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和视觉 教学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654677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和视觉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眼和视觉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眼和视觉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眼和视觉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眼和视觉 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眼和视觉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和视觉 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眼和视觉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科学 一、教学对象:教学对象是七年级(1、2)班学生。课堂气氛活跃,对与实际生活有联系的知识点兴趣大。学生通过学习,已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认识。在设计眼球结构的教学时,关于眼球结构和功能让学生边看图边学习。学生对成像原理的物理知识知之甚少,而视觉的形成却需要光学成像的知识作基础,而且该知识点比较抽象,在教学设计中,学生只需了解光线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发生折射、汇集一处形成物象。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学生被近视困扰,他们对近视的成因、预防和纠正的兴趣较大。之前学生掌握了透镜的成像原理,这为下来学习近视远视成因打下了基础。通过学习让学生意识到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是非常

2、重要的,从饮食到习惯的形成有所进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下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中的第六节第三课时。在上一节学生了解了透镜的光学性质,探索了透镜的成相规律。本节课是前一节课的延续,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运用上节课透镜的知识,了解眼睛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总结出近视远视的成因和矫正,另外还有人类视觉上的限制。这四个板块之间相互衔接,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分为眼球壁和内容物。重点结构要求学生配合图掌握,其他教材没有的结构不必补充,以增加记忆负担。讲解视觉形成过程中要强调:晶状体的曲度由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进行调节,改变整个折光系统

3、(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的焦距;视网膜上感光细胞只是接受光的刺激,视神经把信息传入大脑,形成视觉是大脑皮层。近视的成因和远视的成因结合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和眼睛的结构,学生通过对比就可以很快掌握了;近视远视的矫正要结合近视远视的成因,凸透镜能矫正远视眼,将光线先会聚再通过晶状体会聚一次;凹透镜矫正近视眼,将光线先发散再通过晶状体会聚。人类视觉上的限制,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怎样测眼睛的近点盲点,让学生了解人类的视觉有一定的限制。三、教学重点:A眼睛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功能;视觉的形成过程;B.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近视远视的矫正方法。四、教学难点:A视觉的形成过程;B近视和远视的矫正方法。五教学目标

4、:掌握4个知识;培养3种能力;树立2种意识。A知识目标:了解眼球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能说出视觉的形成过程;了解近视远视的成因;知道近视远视的矫正。C能力目标:学会根据文字描述制作模型,培养自学能力;通过观察眼球模型、观察同桌的眼睛、凸透镜成像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通过对眼睛各个部分的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B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进一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意识和保护眼睛和用眼卫生的意识。六、教学思路:先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眼睛是重要的视觉器官。接下来学生边看图边学习眼睛的结构,结构与功能如何相适应,视觉是如何形成的?是否人类视觉是无所不限制的呢?视觉的限制掌握

5、测量近点盲点的方法,最后近视眼远视眼才是威胁人类健康生活的,它们的成因与矫正让学生通过就很快掌握了。七、教学策略:1、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直观化,便于学生对眼球结构的掌握。2、通过提问、启发和诱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3、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在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有的放矢,教师认知新知识;鼓励学生创新与实践应用新知识。七、教学流程图:游戏导入眼睛视觉器官获取信息它的结构?教授新课眼的结构视觉的形成人类视觉上的限制近视眼成因及矫正识远视眼成因及矫正眼球结构(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附属结构重点强调折光系统的作

6、用;视网膜的作用。近视眼成因近视眼的矫正课堂小结,课堂练习,巩固本节课重要知识点布置作业近视眼成因近视眼的矫正表格比较近视远视眼八、教学过程游戏导入:填图出现一张带有各种色彩的图片,先让学生记忆2分钟,然后请几个小组代表上来填色,看哪组快。师:同学们刚刚对色彩的感觉最先是通过哪个器官啊?生:眼睛。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眼睛和耳朵都是我们重要的感觉器官。据统计,大脑中约有90的信息来自于眼。你知道眼是如何看见物体的呢?先让我们学习眼的有关知识。(一)眼睛的结构演示:出示眼球结构模型,将模型分开逐一讲解各部分结构及功能,并配以板书说明。课前提前板书: 外膜: 、 眼球 眼球壁 中膜: 、 内膜:

7、 眼睛 内容物: 、 、 附属结构:师:眼睛最重要的结构是眼球,眼球由两大部分组成,眼球壁和内容物,其中眼球壁分三层,分别叫做外膜、中膜、内膜。下面我们将全班同学分为四组,分别负责“外膜”、“中膜”、“内膜”和“眼球内容物”的结构组成和功能,阅读课本和观察模型来完成黑板上表格的剩余的部分。(给学生三分钟阅读,每个小组的代表上来填空,检查并且边讲解边修改。)师:外膜的角膜是光线最先到达的地方,透明的:巩膜是坚固的保护眼球的外膜。中膜的睫状体是两条可以伸缩的肌肉,调节晶状体的曲度;虹膜就是眼球里褐色的环形,中间有一个孔叫做瞳孔,看课本上的图片,这个美国人的虹膜是什么颜色的呢?生:蓝色的。师:是的。

8、还有红色的虹膜呢,兔子的虹膜就是红色的。中间的孔叫做瞳孔,接下来观察同桌的瞳孔,我把教室的灯都关了,窗帘拉上后,其瞳孔有没有什么变化?生:变小(变大)视频演示:手电筒直射同学的眼睛,视频上可以看到瞳孔缩小了。师归纳:光亮环境下瞳孔能减少进入眼睛的量,虹膜可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的量。内膜主要的结构是视网膜,视网膜是视觉的成像部位。眼睛的附属结构同学们通过自学把它们补充在笔记本上。过渡:眼睛的结构这么复杂,我们是怎么看到物体的呢?接下来学习视觉的形成。(二)视觉的形成演示:照相机成像原理类比:让学生把眼球的结构和照相机成像实验中各部分部件进行类比,初步体会人眼的作用。课件:用动画演示视觉的形成过程

9、,并配以语言描述。物体的光线首先进入眼睛的角膜,依次分别是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内膜上还有视觉细胞,视觉细胞接收刺激,将这刺激经视神经传递到大脑,在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形成视觉。所有感觉最终都是在大脑形成的。提问: 1、人眼的折光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2、胶卷相当于人眼中的什么结构?3、凸透镜相当于人眼中的什么结构?师:1、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晶状体是重要的折光结构2、视网膜。3、晶状体板书: 进入眼睛的光线经过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上成像感光细胞接收刺激沿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过渡虽然大脑中90%的信息来自人眼,但我们的视觉仍存在一定的

10、限制。例如:为什么要用显微镜来观察细胞;为什么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接下来我们学习人类视觉上的限制。(三)、人类视觉上的限制实验 找眼睛的近点(按照课本P34的实验方法测量人眼的近点)师:近点:在最短的距离内所能看到物体的距离。一般为15cm。实验 找眼睛的远点(按照课本P35的实验方法测量人眼的远点)师:远点:最远你可以看多远,一般是无穷远,除非前面有障碍物。 实验 找盲点(按照课本P35的实验方法感受左右眼的盲点)举例:兔子可以看到视野355度以内的物体。实验 让学生看课本P37的辨色卡,并讲解有关色盲的知识。师:色盲有红绿色盲等等,先天性色盲比较多,后天也有因为得病衰老而患上色盲的。大家能否

11、说出色盲不能从事的一些职业?生:艺术家,驾驶员等等。 过渡近点、远点、盲点都是人类视觉上的一些限制,但是这些还不是威胁人类的问题,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视觉问题还有近视远视等等,接下来我们学习新的内容:近视远视的成因。(四)、近视的成因及矫正课件演示:近视眼和正常眼的结构、成像情况,让学生仔细观察,进行比较。提问: 1、近视眼和正常眼在结构上有何不同? 2、近视眼和正常眼在对光线的折射程度、成像地方上有何不同?归纳: 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叫做近视眼。提问: 患了近视眼以后,往

12、往要配戴眼镜,请同学猜想近视眼镜可能属于什么透镜?并说出理由。 讨论: 学生讨论后回答归纳:近视眼成因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来自物体的光线聚集在视网膜的前面,采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使光通过眼镜先发散,再通过晶状体会聚,使会聚点后移到视网膜上。课件演示: 演示配戴近视眼镜的矫正光路图,并强调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重要性和方法。(五)、 远视的成因及矫正课件演示:远视眼和正常眼的结构、成像情况,让学生仔细观察,进行比较。提问: 1、远视眼和正常眼在结构上有何不同? 2、远视眼和正常眼在对光线的折射程度、成像地方上有何不同?归纳: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者晶状体的弹性小,近处物体反

13、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后方,因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叫做远视眼。这时候应该配戴什么镜呢?能将光线先会聚再会聚一次,就可以将焦点前移到视网膜上。生:凸透镜归纳:远视眼成因是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来自物体的光线聚集在视网膜的后面,采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使光通过眼镜先会聚,再通过晶状体会聚,使会聚点前移到视网膜上。 提问并讨论:对照近视的成因、结果及矫正的方法,请学生讨论远视的成因、结果及矫正方法。 列表比较: 近视和远视的区别:近视远视眼球前后径过长过短晶状体曲度过大弹性小像落在视网膜的何处前方后方看不清何处物体远处近处矫正办法戴凸透镜戴凹透

14、镜(六)小结与作业课堂小结和课堂练习:课前准备好的课堂练习布置作业:同步练习本节课的题目(七)板书(1)(2)(3)人类视觉上的限制:近点、盲点(4)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眼球前后径过长;晶状体的曲度太大矫正:凹透镜(5)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眼球前后径过短;晶状体失去弹性矫正:凸透镜九、本节课闪光点:1、教法学法的多样化。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辅以老师点拨的方法,营造了一种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2、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学生通过我课前准备的图片,一边看图一边在我的引导下自学眼球的结构,让学生踊跃发言,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活跃课堂气氛。并且及时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对比,学生不仅牢记本节课的知识点,也能回忆出前面的知识。3、本节课的过渡自然。虽然谈不上大师级的引人入胜,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设下悬念,学生不容易开小差。4、紧密联系生活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猜测并总结归纳知识点,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更好地去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