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一课时《吆喝》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6563154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第一课时《吆喝》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第一课时《吆喝》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第一课时《吆喝》教案(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册第一课时?吆喝?教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时?吆喝?教案知识与才能:1学习作者用真正的北京口语京白介绍回荡在京城胡同小巷中的叫卖声。2结合课文介绍的北京吆喝声,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过程与方法:以情景感受,重点研读,活动品味的方式进展学习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体验中国地方文化的魅力。教学重点、难点1生动幽默的语言。2构造安排独特。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招徕1ai2铁铉xuan4囿于you4隔膜he2饽饽bo1秫秸shu2jie1商贩fan4吹嘘xu1吆喝yao1he小钹bo1荸荠bi2qi22解释以下词语。招徕:

2、招揽。饽饽:馒头或其他面食,也指用杂粮面制成的块状食物。秫秸:去掉穗的高粱秆。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敏应付。合辙押韵:这里指押韵。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囿于:局限于;拘泥于。隔膜: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间隔 。吹嘘:夸张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吆喝: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二、导人假设光阴倒流几十年,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的叫卖声大多已经吞没在都市的喧嚣中,但听一听萧乾的,照旧能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思。教师借助录音、录像等媒体播放一些街头叫卖的吆喝声,增加学生的听觉、视觉方面对“吆喝的理解。北京人。作家、记者、翻译家。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曾任?大公报?编辑、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大公报?驻英特派员。1946年回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人民中国?英文副总编辑,?文艺报?副总编辑、中央文史馆馆长。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学生默读课文,考虑:作者围绕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在作者看来,北京小贩货郎的叫卖声简直就是一种“戏剧性的艺术。作者介绍了从白天的叫卖声到夜晚的叫卖声,从卖吃食的、放留声机的,到乞讨的,还有富有四季特色的叫卖声等等,从中流露出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就是愉悦和怀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