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18 山地的形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654539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0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18 山地的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18 山地的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18 山地的形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18 山地的形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18 山地的形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18 山地的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18 山地的形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18山地的形成目标定位1.理解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的成因,理解背斜、向斜、断层的特征、对地貌的影响及其在找水、找矿、工程建设方面的意义。2.理解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1褶皱山a概念:岩层在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_,叫做褶皱。b基本单位褶曲。褶曲基本形态岩层形态岩层的新老关系地貌背斜向上拱起中心部分_,两翼_发育成山岭,但顶部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_向斜向下弯曲中心部分_,两翼_发育成谷地,但槽部受挤压,不易侵蚀而形成_(2)规模:褶皱山大的可绵延数千千米,小的只有几十米。2断块山(1)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_,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

2、破裂,并沿_发生明显的位移。(2)断层的位移类型a水平方向: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b垂直方向3火山(1)成因: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2)组成:包括_和火山锥两部分。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运输方式线路分布延伸方向表现以_为主,_为辅主要分布在_和河谷地带_前进原因修建_的成本和难度均低于_地势_,施工难度较小,建设和运营成本低地势起伏大【问题思考】1是否能根据地貌是山岭或谷地来判断其地质构造是背斜还是向斜?2议一议:开凿隧道时需要避开向斜部位吗?3安第斯山脉是由哪两个板块挤压碰撞而成的?4判断:岩层发生断裂是否就一定形成断层。探究

3、点一褶皱山、断层山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哪一处属于背斜?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的现象,试解释其原因。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什么? (2)处地形属于什么类型的山地?试列举出我国属于此类型的名山。(3)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何处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说出其判断依据。【反思归纳】1题中提供的信息有:给出了岩层的_关系;呈现了岩层的_情况;地表水平方向上岩层的分布状况。2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背斜、向斜、断层的岩层特征。

4、岩层上拱,应为_;岩层下凹,应为_。背斜在构造上属于中间岩层_,两翼岩层_;同一年代的岩层出现_,明显属于断层;构造断裂下陷形成_,渭河谷地属于_,而泰山、庐山属于_;地层中最佳储水构造为_。探究点二山区交通线的选线原则与原因读“公路选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公路在a、b两处弯曲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说出该公路在A处穿过的地形部位是什么?为什么该公路线路选择在此处,请说出你的理由。【反思归纳】修建公路的一般原则: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_、_、_条件复杂的地段,如沼泽地、陡崖、地质灾害多发区等;山区公路受_影响很大,一般沿_修筑,呈“_”字形,避开_;_地区的公

5、路要处理好与耕地、村镇、水利设施的关系;公路选线应尽量在交通量_、线路_(工程量最小)、占用耕地 之间寻求平衡。一、选择题(2011成都五校摸底)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1从图中看出这里的岩层明显呈层状分布,它们最可能属于()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喷出岩2有关该地河谷地形的成因,正确的说法是()A背斜顶部受张力,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B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C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D岩层断裂上升,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2011银川考情分析)下图中甲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反映甲中的P地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与

6、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回答34题。3甲图中的河流()A位于南半球,由北向南流B位于北半球,由南向北流C位于南半球,由南向北流D位于北半球,由北向南流4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A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湖泊水B泉水涌出量最大的季节是冬季C河谷处的地质构造是向斜D湖泊为咸水湖(2011南京下关区调研)读下图,回答56题。5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6甲处构造的形成及其上部缺失的地质过程是()水平挤压水平拉伸地壳上升地壳下降外力侵蚀外力沉积A BC D庐山以雄、奇、秀、险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读图,回答78题。7读图判断庐山属于图中中的哪一种地质构造()A

7、B C D8在图中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A B C D9(2009北京文综)下图为北半球某热带海岛地质、地貌示意图。图中()A乙处为河流冲积扇 B丙处侵蚀比对岸强C丁处矿床为天然气 D戊处位于背斜谷内 (2010安徽文综)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西安市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下图示意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区)“八水”位置。完成1011题。10“八水绕长安”的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A水平错断 B褶皱凹陷C断裂陷落 D水平张裂11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A秦岭北坡森林植被破坏B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D

8、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二、综合题12(2011连云港期中调研)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A_,C_。(2)在地貌上B表现为_,其成因是 _ _。(3)我国的汾河谷地按成因划分属于图中的_处地貌(填字母)。(4)如果该地打算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地铁,则地铁隧道的工程地址应定在A、B两处中的_处,试说明理由。(5)如果该地有丰富的石油,那么石油一般储存于A、B两处中的_处,它能够大量保存石油的原因是什么?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地区属_地形区,如果在东部地区从南(A)向北(B)修建一条平缓的公路,选择的海拔高度

9、应为()A240250米 B250260米C260270米 D270280米(2)在图中A、B间画出此公路,该地区公路主要分布在_。(3)该地区选择公路作为主要的运输方式的原因是什么?(4)乙图为AB间公路所经某处的剖面图,如在该处修一高架桥,桥桩应打在的_处,理由是什么?【练后反思】考点题号错因褶皱山、断块山、火山山区交通线的选择答案课前准备区波状弯曲较老较新谷地较新较老山岭压力和张力断裂面谷地或低地 山岭或高地火山口公路铁路公路铁路山间盆地相对和缓迂回问题思考1不能,应根据中心和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2要避开,向斜是储水构造,若在向斜部位开凿隧道,隧道有可能透水变为水道。3由南极洲板块

10、和美洲板块挤压碰撞而成。4不是。判断某一地质构造是不是断层:一要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二要看沿断裂面两侧岩体是不是有明显的位移。课堂活动区探究点一(1)。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易侵蚀。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2)断块山。庐山、泰山。(3)绘图略。(4)处。该处为向斜构造,在此打井能打到向斜槽部,地下水容易汇聚。反思归纳1新老弯曲变化2背斜向斜老新错位地堑地堑地垒向斜探究点二(1)a处不正确,在地势平坦处应缩短距离,减少运输时间。b处正确,在山区陡坡上的公路要呈“之”字形弯曲。(2)鞍部。鞍部地区相对两侧地势较低。反思归纳地形地质水文地形等高线“之”陡崖、陡坡平原最大最短最少课后练习区1B2

11、.C第1题,沉积岩的岩层分布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特征。第2题,从地质构造上看该地为断层,断层构造中相对下降的岩体,往往形成低地或谷地,因此,该地河谷地形是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3B从等高线弯曲状况判断该地湖泊地势较高,而根据剖面图中,较陡一侧的侵蚀作用是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那么该河是右侧受侵蚀,为北半球,由南向北流。本题要求综合读图判断,涉及等高线的判读、根据地转偏向力对河流的影响来判断南北半球等。4B该地是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丰富,转化为地下水多,泉水涌出多。湖泊是其水源之一,但降水是主要的,从地层弯曲状况看,该地质构造为背斜,降水较多的地中海气候区,湖泊应为淡水湖。5B6.A第5题,不同地层中发现的化石的地质年代不同,化石由老到新依次为三叶虫化石、大羽羊齿化石、裸子植物化石,由此可以推断甲处岩层从中心向两翼由新到老对称分布,甲处为向斜构造。第6题,甲处的向斜构造是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形成的,随着这一地区地壳的上升运动,向斜抬升出露地表受到外力侵蚀;这就是甲处向斜构造形成及上部缺失的原因。后来这一地区又可能发生了地壳下降运动,在甲处的上面又固结成岩形成了沉积岩。7C8.A庐山属于断块山,是由断层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的,图中处是上升岩块。背斜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