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发言第一部分(初衷与目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6544990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教学发言第一部分(初衷与目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体育教学发言第一部分(初衷与目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体育教学发言第一部分(初衷与目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体育教学发言第一部分(初衷与目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体育教学发言第一部分(初衷与目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教学发言第一部分(初衷与目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学发言第一部分(初衷与目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什么要进行体育课程改革?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毛振明老师:在任何国家的任何时候进行任何课程的改革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普适性目标,就是通过这个课程的改进与完善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培养有关的人才。任何课程改革的潜台词都是当前的课程有了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有必要通过集中式的改革工程进行重大的修善和改进,这种改革有些类似“外科手术”式改进,而且是通过日常的小修改和小修正(类似养生式)的改革不可以完成的,而且课程的问题也是可以通过这样的工程可以改正的。因此,在任何课程改革之前,其领导者必须对“课程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改革,是不是真的靠日常的修正已经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设计的课程

2、改革方案是不是能解决所面对的课程问题”“课程改革阶段目标和总目标是什么?”如果在改革前缺乏对这些问题的认识,那么任何课程改革都不会取得好的效果,甚至会越改越差。还有,任何课程改革的初衷和结果一定会集中在提高课程的效益和质量上,因为这是课程的原点,也是课程改革的原点。那么,当前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初衷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三件事,第一个是“减负”,老百姓对学生学习负担太重这一点已深恶痛绝,希望学生不要太累了,但是老百姓不知道学习负担重也并不完全是课程的问题,是就业压力和升学压力带来的问题,但是国家还是想通过课改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二个就是“提高能力”,大家发现中国教育培养的人还缺乏创新经审和能力

3、,由此还有了“钱学森之问”,因此国家希望通过课程改革来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培育出大量的创新人才;第三个就是“全面发展”,国家希望中国的青少年能通过更好的课程教育都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应该说国家的上述课改期待是很清楚,但是国家的期待和家长、学生的期待有些差距。我认为,现在的体育课改更多地是跟着教育走,跟着其他的课程改革走,甚至是盲目地跟着走,明显地缺乏体育自己的初衷和目标。其他学科的课改与体育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前面我说的课改三个初衷就和体育的初衷不尽一致:体育本身不存在“减负”的课改初衷和任务,体育课程不但不能减负,还要“加负”要增加体育课;“提高能力”也不是体育的初衷,体育课程中

4、不存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矛盾”,即便我们有运动技能和体育能力的问题,它也和其他学科所说的问题不一样;第三个“全面发展”也和其他学科初衷不尽一样,体育本身就是德智体美中“体”的发展,而其他学科则面临着不同的任务。我们是应该会同其他学科一起进行整体的课改,但我们更应明白体育具体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在推进第八次课程改革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时,我们学校体育人也必须有自己的初衷和目标,而且要明确清晰。那么,中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初衷是什么呢?我认为体育课程的课改初衷和目标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提高课程效益与教学质量。当前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还比较低,集中体现在体育辛辛苦苦教了12年,最后学生什么都没教会,

5、身体锻炼效果也不理想。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蜻蜓点水,教学过程低级重复,学生毕业后既没有参加体育的意识也没有能力,终身体育成为空话,此外,体育在本应有优越条件进行培养的意志品质、集体性和文明行为方面也不尽如人意,因此,体育人期望通过课程改革工程来提高一下课程的效益与质量。第二是提高课程的可行性。也就是体育课程要求与各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更加适应的问题,过去的体育教学大纲一直努力想解决这个问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现在体育课程依旧面对这个问题,因为中国地区的差异比过去更大。如何让体育课程更加弹性,更加有适应性,是当前阶段体育课程要通过改善管理方式必须予以解决的。第三是提高学生积极性。随着应试压

6、力和各种非运动性游戏的剧增,从上世纪末开始,学生参与体育积极性不高,参与体育课积极性更低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虽然这个问题并不都是课程的问题,但通过课改可以缓解的余地还很大,因此,学校体育人也期望通过体育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教学的改善能让学生更加热爱体育,更喜欢体育课,并在体育课里获得成功的体验。第四是提升体育教学条件。体育的教学条件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比较,但要求比较高,多年来,体育条件的“欠债”更多,场地、设施、器材,师资、活动经费都差得很多。因此,体育人很希望通过课程改革工程来促进条件的改善。我认为,上述“提高教学效益与质量”、“探求更有弹性的课程管理方式”、“大幅度提高学生的体育积极性”“全面提升

7、体育教学条件”四个方面应是现阶段我国体育课程最有必要的初衷,也是最可能实现的目标。在这里我还想谈谈“体育课改不应该有的初衷和目标”,因为,前一阶段的体育课改的确存在着课改目标泛化、课改目标失真化、课改目标非体育化、课改目标高深化、课改目标虚化、课改目标脱离实践化、课改目标理想化、课改目标洋化等现象,这些现象我都可以举出实例说明,绝不是空穴来风,因此,我才要说说“体育课改不应该有的初衷和目标”,那么什么是“体育课改不应该有的初衷和目标”呢?第一,增加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不应是我们的初衷。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设了200多个“内容标准”,这实际就是目标,搞得体育教师不知道应如何在体育教学中

8、落实,甚至连体育课都不会上了,我们过去的目标已经够多了,多得已经落实不了了,而且,不是我们的目标多了体育的效益就高了,有可能是目标多了,体育更不能凝神聚气了,效益更差了。第二,提出许多过去没有的概念和新语言表现不应是我们的初衷。任何新的工作和新的思想,可能需要新的概念和说法来表达,但真正的进步不是新概念的提出,而是能有效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论的出现,而前一阶段的体育课改中新概念新词满天飞,许多体育教师天天在讨论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那个概念怎么理解,太多的概念和理念反而把解决真问题的工作给耽误了。第三,提导教学的轻松化和师生关系的表面温情化不应是我们的初衷。体育课程的紧要任务是提高以运动技能和身体锻炼

9、为核心的教学效益,是提高技能教学效果和加大锻炼的负荷,而不能将体育课教学引向松散自由、引向缺乏教育的“你好我好”,更不能引向放羊,即便是所谓的“科学放羊”也不行。第四,弱化和模糊化对学生体育学业评价不应是我们的初衷。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强化对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的评价,我们可以让学生参与评价,更应该在评价时关注学生的品行、态度和意志等,但我们绝不可以因为这些追求而“舍本求末”,弱化了对学生技能和体能的评价,更不能用自欺欺人的所谓“无劣评价”来取消对教学双方态度与效果的监督。第五,盲目的表面化的体育教学内容花样翻新不应是我们的初衷。体育需要新的、具有时代性和体育活力的教学内容,体育更有必要删除一

10、些不理想的内容,体育内容资源的开发也应该提倡,但这些都必须是在科学论证基础上进行的。而前一阶段体育课改却是大量引进非体育性游戏、引进所谓生活性内容和情境类内容,这只能使教学内容更加庞杂混乱,教学更加浮躁肤浅,过程更加蜻蜓点水,学习质量更加低下。我认为上面的几个初衷在前一阶段课改中明显可以感受到,是今后课改要力戒和加以纠正的,我们要防止这些不正确的初中和目标干扰以后的体育课程改革。最后,我还想清醒所有参与体育课程改革的同人要注意以下的几个“不要”:第一,不要把外国人的课改初衷当成中国体育课改的初衷,中国有中国的改革课题,课改是要解决中国课程的紧要问题,我们要洞察世界的课程趋势,要学习他人的方法论

11、,但不能把别人的问题错当成自己的问题,把别人的初衷错当成自己的初衷。第二,不要把大教育的改革初衷全当作体育的初衷,体育有体育的改革课题,体育课改是要解决体育课程的问题,我们要追踪基础教育的整体趋势,要为教育的整体改革做贡献,但不能把整个教育的事情都揽在体育的身上,更不能在盲目地随从中忘记了自己的任务。第三,不要把想象的改革初衷错当现实的初衷,我们一定要明确体育真问题,不要想当然地设立一些虚幻的改革目标。第四,把小的改革问题当做大的改革课题,体育中有许多的问题,其层次不一样,对全局的影响度也不一样,我们不能忘记主要矛盾,要找到改革的“攻坚点”,不能捡芝麻丢西瓜。第五,不要把内容和方法的问题当方向和目标的问题。很多体育教学的问题,其实改改内容、优化优化方法就可以解决和完善,不要事事都是“改革”,不要事事都是“理念”,改革要宏观的立场,更有许多具体的改变和完善。所以,在今后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必须充分吸收前一阶段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回到体育课程问题的原点,冷静地思考解决问题各种方法和路径,不断确认改革的初衷,一步一步地坚实地迈向体育课改的既定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