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行业调研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6565915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装行业调研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服装行业调研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服装行业调研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服装行业调研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服装行业调研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服装行业调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行业调研(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我市服装行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市服装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市委市政府尤为注重哺育非公有制经济,加大对外招商力度,优化投资环境,引进外资,扩大内需,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服装公司,带动了一大批私营公司的崛起,形成了具有我市特色的产业链。但是,由于较为闭塞的地理环境和劳动力资源短缺,技术力量单薄,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服装行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严重的经营和生产问题,亟待加以研究和解决。 一、目前发展概况 (一)服装行业保持持续稳定发展。近三年来,服装公司每年都在以30%速度递增,不断扩大总量,提高质量,成为我市新崛起的轻型产业。我市既有服装公司20家,规模较小的家庭作坊也有0多家,从业

2、人员达3万余人。注册资金达亿元。其中注册资金5万元以上有0多家,100万元以上有10多家,500万元以上有0家,1000万元以上的有3家。经济效益明显增长,据测算,近年服装公司总产值15亿元,营业收入12亿元,工人人均收入2万余元。 (二)服装行业在我市经济建设和都市发展中起到了推动作用。特别是私营服装公司已从当时的“拾遗补缺”,发展成为我市经济建设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构成部分。服装行业的迅速发展,增进了工业公司建设。一是服装行业是劳动力密集型公司,解决了就业。前几年,因国有公司效益不景气,许多公司倒闭,致使大量劳动力失业,居民生活非常拮据,工人常常因就业问题到市里上访。目前民营经济发展起来了,特

3、别是服装行业的兴起,拓宽了就业渠道,发明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使我市社会稳定,经济态势呈良性循环。二是推动了经济构造调节,拉动了内需。近年来,服装行业的发展,增进了生产和流通领域规模化进程,全市经济阵营社会化分工,加快了产业构造、产品构造的调节,极大地增进了我市的经济发展。二、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服装行业发展迅速,但是许多公司都是在国有公司改革国退民进的状况下发展起来的,普遍缺少竞争意识,经营理念超前意识不强。加入世贸后,国际竞争日趋剧烈,知识经济对我市这种以钢铁为主的老式产业产生巨大冲击,导致我市服装公司固有的问题和矛盾明显暴露出来。(一)布局分散,档次不高,难以发挥规模效应。 我市

4、服装公司多数规模较小,且为分散。公司分布缺少规模化,形不成经济规模,服装款式缺少更新换代;再者加工成本居高不下,利润较低,在很大限度上影响了公司的经济效益,公司难以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是公司生产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很难同大公司进行产品竞争,往往在大公司的竞争实力面前逐渐萎缩,不少服装公司面临倒闭困境。再是受实力所限,我区大部分公司是从事加工业的,从事贸易的少,经营管理粗放型偏多,与同类 公司争原料、抢订单、拼市场等问题较为严重。 (二)大多实行作坊式管理,经营者素质较低,难以参与市场竞争。当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规模后,其管理模式和管理能力明显滞后于公司进一步发展,管理人才的匮乏,技术人才短缺

5、,最后导致公司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全市服装公司,经营老板多为老公司的一线工人和销售人员,文化水平不高,懂某些服装技能但缺少管理知识。全市服装公司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职工占就业总人数不到0%,高管人员廖廖无几。其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与应达到国家品牌产品公司的水准尚有一定的差距。绝大多数没有建立法人治理构造。因此,不利于公司进一步发展。 (三)劳动力资源局限性,用工不规范,导致劳动力市场混乱。蓝领技术工人的欠缺,导致了公司难以正常生产,也形成不了规模。今年7月份,国家社平工资逐年上调,公司无形之中要增长一倍以上的刚性支出。做的订单在质量上也严重存在问题。(四)同行相斥,不规则竞争。由于受历史、社会、资历

6、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我市服装公司经营者总体素质不高,在政治觉悟、知识水平、管理能力、人格素质、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局限性。在创业初期靠胆大闯打天下,用的是一股子蛮劲,而当公司发展到一定限度,明显的体现出个人素质上的不适应。这也是我市目前面临的一种重要问题。个别厂家不顾整体大局,为了抢人家的订单,竟相减少价格等等。由于这种不合法竞争,导致了我市服装公司利润甚微,甚至亏损。尚有一部分家庭小作坊,逃避多种税费,低价接单,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导致服装公司经济滑坡。三、应对方略 (一)、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实现由分散性向集中型转移,一般型向重点型转移,来料加工型向自产品牌型转移。加强我

7、市公司布局的科学化,规模化,引导公司上台阶、上档次,向重点型转移,对具有一定规模的服装公司,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对于一般加工型公司,引导向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大生产方向发展,增强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对于有一定产品优势和科技优势、实力较强的公司,应当以产品、资本为纽带,开发新产品,打造新品牌,逐渐实现上市,面向社会。 (二)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一方面,要着力提高经营者素质,引进人才,完善公司法人治理构造(建立决策层、经营层和管理层三权分立的治理构造)。另一方面,要强化人才观念,市场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我市要发展,要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只有大量引进人才,注重人才的培养,强

8、化公司管理,提高科技含量。面向社会招聘和选用人才,充实管理和技术岗位;建立有效地竞争机制和鼓励机制,使公司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报酬和她们的能力水平与实际奉献相适应,以充足调动她们的积极性。 (三)加大劳动用工管理力度,尽快全面履行劳动合同制,解决劳动力市场无序竞争状态。(四)规范服装加工市场,遏制不合法竞争。对破坏市场经营秩序,导致不良影响的公司要予以曝光或实行行政惩罚。同步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举办服装节或展销会的形式,或者是运用服装行业网站全方位包装和推销公司,把我们的公司推向市场,提高出名度,从而在我市加工公司领域里占一席之地。总之,我市服装行业的市场潜力很大,通过一系列公司改革,必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六月二十八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