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阶段自评报告表郝见魁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6572123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阶段自评报告表郝见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四阶段自评报告表郝见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四阶段自评报告表郝见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四阶段自评报告表郝见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四阶段自评报告表郝见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阶段自评报告表郝见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阶段自评报告表郝见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变量自评报告表基本信息学 科数学年 级九年级教学形式新授课教 师郝见魁单 位林州市第十中学课题名称变量“乐学”情感价值导向评析要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是否设法使抱有“抵触、被动”的学生向积极方向转变1. 是否设法使只喜欢课,不喜欢老师的学生,喜欢老师1. 是否设法使学生投入、入迷、(主动、自主、有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在日常的教学中,一是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

2、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二是我们教师往往放手不够,包代替过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的问题、解决的问题,往往是教师引导学生去说、甚至是教师呈现出来。“会学”过程导向评析要点:指导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1. 是否指导学科思想方法的学习(所教学科特有的思想方法的指导)2. 是否指导跨学科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自定计划、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质疑问难、系统小结、课外复习等)3. 是否进行了思维方式方法的指导(归纳、演绎、推理、形象化等)变量请同学

3、们看下列问题问题一;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 s 千米,行驶时间为 t 小时。填下面的表。再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s。t(小时)1、2、3、4、5、(千米)师:哪位同学来填表?生1:填好表格中的数据。师:你怎么算出来的?生1:路程=速度时间师:用含t的式子表示s生1:s=60t师:观察谁在变,谁没变?生1:路程s、时间t在变,速度没变。师: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问题二:每张电影票的售,如果早场售出票150张,日场售出205张,晚场售出310张,三场电影票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若设一场电影售出票 x 张,票房收入为 y 元,怎样用含 x 的式子表示 y ?师:某同学你来解答生2:

4、早场票房收入为10150=1500日场票房收入为10205=2050晚场票房收入为10310=3100y= 10 x师:观察谁在变,谁没变?生2:x y在变,票价为10元没变师:票房收入随售出票数的变化而变化。问题三:在一根弹簧的下端挂重物,改变并记录重物的质量,观察并记录弹簧长度的变化,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如果弹簧长原长为10cm,每1千克重物使弹簧伸长0.5cm,怎样用含重物质量x(kg)的式子表示受力后的弹簧长度L(cm)?师:某同学你来解答生3:L=10+0.5x。 师:怎么考虑的?生3:每1千克重物使弹簧伸长0.5cm,挂重物质量xkg,受力后的弹簧长度0.5x,弹簧长原长为10cm

5、,所以受力后的弹簧长度L=10+0.5x。师:非常好,那么谁在变化?学生齐答:x、L在变。问题四:要画一个面积为10的圆,圆的半径应取多少?当圆的面积为20时呢?怎样用含圆面积s的式子表示圆的半径r呢?过程略 问题五:用10 m长的绳子围成长方形,试改变长方形的长度,观察长方形的面积怎样变化?记录不同的长方形的长度值,计算相应的长方形面积的值,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设长方形的边长为 x米,面积为S平方米,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S?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6、解决问题。而在日常的教学中,一是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二是我们教师往往放手不够,包代替过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的问题、解决的问题,往往是教师引导学生去说、甚至是教师呈现出来。2、这种问答式的讲课方式,表面上看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都对答如流,没有任何障碍,但结果学生是否掌握了问题所在,学生的思维是否被激起?本应是学生发现的现象、能够提出的问题、可以总结的规律,只是让个别的学生来说、甚

7、至是教师包办代替讲出来。得变量、常量概念时,怕学生不理解又在反复重复已得到的规律。3、由于一直是教师在领着学生走,所以学生数学思考的时间不充分,一些在思维方面的问题没有暴露出来。比如说,问题四中半径与面积的关系表述,实际中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示不出来或表示错误;问题三中受力后的弹簧长度是否可以任意伸长等。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4、教师课堂问题的设置价值不大,仅仅为本课服务,教师没有真正理解编者的意图。以上五个问题是教材提供的素材,五个问题中都含有变量之间的的单值对应关系,通过讨论这些问题,不仅可以引出变量与常量的概念,而且也

8、为后面引出变量间的单值对应关系进而学习函数的定义、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作了铺垫。变量之间的的单值对应关系,包括变量的取值限制教师没有讲出来。“学会”认知导向评析要点:了解、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知识:是否帮助学生了解(知道)、识记(再认、再现)、理解(含义、实质、本质特征)事物、概念、原理等技能:2. 是否帮助学生掌握了相关技能,使学生会操作、会制作、会应用等改进措施1、对于问题一和问题二的解决学生们有知识基础,可以自行解决,所以教学中,呈现问题一和问题二安排学生独立完成。之后追问:“根据自己的解题过程,你有什么发现?能归纳一下吗?”归纳有两个量在变化,有不变的量(数值)。一个量变化另一

9、个量随着在变化。当一个量取一个确定的值时,另一个量的值随之确定。当两个变化的量中一个量的值确定了,它就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2、问题三对于部分学生在理解上稍有困难,教师可以借助于实物演示,有条件的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实物操作,在教师的指导下改变并记录重物的质量,观察并记录弹簧长度的变化。这样学生在动手实验的基础上,发现受力后的弹簧长度L=10+0.5x。此时教师可以追问:“在问题一和问题二中的发现还有吗?有新发现吗?”意在得出重量m的质量应该有限制,原因是弹簧的受力是有限度的。3、有了问题三的探索过程,问题五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独立完成。验证发现、得到新发现。4、可以尝试让学

10、生利用已有的经验编一道题,加强对所总结的理解。世界是运动变化的,函数是研究运动变化的重要数学模型。函数从数量的角度反映变化规律的,而变化规律表现在变量(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单值对应关系上,即通过数与形定量地描述这种对应关系。因此,函数是体现变化与对应思想的基本数学概念。所以教学中要加强概念教学,抓住概念的核心内涵,借助实际问题情境,由具体到抽象地去认识它,站在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能仅仅着眼于具体题目的解题过程,而应不断加深对相关数学思想方法的领会,从整体上认识问题的本质。数学思想方法是通过知识的载体来体现的,对于它们的认识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既需要教材的渗透,也需要教师的点拨,更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身的感受与理解。数学思想方法是具体数学知识的灵魂,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影响往往大于具体的数学知识。同时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新课程标准将“学习过程”本身作为教学目标,不是让它服务于学习结果,而是希望学生通过数学活动的过程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了解数学学习的意义,锻炼学生的意志,实现数学思考,达到问题解决,提升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导师评议:单位: 姓名: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