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县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6566315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县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3年县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3年县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3年县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3年县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县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县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县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县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重大项目建设事关*县跨越发展大局。为了认真分析研究该县重大项目建设情况,推进该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发挥市人大代表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增势中的重要作用,按照*的统一部署,月中旬,*,深入该县乡镇、部门和企业,对该县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考察与座谈,使我们深切感受到,该县重大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应予重视,加快发展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做法与成效 进入“十一五”以来,该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实际,咬定“全面奔小康、苏北进五强”奋斗目标,持续实施“工业立

2、县、城镇强县、开放活县、科教兴县”四大战略,紧紧围绕“硅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新型建材、机械制造”四大百亿板块,积极融入*型产业布局,主动对接港口发展、服务临港产业,坚持量质并举、效益优先原则,始终突出“突破重大项目”这一工作主题,深入开展重大项目“推进年”、“突破年”、“质量提升年”系列活动,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一、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年该县共有过亿元(1000万美元)重大建设项目*个, 1 其中,过10亿元项目*个。竣工投产(运营)或部分投产(运营)项目*个。在建项目共计总投资*亿元,当年完成投资*亿元,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在重大建设项目的带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亿元,增长

3、35%;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增长15.5%;实现财政收入*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分别增长49.2%和31.7%。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全市,位居苏北市县前列。截至*年*月底,该县共有过亿元(1000万美元)在谈、签约、在建重大项目*个。其中在谈项目*个,签约项目*个,在建项目*个。在建项目累计计划总投资*亿元,当年完成投资*亿元,累计完成投资*亿元。 一是工业项目优势凸显。截至7月份月,该县在建过亿元重大工业项目50个: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开工建设;等一批过亿元重大工业项目实现投产或部分投产;等一批项目快速推进。 二是基础设施项目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继续保持良好势头。景观带已初

4、具形象,已完成景观绿化10万平方米,等*个重点景观项目竣工投运,等*多个新景观项目即将完工,等*个子项目加快推进;工程扫尾基本完成, 一、 三、 四、五组团景观工程已完成竣工初验;工程加快建设,全部竣工,段已开工建设,段已完成招标工作。以“三城同创”为抓手,全力推进省级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创建。“城中村”改造、街巷改造、老城区提档升级有序实施。以新区行政办公中心主轴为重点拉开城市框架建设,着力推进*博物馆建设,完成体育馆、市民 2 广场等文体休闲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城北幼儿园、学校、医院、菜市场等生活服务设施配套,缩短新区与旧城时空距离。 三是服务业项目特色独具。以旅游休闲产业为先导,以生产服务业

5、为支撑,着力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竞争力。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旅游综合开发、等项目加速推进,街一期投入运营,扩建项目启动实施。苏州络基、阿根廷毕莱萃克斯等软件企业成功引进,服务外包中心的整体搬迁引进速度加快。加大星级酒店招引建设力度,先后开工建设。全面启动“”创建工作,度假区整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立足“精、巧、美、特”,强化商务、休闲、购物、人居功能完善。现代物流项目发展加速,国际物流中心开工建设,钢材市场引进实施,空港物流战略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四是生态农业项目态势良好。坚持以抓工业园区开发的模式来抓农业园区建设,全面整合农业资源,加快推动县现代农业发展。今年,该县创新管理机制,成立县现代农业园区管

6、委会,下设规划、建设、招商等机构,重点做好资金整合、土地协调、农业招商等工作,用建设工业园区的机制来建设农业园区,更好地推进农业上水平。在具体工作安排上,一方面突出西部丘陵山区开发这一重点,加快规划建设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万亩鲜切花基地等五个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推动土地贫瘠地区农户调整产业结构,从事高效农业生产。另一方面,突出发展东部万亩现代农庄这一重点,积极与国内知名企业苏宁集团沟通,引进战略投资者做大粮 3 食新品牌。 二、重大项目建设措施得力 近年来,该县始终坚持工业化第一方略,高度重视重大项目招引建设,切实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来抓,不断创新机制,落实措施,

7、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依托资源优势,主攻四大板块,引领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是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该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产业发展思路,注重特色发展、优势扩张,积极培育优势领域、强势门类的引领产业,全力打造硅工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业、新型建材、机械制造业四大“百亿板块”。一是依托特色资源,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坚持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发展、大企业支撑大基地建设,加快主导产业链向两端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全力推动四大支柱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二是突出硅材料产业核心地位,打造优势产业集群。高调运作建设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依托等一批硅工业龙头企业,重点招引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

8、大企业,拉长石英玻璃制品及电光源、硅微粉、压电水晶及晶体元器件、高纯硅等四大硅产业链,加快发展上下游配套项目,形成具有国内龙头地位和较强国际影响力的硅产业集群。三是坚持扬长展优,四大产业板齐头并进。*年工业板块首破百亿大关,*年硅产业荣获全国“百佳”产业集群。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汽配、新型建材板块随着等一批企业成功落户,加速向百亿板块目标迈进。 二是创新工作机制,突出项目招引,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创新是一个地区崛起振兴的灵魂所在,是推动跨越发展的不竭动 4 力。该县在重大项目工作中,事事着眼创新,处处体现创新,以创新激发活力,以创新破解难题。一是创新管理机制,全力服务项目建设。制定出台县重大项目

9、建设管理办法、关于规范工业项目审批及服务性收费的意见、县项目建设推进实施方案等文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健全和完善重大项目建设县领导挂钩推进工作机制,建立了重大项目县级领导联挂、部门联系、项目业主负责三级挂钩推进制度。进一步完善了重大项目推进流动现场会制度、登记反馈通报制度和报批服务制度。确立了周督查、月通报、季考核制度,设立“重大项目贡献奖”,进一步完善了考核激励措施。二是创新招商机制,全力招引重大项目。依托该县四大“百亿板块”的产业优势,突出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委托招商等方式,通过举办推介会、专题招商会、“”等手段,广泛开展“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招商活动,成

10、功引进等一批上下游产品加工企业和配套企业,推动产业规模快速扩张。 三是完善设施配套,彰显园区特色,提升项目承载能力。园区是项目建设的主载体、主阵地。近年来,该县在园区建设上投放了大量精力、人力、物力。一是以南北挂钩和全县共建带动园区开发。抓住省政府鼓励南北挂钩共建开发区的机遇,按照“以我为主、合作共赢”的原则,加快“”开发建设。积极引导乡镇参与开发园区共建、共用。二是以基础配套承载园区开发。按照东延、南进、西拓的思路大力拓展开发区空间,园区道路、供排水、供电、燃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备。规划面积平方公里的材料电子工业园初步建成,轻纺业、硅资源加工和高 5 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规划面积*平方公里的

11、西区,硅材料、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业初具规模;规划面积*平方公里的南区综合物流业雏形初现。三是以集约发展思路推动园区开发。严格落实国家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合理布局入区企业和基础建设项目,保证园区空间结构的合理性,使园区开发在项目集中、土地集约中实现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四是优化政策环境,强化服务意识,着力打造效能政府。近年来,该县始终把环境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生命线”,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岗位责任制、跟踪问效制等制度,大力根治“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中梗阻”现象。全面推行行政审批“两集中”、“三到位”、“四合一”模式,实现一个中

12、心对外、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理。二是规范执法收费行为。坚决把国家和省、市已明令停止的收费项目砍下来,做到可收可不收的坚决不收,有一定幅度的坚决按下限收取。推行企业收费一卡制、检查准入制、处罚申报制,除安全生产外,未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县软环境办公室备案,任何部门一律不得进入企业检查或者收费。三是加强督查监管。扎实推进集中整治经济发展环境专项行动,坚持定期和不定期地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改进评议方式,拓宽评议范围,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经营者代表、外来客商和行风监督员,对相关部门作风建设进行评议。建立健全整治发展环境投诉举报机制,切实发挥“投诉绿色通道”的作用,及时查处群众举报的

13、问题。四是建立长效机制。全面加强制度体系建设,依法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把法律约束和 6 制度规范结合起来,不断推进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努力形成一套科学完善、规范合理、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使各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减少工作的随意性。 三、重大项目建设特点突出 近年来,该县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发展的责任意识,激发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抢抓机遇、争上项目、扩大投入、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 一是项目建设推进迅速。工业项目有序推进,截至7月份,全县完成全社会工业投资亿元,增长33.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长33.2%。新开工过亿元

14、重大工业项目*个,竣工投产或部分投产重大工业项目*个,对四大产业板块的支撑带动作用日益明显。农业项目加快推进,模式全面铺开,引进入驻,万亩鲜切花卉基地部分投产。服务业项目顺利实施,开发强势推进,一期工程竣工营运,二期工程动工兴建,国际物流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 二是项目质量不断提高。项目体量进一步放大,先后成功引进等国字头大企业,单体项目总投资突破10亿元。投资结构更加优化,重大项目广泛涉及基础设施、工业、服务业、社会事业等各领域,在建的*个工业项目中,有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为代表的“三新”产业项目12项,占36.4%;“双高”(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个,占24.2%。以等

15、一批高技术新兴产业开始落户*,呈现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齐头并进的新局面。 7 三是产业集聚初步形成。硅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汽配、新型建材等传统产业继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集群逐步形成。产业初步形成以、三大生产基地和、两大中心为代表的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材料产业群体,并向、等高纯硅材料和光伏产业延伸。农副产品深加工业成功引进了全国最大的畜禽饲养龙头企业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已经形成了稻米、面粉、肉制品、木材、创汇果蔬、淀粉粉丝等六大产业体系。机械汽配初步形成以汽车配件与汽车服务、矿山与工程机械、粮农机械以及游乐机械等为主要构成的机械产业格局,镇的汽车配件、镇的矿山机械等特色行业和产品群逐步形成。以等一批项目为代表的新型建材产业规模初具。 四是储备项目扎实推进。年,安排市重大储备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