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教学大纲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6558038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教育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安全教育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安全教育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安全教育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安全教育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教育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教育教学大纲(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程适用专业:学院各系各专业总学时数:24学 分:1。5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为公共选修课.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是培养大学生树立国民意识、提高国民素质和公民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大学生安全教育,既强调安全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终身发展.课程任务为坚持“教育为先、预防在前”的原则,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培养公共安全意识,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平安,推进“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二、课程教学目标

2、和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目标:培养意识 掌握知识 安全防范 安全稳定通过安全教育,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达到如下目标:态度层面:通过安全教育,大学生应当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安全观,把安全问题与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为构筑平安人生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知识层面:通过安全教育,大学生应当了解安全基本知识,包括国家安全;心理安全;人身安全;财物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防灾避险等基本知识。技能层面:通过安全教育,大学生应当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安全信息搜索与安全管理技能。掌握以安全为前提的自我保护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等。课程教学方法:讲授法

3、和参观、演练结合三、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参考内容及要求第一章 绪论建议学时:1个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学重点与难点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第一节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大学生安全教育很有必要1。安全教育、安全警示、安全意识的提醒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大学生的生理成熟及接受教育的阶段特征更是人生的重要历程。2。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针对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安全案例,我们要求每个大学生必须树立起强烈的安全意识,并做到警钟长鸣!二、大学生安全教育是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1. 安全教

4、育是高校一个永恒的课题。2. 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三、安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安全教育之目的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四、安全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的共同责任1。 安全教育进课堂是保证大学生健康成才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需要。2。 学校对在校大学生的安全守法意识,积极向上的文化素质及心理健康的人格培养,不仅直接关系到现阶段中华民族的素质,更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3。 安全教育,安全和谐环境的营造需要学校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第二节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一、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不但要学习和遵守学校的各项

5、规章制度,更应该加强学习诸如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增强自己的守法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二、学会基本的安全防范常识学习人身安全、财物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社交安全、心理安全、国家安全及应急处置等方面的防范常识。三、了解应急处置的基本要点广西是江、河、湖、海、大型水库和石山多的地区,溺水或洪涝塌方等灾难性安全事故难免也会发生,大学生要做到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表现镇定并能有效处置就必须学会基本的处置办法.第三节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基本要求一、课堂教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二、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体验和交流三、学好知识,服务社

6、会,共同创建安全和谐的育人环境思考题:1.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目标是什么?2。为什么说大学生安全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的共同责任?第二章 国家安全建议学时:2个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国家安全的概念;掌握大学生危害国家安全违法行为原因分析及大学生如何防范危害国家安全违法活动。教学重点与难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应当如何有针对性地防范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活动。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授 课 内 容第一节 典型案例讨论:通过组织学生对典型案例的讨论,引导学生做分析,使学生领会危害国家安全的类型有哪几种表现形式。第二节 大学生危害国家安全

7、违法行为原因分析结合上一节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一、国家安全意识淡薄长期的和平稳定环境,使一部分大学生思想麻痹,产生“高枕无忧”思想,淡化了国家安全意识。二、人生观与价值观扭曲案例3中李某、案例4中郭某和案例5中蔡某正是不能抵制物质利益的诱惑,为了个人私利,不惜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三、好奇心强,寻求刺激为寻求刺激,走向违法深渊.四、缺乏保密意识案例8中吕某泄密事件,就是因其有条件接触科研秘密,但缺乏保密意识酿成的。五、交友不慎,近墨者黑案例1中买某走向违法,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交友不慎。六、存在侥幸心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第三节 大学生如何防范危害国家安全违法活动一、切实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一)

8、国家安全的含义1。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2。国家安全概念分解示意图(二)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二战、“911”、“非典”、“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核电站事故”.(三)当前高校领域维护国家安全面临的复杂形势总体安全环境是稳定的,但天下并不太平,维护国家安全的形势日益复杂严峻.二、牢记大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和权利(一)大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条之规定。(二)大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二十二条之规定.三、明确危害国家安全的主要行为及相关法律责任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

9、处罚法以及其他法律中关于维护国家安全的有关规定。四、掌握防范危害国家安全违法活动的应对处置要领(一)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二)立场上要旗帜鲜明(三)处置上要迅速及时第四节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应当如何有针对性地防范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活动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特殊重要地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特殊的地缘关系,加上这些地区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复杂性、敏感性,使之成为反颠覆、反分裂、反渗透和反恐怖斗争的重要战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决定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在维护国家安全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防范危害国家安全违法活动的重点问题及防范要点(一)坚持维

10、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原则性和坚定性,强化国家安全意识,努力提高对各种危害国家安全违法行为的鉴别能力;(二)充分认识边境地区社会环境的复杂性,慎重交友,不与背景复杂、身份不明的人交往.在社会交往中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深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被别有用心人员的小恩小惠和“友好”假象所迷惑而上当受骗误入歧途; (三)切实遵守边境管理和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自觉保护界碑、界桩或永久性测量标志,不参与偷越国(边)境等违法活动;(四)遇事要沉着冷静,发现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嫌疑情况和线索,要及时报告学校保卫部门或政法机关。此外,对收到的无邮票、无邮戳、无寄信人地址等不明包裹和其他可疑邮件,以及在公共

11、复杂场所发现的可疑包裹,不要随便打开,要及时报告。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要做维护国家安全的模范(一)要做遵纪守法的模范。(二)要做民族团结的模范.(三)要做敢于斗争的模范。(四)要做努力学习的模范。思考题:1.你认为当前少数大学生走上危害国家安全违法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大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要义务是什么?3.你认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应当如何有针对性地防范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活动?第三章 心理安全建议学时:2个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心理健康、心理疾病、不良心理和自我调适的概念;掌握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及自我心理调适的途径。教学重点与难点 判断大学生心理健康应注意的问题。授 课 方

12、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授 课 内 容第一节 典型案例案例一:马加爵杀人事件案例二:广西某高校学生自杀事件讨论:围绕上述两起案例进行讨论,用心理学理论引导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第二节 心理健康一、健康、心理、心理健康的概念二、大学生心理健康必须符合的基本条件(一)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够坚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分析自己。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坚持正常的学习和工作,并且引以为乐。(二)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一条重要标准。(三)能协调和控制情绪,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心理健康

13、的大学生善于控制和协调自己的情绪,并注意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并使自己的言行基本符合社会规范。(四)具备完整统一的人格,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心理健康的大学生都有基本正确的人生观和理想信念,并以它为中心,把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三、判断大学生心理健康应注意的问题(一)大学生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不能等同(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动态变化的过程(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是一种理想尺度第三节 常见的心理疾病一、心理疾病的概念二、大学生产生心理疾病的主客观因素(一)个体心理因素1、人格缺陷。2、缺少挫折意识。3、个性心理不成熟不稳定。(二)遗传因素医学模式认为,遗传因素在精神疾病中起

14、重要作用。(三)社会因素1、 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2、就业压力。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一)抑郁症。(二)疑病症。(三)网络心理障碍。(四)考试综合症。(五)神经衰弱。(六)人格障碍.(七)恋爱挫折综合征。第四节 大学生不良心理的自我调适一、不良心理和自我调适概念二、大学生自我调适的基本途径(一)确立新的人生目标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会使心理指向集中于一处,这样无形中会转移注意力,削弱心理问题对心理的影响,并有了内在驱动力,可促使人变得积极向上,从而更有利于克服各种心理问题和疾病。(二)形成有规律的校园生活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对保养身心、消除疾病是大有益处的。(

15、三)积极转移注意力,学会自我宣泄转移注意力,有助于摆脱心理困境。(四)上网有度,积极在现实中结交朋友对网络的过分依赖,已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不应沉迷于网上交友和网恋。(五)正确对待情感问题情感的困惑与恋爱的危机,始终是诱发青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大因素.思考题:1。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是什么?2.大学生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有哪些?3.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的基本途径是什么?第四章 人身安全建议学时:3个学时,其中2个学时为实训操作.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危及人身安全的主要形式及防范对策。教学重点与难点 危及人身安全的防范对策。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授 课 内 容第一节 典型案例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