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14中咏月诗词三首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6565787 上传时间:2024-03-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14中咏月诗词三首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14中咏月诗词三首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14中咏月诗词三首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14中咏月诗词三首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14中咏月诗词三首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14中咏月诗词三首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一、导:导出目标1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欣赏咏月诗词的方法。2联想水调歌头抒写的情境,理解该词主题。3赏析水调歌头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二、学:自主学习1一读课文,解决字词,正确诵读,注意节奏和停顿。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宫qu( ) 乘风( ) 琼楼( ) 绮户( ) chn( )娟了解作者。苏轼,字_,号_,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_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作品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散文、诗、词、书、画等方面均有很高成就。其词是_派的代表,如_。与其父_、其弟_并称为“三苏”。2二读课文,了解背景,结合注释,熟知内容。查阅资料,了解本词创作背景。解释加点词语:把酒问

2、青天( )宫阙 ( ) 何事( )何似在人间( )低绮户( ) 婵娟( )高处不胜寒( ) 琼楼玉宇( )( )整体感知全词的感情基调是_,中心句是_概括括词上下阕(内容):上阕:_下阕:_三、议:互动探究交流讨论“自主预学”部分知识点。自由朗读,学生互评探究:1上阕开头两句写月宫境界,反映了词人怎样的心理状态?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呢?(结合词前小序来谈)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又反映了他怎样的心理?3诗人矛盾的心理最终是如何解决的?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4下阕是什么引起“离人”无眠的?作者是怎样想通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的?既然离别不可避免,词人最终表现出了怎样

3、的心态?5结合具体句子,说说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四、结:巩固总结1感情诵读水调歌头。2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五、练:课堂练习1对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默写(1)词人要“把酒问青天”,他要问的是_(2)表明词人既幻想忘掉一切,又不能忘情于现实的句子是_(3)夜深了,但人儿却被离情所苦的句子_(4)这首诗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_(5)这首诗中对离人祝福的句子_3这首词是一首_的抒情之作。全词的基调是乐观的,但也反映了作者_的某些思想矛盾。4有感情诵

4、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玉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词人怎样的心理?_“不应有恨”,“恨”的意思是_;“恨”的内容可能是_下面咏月的诗句中,哪两句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大漠沙如雪,燕山月如钩。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_月亮的美称很多,你能说出几个(至少两个)吗?_六、拓展阅读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向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背景提示】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

5、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1首联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戍鼓”指戍楼上宵禁的鼓声。“断人行”写所见,点明 ;“戍鼓”“雁声”写 ,写出 。这两句诗渲染了 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2月亮明明普天之下是一样的,但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乡明”?3“有弟皆分散,无家向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这两句诗也概括了4“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抒写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之情。这使我们想起了杜甫春望中的另外两句名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