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2013年秋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6558207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2013年秋期末考试物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2013年秋期末考试物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2013年秋期末考试物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2013年秋期末考试物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2013年秋期末考试物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2013年秋期末考试物理试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2013年秋期末复习物理试卷(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30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把它选出.1.如图l 所示是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2 声纹锁是一种新型的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好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外人即便说出暗语也无法打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上要依据是: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声速3 南宁的春季,当天气突然变暖时,有时会发现黑板“冒汗”这个现象属于:A 、液化 B 、汽化 C 、升华D 、凝华4 如图2 所示,正确表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的光路是:5

2、. 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图3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6、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文化。我国古代就有许多生动的对光现象的描述,下列描述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 、立竿见影 B 、潭清凝水浅 C 、湖光映彩霞 D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7. 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8

3、.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A 、建筑工地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 、戴上防噪的耳塞C 、市区内禁止汽车鸣笛D 、在市区种植花草树木9. 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oC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10 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l )滴在桌子上的墨水逐渐干了;( 2 )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走进暖和的教室内,镜片上突然蒙上一层小水珠;( 3 )刚剥去包装纸的冰棒周围冒“白气”; ( 4 ) 放在衣柜内的樟脑丸逐渐变小;A 、(l ) ( 2 ) B 、(2 ) ( 3 )

4、 C 、(2 ) ( 4 ) D 、(l ) ( 4 ) 11 小明做“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实验时,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侧,要使天平平衡,他接着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12 透过树叶上的露珠看到的叶脉会更清楚,这是由于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使叶脉放大了,这种情形卜,叶脉应该位于“凸透镜”的:A 、焦距以内 B 、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 、二倍焦距处 D 二倍焦距之外13、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A将它熔化成铁水 B磨掉铁块一个角 C把它轧成薄铁

5、片D从地球运到月球14、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A 、幻灯机B 、放大镜C 、照相机D 、投影仪15、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 B. 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 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图416人为什么听不到次声波 ()A振幅太小B传播太慢C频率太低D传播时能量损失太多17关于小孔成像说法中正确的是()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

6、可大可小D. 与小孔的形状有关18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 ()A变小B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19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3cmB5 cmC7 cmD9 cm20在生活中热现象的例子常常可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小明同学戴眼镜到厨房帮妈妈炒菜,眼镜片立即模糊,这是液化现象B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

7、化现象C夏天喝饮料,常在杯中加入冰块,一会儿冰块变小,这是熔化现象D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凝华形成的21若把正在收看的电视机放在真空玻璃罩内,我们会发现()A图像和声音一样正常B图像和声音同时消失C可以听到声音,但看不到图像D可以看到图像但听不到声音22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3500万立方米,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用水问题。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以上过程涉及到关于水的物态变化有()A汽化凝固B汽化液化C液化凝华D升华凝华23决定琴弦响度大小的是

8、()A弦的长短B弦的粗细C弦的松紧D弦的振幅24下列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A关闭房间的门窗B戴上耳罩C学校周围种草植树D手机改为振动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21分)25如图4 所示是 眼成像的光路图(选填“近视”或“远视”)应佩戴 镜矫正。第 16 届广州亚运会“潮流”火炬长 720 ,质量 995 ,其独特的设计 理念,寄托中国与亚洲人民共同推进和平与发展的期望。(填合适的单位)26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击而歌”精彩绝伦,击声是由于击面 产生的,然后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27 雨过天晴的空中出现了彩虹,这是光的 现象。日食这一天象奇观可用光的 原理来解释。28 铁7.9

9、103kg / m3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29 在抗震救灾中,救援人员使用的一种生命探测仪在黑夜也能工作,它是靠吸收人体辐射 工作的;过量的 照射对人体十分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 起皮肤癌。30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在水沸腾过程中,水要继续 ,但温度却保持不变。31 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是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饮料塑料瓶的,这是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对太阳光有 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32 实施人工降雨时,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 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在高空中

10、的水蒸气便 成小冰晶,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熔化为雨滴降落在地面上。33 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34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5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大的是 。(填“甲”或“乙”), 甲的密度是 kg/m3。图5三、作图与简答题(10 分)35 . ( 2 分)完成图6 中的光路图。图6如图7 已知反射光线,请画出入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2 分)请在图8 中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1B1。图8图736在下列方框中分别画一个合适的透镜,并确定其位置

11、。37、请你在图9的方框内填入能矫正视力的透镜。38、请在图10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里所成的像。39、一束光与水平方向成45由空气斜射到水面,如图11所示。请你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空气水图11MABN图10图940. ( 4 分)医生抢救中暑病人时,先把病人抬到通尽处,再往病人额上涂酒精,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是为什么?四、实验题(20 分)41.如图13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cm。 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_的规律制成如图14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 图15图14图13图1042 . ( 4 分)某同学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

12、:( l )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15 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 ; ( 2 )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 )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15cm 时,成的是倒立、 实像; (选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 4 )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43 . ( 6 分)在“探究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 ( l )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6 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图17图16( 2 )根据表中数据,在图17中绘出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 )由数据知这种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其熔点是 ;( 4 )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经历了3 分钟,物质在这过程中的特点是 44 . ( 4 分)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18所示:( l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2 )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 ,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 ,对蜡烛A 和B 的要求是完全一样,这是为了 ;图18( 3 )移去蜡烛B ,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则光屏上 (填“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