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桥现浇箱梁钢管支架预压方案(2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6552195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桥现浇箱梁钢管支架预压方案(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某桥现浇箱梁钢管支架预压方案(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某桥现浇箱梁钢管支架预压方案(2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某桥现浇箱梁钢管支架预压方案(2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某桥现浇箱梁钢管支架预压方案(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桥现浇箱梁钢管支架预压方案(2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桥现浇箱梁钢管支架预压方案满布碗扣支架现浇箱梁方案支架采用满布式碗扣支架。支架的杆件挠度应不大于相应结构跨度的1/400,并且根据砼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及支架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设置施工预拱度。箱梁外、底模板均采用支架组合木模贴地板革胶合板,其外、底模的挠度不应超过模板构件跨度的1/400,内模板不应超过1/250跨径。不承重的侧模,应在砼强度能保证砼表面及棱角不损坏的情况_可拆除,一般在砼抗压强度达到_mpa时就可拆除侧模。承重模板和支架,应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1、地基处理:现场地势平坦,比较适宜满布式碗扣支架,在墩柱施工时穿插安排地基处理,地基首先用人工配合装载机整平,用压路机碾

2、压平整,在墩柱周边人工配合电夯分层夯实,压实度达到_%以上,对于地基承载力不够的地方,采用洞渣回回填并压实.在处理好地面上填筑10cm厚的c25砼,在支架外50cm挖设纵向排水沟,确保基础不受水流浸。对于地基不够宽的地段,采用临时墩430_8的钢管,基础采用桩基础,桩基础的持力层为强风化岩层,其强风化岩层承载力为1500kpa(承载力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钢管上面为40#工字钢、20#工字钢、碗扣式满堂支架,12#槽钢、_mm_mm的方木、1.5cm的竹胶板.2、支架布置及计算说明支架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架,支架计算菏载为。支架模板自重+浇筑段钢筋砼重量+施工人员、机具、材料运输堆放的活荷载。支

3、架布置如图t-1、图t-2示。箱梁荷载通过底模及方木、侧模板传递到碗扣支架的立杆顶可调节顶托的槽钢上,然后通过纵向槽钢直接传递给立杆(支架)。3、计算原理及结果3.1、荷栽计算、砼自重:砼自重按26kn/m3计算,腹板及横隔梁处:q1=1.8_26=46.8kn/翼板最厚处以及顶底板处:q2=0.5_26=13kn/翼板最薄处:q3=0.18_26=4.68kn/(2)、施工人员、机具、材料运输堆放的活荷载计算模板及支撑模板的方木时取2.5kn/计算槽钢时取3.0kn/计算支架立杆时取1kn/(3)、振捣产生的对水平模板的垂直压力2kn/,对垂直模板的水平压力4kn/(4)、新浇砼对侧面模板产

4、生的压力:q4=24_1.8=43.2kn/m2(5)、倾倒砼对模板侧面产生的压力:2.0kn/m2(6)、模板支架自重按1.5kn/m2模板自重按0.5kn/3.2、肋板处支架、模板计算(1)、底模板采用=_mm竹胶板,近似接近简支于横向钢管上进行计算,按单跨计算。如图t-3。用作模板的竹胶板按_mm厚_m宽验算,模板和木方允许应力w=_mpa,弹性模量e=8.5_mpa。对于横隔梁和腹板全高均为钢筋砼:方木间距为30cm。某桥现浇箱梁钢管支架预压方案(二)现浇箱梁荷载预压方案(修改补充)一、加载方案。拟采用袋装砂土及蓄水混合加载方案,三跨同时,逐步加载,最终荷载达到设计自重荷载的_%以上。

5、二、加载计算:1、应加荷载:_m3_25kn/m3=16532.5kn2、沙土荷载:11301.05kn3、水荷载:6752.59kn4、实际加载总量:18053.64kn三、堆荷及加水荷载计算:1、堆沙土荷载:、8_1.2_2.1_2=_m3、8_4.0_2.1_2=_m3、(21.8+26+21.8)_(1_2.1+1.2_0.6)_2=_m3、(21.8+26+21.8)_(0.8+1.3)2_2.1=_m3+=_m3堆沙荷载总重:720.73_1.6_9.8=11301.05kn2、加水荷载:1_9.8_2.0_(2.35+2.6)2_2_(21.8+26+21.8)=6752.59k

6、n3、加载总重:11301.05+6752.59=18053.64kn四、加载顺序及荷载量:第一次:全部沙土荷载11301.05kn%第二次:加水荷载:6752.59kn高度:达到设计自重荷载的_%五、预压变形观测:1、按实际施工的荷载分布进行加载预压;2、对加载情况作好详细记录,重视在加载过程中对支架构件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处置,在发现预料之外的变化时应暂停加载,在问题得到解决后再继续加载;3、在加载前对基础、变形较大的关键部位(如支架墩位、弯矩最大的跨中、悬臂等)做好观测规划,布设好测点,加强事前、加载过程中及事后的观察,应重视在加载过程中对观察数据的分析。及时发现问题。4、加强对竖向支架的竖直度、变形的观测。5、在预压完成后及时统计、汇总观测成果。第2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