闲居,死时年八十六、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勤于创作,一生写诗60年,保存下来就有9300多首.诗的题材极为广泛,内容丰富,其中表现抗金报国的作品,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精神.诗的风格豪放,气魄雄浑,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称.【创作背景】 师:对于陆游这位诗人,你了解多少。谁来说说。生1:我知道陆游是宋朝的爱国诗人。 生2:我了解到陆游一生写的诗好像有万多

4、首。生:陆游生活的朝代很动荡,人民生活得很苦。 生4。陆游的示儿我很喜欢,尤其是其中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印象最深。 师。陆游是南宋的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陆游出生的第二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先后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陆游三岁时,就随父跋山涉水,过着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当时的赵构逃到江南称帝,史称南宋。可当时的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只求苟且偷安,对外卑躬屈膝,对内迫害爱国人士。在万般无奈、悲愤之际68岁的陆游写下了这首诗。 师:凭感觉,你认为这个题目该怎么读。1生读课题,突出“将晓”。师:在这里“晓”是生:天快亮了的时候。师

5、:那整个诗题的意思呢。 生:秋天,天快亮了的时候陆游走出篱笆做的门,凉风习习,陆游有感而发。师:那么根据题目的意思,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我们学古诗离不开一个“读”字,请同学们放开嗓子读课文,多读几遍,读准没个字音,把这首诗读顺口为止。边读边想,当你读到这首诗的时候,前都出现了哪些画面。生自由读诗。 师。哪个同学能先来为我们读读这首诗。1女生读。 师。字正腔圆,哪个男孩子也愿意来试一试。1男生读。 师:从你的表情当中我能看得出来,你对这首诗是很有感觉的。师:我们也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师:当你读着这首的时候,你的眼前都出现了哪些画面。生:我看见奔流不止的黄河流入大海。生:在金人

6、压迫下的老百姓哭干了眼泪。师:哭干了眼泪的老百姓。生:高耸挺拔的五岳之一的华山。师:你仿佛还看到了华山的挺拔。 生:我还看见军官压迫之下一片民不聊生的情景,这些老百姓哭干了眼泪,却还痴痴地望着士兵们南去的方向,等着他们来救援。师:在这里,“三万里”“五千仞岳”分别指什么。生:黄河和华山。 师。是啊,九曲黄河、巍巍华山这是何等的气魄,哪个男孩子愿意来读一读诗的前两句,读出这种气魄来。男生读。 师。我们全班的男孩子一起来。男生齐读。 师:可是这么壮丽的山河却被敌人占领着,你的心情怎样。生:我很悲愤。 师:你为了什么而悲愤。生:我为这壮丽的山河破碎而悲。师板书:山河破碎而悲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悲痛来

7、读一读诗的前两句吧。生齐读。 师。诗人仅仅是为这些而悲吗。请你读读诗的后两句,看看你又读懂了什么。生自由读诗。 生。我明白了当时宋朝遗留下来的人民,他们虽然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可是他们的心仍然是向着宋朝的,但是那些腐败无能的宋朝统治者们却在江南寻欢作乐,全然不顾那些遗民的死活。 师:你看到了遗民们孤苦无依的生活。生:我读懂了南宋贵族终日醉生梦死,根本不顾被敌人统治的人们,也不去解救他们,从中我看出了他们的懦弱无能。 师:在金兵战马嗒嗒的践踏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会听到些什么。生:我仿佛听到了那些宋朝遗留下来的人民的哭泣声,可我又仿佛听到了那些宋朝统治者们寻欢作乐的声音。 师:哀鸿遍野,生灵

8、涂炭,你仿佛看到了北宋的遗民在流泪啊。这滴滴流淌的是怎样的泪。生:悲痛的泪。生:无奈的泪。 师。遗民泪尽,这是怎样的悲凉。你觉得诗人除了为山河破碎而悲之外,还为谁而悲呢。 生为了老百姓而悲。师。 为了百姓的生齐:生活而悲。师:这样的生活是生齐:颠沛流离,流离失所。师板书:流离失所而悲 师。让我们怀着这样的心情来读读这首诗。生齐读诗。 师:“南望王师又一年”,你可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吗。诗人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整整6年了。遗民们苦苦盼望的解救他们的南宋王师来了没有。生齐:没有。 师:统治者都在干什么。12年,金兵攻入北宋首都汴梁,第二年4月初一,金兵俘虏了皇帝和后妃、皇女以及其

9、他皇亲国戚共三千人北去,北宋政权灭亡。5月,宋高宗称帝,建都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祖国的土地被金兵占领,沦陷区的老百姓在金兵的残暴蹂躏下受尽了折磨。而当时的这些皇室却在干什么。当朝诗人林升曾有这样一首诗为证生自由读题临安邸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那些统治者过着寻欢作乐的生活。生:他们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师:诗人所提到的汴洲也就是汴梁曾经是北宋的都城,是当时历史上最发达、最繁荣的一个城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这幅全长5米多的清明上河图,就生动地再现了一个都城的繁华与富裕:风景如画、街道纵横、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富足安宁但是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 生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师:整整65年过

10、去了 生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遗民们哪里知道,自己早已被那些终日沉醉在湖光山色、莺歌燕舞中的人们抛弃。王宫贵族在汴州也曾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可如今他们忘了自己是亡国奴,还忘了什么。 生。我觉得他们还忘了自己的国家是如何走向灭亡的。 生:他们还忘了遗留下来的人民在苦苦盼望着他们。师:那么此刻,你觉得诗人还在为谁而悲。生: 为南宋王朝的腐败懦弱而悲。 师:这样的王朝是腐败懦弱的,这样的君主我们称他为生齐:昏君。师板书:昏君无能而悲 师。让我们带着诗人的这些悲痛再来读读这首诗吧。生齐读诗。 师。面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面对沦陷区苦苦挣扎、度日如年的老百姓,面对

11、野心勃勃、对江南之地虎视眈眈的侵略者,同学们,你想说些什么。把你想说的就写在课文纸上。 (生练笔,教师巡视)(交流) 生:南宋权贵,醒悟吧。你们忘了翘首期盼的老百姓了吗。你们忘了自己是怎样战败的吗。快些醒悟吧。让自己的军队强盛起来,不要让汴梁的今天成为杭州的明天。师:从你的连续两个“醒悟”中,我听出了无奈,但更多的是悲愤。 生。整日醉生梦死不该是你们应有的生活,你们忘了那些满怀期望的遗民们了吗。杭州可能就是汴州的昨天,你们曾经走过的路,你们忘了吗。 师。你的所想,所说,尤其是“醉生梦死”真是一针见血,只可惜当时的南宋权贵们并不明白这个道理。 生。你们只顾着寻欢作乐,有没有想过你们的子民。那些流

12、离失所的老百姓们天天都盼望着你们能重整江山,让宋朝恢复以前的模样。可你们呢。你们肩上的重任哪儿去了。你们曾经的宏伟蓝图哪儿去了。振作起来吧。 师。是啊,曾经的“宏伟蓝图”,现在的灰飞湮灭。你和陆游一样对于宋王朝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 师:南宋朝廷对金采取屈辱投降的政策。签定屈辱的条约:南宋世世代代称臣于金;东起淮水中流,西至大散关,中间唐邓两州都属于金国;每年向金交纳银25万两,绢5万匹。陆游生活在这样屈辱的年代,怎能不心如刀割。南望王师又一年,盼了多少年啊。他天天盼,日日盼,52岁时,他写下了关山月生齐读关山月 师:从5岁盼到岁,又一个十年过去了,但遗民们苦苦盼望的南宋王师还是没有来,在悲

13、愤中,陆游这样写道:生齐读书愤 师:盼啊,盼啊,盼到了67岁,终于病倒在床,在病痛之中,陆游写下了这样的诗作生齐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师。盼到了6岁,还是没有看到祖国统一啊,他死不瞑目呀,忧愤之极伤心地留下了千古流诵的诗篇,带着生前的恨不见中原的愤恨与世长辞。生齐读示儿 (像这样把精读的古诗作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发展开来,那么精读了一首就可以带读许多首,知解与领会的范围将扩张多么大呀。(叶圣陶)古诗教学如果只守住课文中几首就如单腿走路,学生受益不大,何不在精读一首诗后,再拓展读其它几首诗,此举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感。诗人一生为恢复中原、统一中国而奋斗的感人形象以及将个人的生命和民族的前途融为

14、一体的伟大爱国精神,也能使学生受到震撼)师:哪个同学可以把这5首诗都来读一读一生串读5首诗 师:你还可以选择这当中,你感触最深的一首将它抄写下来生抄写感触最深的一首 师:大家也许还不知道,陆游写诗0年,一生创作了一万多首诗,其中爱国诗就占了近80%,难怪我们称他为生:爱国诗人 师。强敌入侵,家园沦陷,人民悲泣,一位位爱国志士站出来了,陆游就是其中一个;其实一段历史造就一位民族英雄,南宋这一满目创痍的朝代在造就陆游的同时,也诞生了另一位民族英雄,岳飞的抗金事迹连同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一同流芳百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生齐读岳飞的满江红 师:除了陆游、除了岳飞,你还知道哪些爱国诗人和他们的代表

15、作的。生:我知道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师:尤其它的最后一句,是我们最耳熟能详的。生:还有杜甫的春望师:特别是其中的“国破生接: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生:我还知道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师:这出自他的生说:岳阳楼记师:先生齐: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生。我还知道龚自珍在他己亥杂诗中写过“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生: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至尽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生:还有屈原的离骚师:是啊“路漫漫其 生接: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师:明朝的有没有,我们以前也读到过生:于谦的石灰吟师:还记得么。生齐诵读石灰吟 师。其实除了我们说到过的这些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