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护理常规、护理操作规范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6543754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9.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护理操作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护理操作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护理操作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护理操作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护理操作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护理操作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疾病护理常规、护理操作规范(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科护理常规目录一儿科疾病护理常规31 一般护理常规(修订)32早产儿护理常规(修订)53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修订)74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护理常规(修订) 95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常规(修订) 106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修订)117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修订)128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修订)149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修订)1510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护理常规(新修订) 1611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护理常规(新修订) 1712胎粪吸入综合症护理常规(修订) 1813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修订) 19二儿科常见症状护理常规201发热护理常规(修订)202水月中护理常规(修订)21

2、3腹胀护理常规(修订)224呕吐护理常规(修订)235抽搐护理常规(修订)24三儿科专科技术护理常规251给氧护理常规(修订)252气管插管内吸痰护理常规(新制订) 263使用无创呼吸机护理常规(新制订)274使用呼吸机护理常规(新制订)285气管内给药护理常规(新制订)296眼部护理常规(修订)307脐部护理常规(修订)318臀部护理常规(修订)329沐浴护理常规(修订)3310奶瓶喂养护理常规(修订) 3411非营养性吸吮护理常规(新制订)3512经胃管饲喂养护理常规(修订)3613暖箱护理常规(修订)3714光照疗法护理常规(修订)3815外围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护理常规(新制订 )39

3、16新生儿复苏护理常规(修订)4017体重测量护理常规(修订)4118头围、胸围、腹围测量护理常规(修订)4219 口服给药护理常规(修订)4320经皮氧饱和度监测护理常规(修订)44一、儿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患儿体温、呼吸、皮肤颜色、胎龄、喂养、体重。2、评估患儿身体状况、皮肤完整性、有无畸形。3、评估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护理措施1 .保持病室温湿度适宜,室温 24-26 C,相对湿度 55-65%,每日通风两次,每次不少 于30分钟,每天层流净化杀菌机对病房空气进行消毒两次,每次4小时。2 .护理人员在进入病区前须更换病室专用衣帽、鞋子、洗手,护理患儿前后

4、洗手,操 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3 . Q4h测量体温,体温不升或发热者根据病情增加测量次数。低体重和体温不升者置 暖箱内。4 .早产儿及特殊患儿每日测体重一次,普通患儿每周一、四测体重两次;5 .按需哺乳,首选母乳喂养。不宜母乳喂养者,给予配方奶;不能吸奶者用滴管或鼻 饲;随时观察有无溢奶及吐奶情况。奶前换尿片,奶后轻拍背部,驱除胃内空气,并取 右侧卧位,防止呛奶,奶毕立即清洗奶瓶奶嘴,送供应室高压蒸汽灭菌备用。6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分泌物,给氧患儿每天晨间更换湿化瓶及给氧管道。7 .保持皮肤清洁,每日擦浴或淋浴一次,避免在喂奶前后1小时内沐浴,沐浴动作轻快,减少暴露时间,沐浴过程中

5、观察患儿反应,浴后行脐部护理,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便后及时更换尿片,用温水清洗臀部,预防红臀,每天更换衣被、 毛巾、浴巾等用物,及时清洗后送供应室高压蒸汽灭菌备用。8 .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观察药物作用和副作用,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9 .勤巡视,勤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10 .暖箱每日更换无菌蒸储水一次,每日擦拭消毒,连续使用一周者更换消毒暖箱。健康指导1、环境:阳光充足,室温24-26 C,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每天开窗通风两次, 每次30分钟。2、喂养:母乳喂养,按需哺乳。哺乳前更换尿裤,清洁双手及乳房,奶后将宝宝竖抱,空心掌轻拍背部驱出胃内气体,取右侧卧位

6、。3、脐部护理:脐带未脱落前每天用75%酒精环形擦拭,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如局部红肿,有分泌物或异常气味立即就诊。4、臀部护理: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及时更换尿片,注意使用清洁、柔软、吸水及透 气性好的浅色棉质尿片。5、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柔软棉质内衣。6、沐浴:夏季每日沐浴,冬季每周2-3次,室温28 C,水温38-40 C,沐浴过程中注意保暖及宝宝安全,防止沐浴水进入眼、耳、口、鼻。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适当减少沐浴次数。7、早教,定期检查眼底、生长发育,按时进行预防接种,满 3个月、6个月、9个月、12 个月随诊,不适随时就诊。第二节早产儿护理常规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

7、、评估患儿早产的原因,胎龄,体重。2、评估患儿体温、呼吸、皮肤颜色。3、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面色,血氧饱和度变化。4、评估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护理措施1、保持室温在24 C-26 C,晨间护理时提高到 27 C-28 C,相对湿度55%-65%每4小时测 体温一次。2、保持中性温度:使用远红外抢救床或暖箱,根据具体情况调节温度并每准确记录。3、出暖箱者予戴帽以降低耗氧量和散热量。4、操作集中进行以避免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波动。5、每日脱去衣服同一时间同一秤测量体重,并正确记录出入量6、遵医嘱予以静脉输液、全胃肠外营养疗法、鼻饲;每小时评估1次静脉注射部位,如发生外渗等情况及时处理。7、

8、遵医嘱予以经口进食(母乳最佳,不能母乳喂养者早产儿配方奶),不耐受或吸吮能力差者予以鼻饲,少量多餐。8、将早产儿与可能患感染性疾病的患儿分开;专人护理,接触患儿前后均应严格洗手,必要时带手套操作,加强口腔、皮肤及脐部护理。9、遵医嘱予以心电监护,正确设置报警范围,严密监测HR R、氧饱和度;呼吸暂停者给予托背、弹足底、吸氧处理,必要时予以呼吸机维持。10、严密观察呼吸状态,频率、深度、鼻翼煽动、呻吟、三凹症等,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并处理;有缺氧症状者给予氧气吸入,吸入氧浓度及时间根据缺氧程度及用氧方法而定或在血 气监测下指导用氧,禁忌过高的氧浓度,预防氧疗并发症。11、每3小时更换尿布时评估皮肤

9、及粘膜情况,有变化时告知医生并处理;根据要求及患儿耐受情况(除非禁忌),每2小时变化1次体位。12、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观察评估静脉注射部位,防止外渗,及时处理;氧饱和度探头至少每2小时更换位置防止压疮。健康指导 1、听取父母诉说,提供有关信息,用通俗的言语解释病情。2、讲解并示范婴儿的护理技术;告知父母有如下异常应及时就医:体重减轻或不增加、喂食困难、发热、呼吸困难、昏睡、肌肉抽动、颤抖。3、保持房间空气新鲜,每日通风 12次。4、帮助父母拟订家庭护理计划,解释保证婴儿护理良好的必要性,并告知新生儿门诊的复 诊预约时间。5、早教,定期检查眼底、智力、生长发育,做好新生儿筛查,不适随诊;

10、按时进行预防接 种。第三节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患儿窒息原因,程度。2、评估患儿全身情况,监测患儿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3、评估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护理措施1、用新生儿窒息复苏程序评估患儿,有完善的复苏设备及熟练的技术(ABCDEO序)并记录生命体征。2、观察并记录呼吸窘迫症状,如呼吸时胸骨或肋缘凹陷、鼻翼煽动、气促、发绡、呼吸暂停等,通知医生及时予以处理。3、选择合适的给氧方式,如采取头罩吸氧、球囊加压给氧,必要时CPAP者呼吸机使用,适时配合医生采集血气分析标本。4、观察分泌物的性质、色、量及分泌液的变化,以了解肺脏是否有液体滞留或感染的现象;遵

11、医嘱予以拍背吸痰。5、每1-2小时改变新生儿的体位以维持充足换气、引流肺脏分泌物及保护皮肤的完整性。6、必要时用负压吸引方式来清除鼻咽、气管、气管插管内的分泌物,吸引压力不可超过0.02Mpa,气管内吸痰不能超过 15秒。7、遵医嘱控制输液速度,注意水分及电解质的平衡,观察注射部位有无渗漏或发炎。8、注意血压的变化。9、工作人员应注意无菌技术的操作,严格执行洗手,接触患儿前后要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10、尽量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注意眼部、口腔、脐部及输液部位的感染先兆,如有发红、分泌物或体温不稳等感染征兆,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11、静脉输液管及液体、呼吸机接管、管道定期更换,以免细菌生长。12

12、、室温维持在 24C-26 C,体温低于正常或是体重小于2000克的患儿,置暖箱或暖床保暖,根据患儿体重调节温湿度,护理治疗操作集中进行, 尽量避免频繁打开暖箱及刺激患儿。健康指导1 .加强护理,合理喂养。2 .加强早期教育,开发智力,必要时定期复查头颅CT、定期检查眼底。3 .按时预防接种。4 . 1、3、6、9、12月定期复查,不适随诊。第四节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护理常规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患儿胎龄,体重。2、评估患儿呼吸困难程度,缺氧时间。3、严密监测患儿呼吸,心率,面色及血氧饱和度变化。护理措施1、置患儿于鼻吸气位:仰卧,肩部垫高2-3cm,颈部稍后仰。并依据病情及时

13、正确清除口、 鼻、咽及气道分泌物。2、遵医嘱给予合适的给氧方式,监测氧浓度及经皮氧饱和度。3、严密观察呼吸状态,频率、深度、鼻翼煽动、呻吟、三凹症等,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并处理。4、观察患儿有无呼吸暂停的现象,及时准确处理,必要时配合医生予以呼吸机维持呼吸。5、持续血氧饱和度监护,并观察呼吸形态、节律、深度,甲床及躯干颜色,分泌物颜色、性状、量等。6、遵医嘱经气管内滴入表面活性物质并观察疗效。7、积极配合医生监测血气分析,并遵医嘱及时处理异常情况。8、禁食期间按医嘱补液或给予静脉高营养液,输注时注意保护血管,防止液体外漏。9、根据病情选择合适喂养方式,早产儿给予早产儿配方奶;观察吸吮吞咽功能及有

14、无吐奶、 溢奶情况。10、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预防感染。11、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观察药物作用和副作用,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健康指导1、加强护理,合理喂养,指导家长正确的喂养方法。2、保持房间空气新鲜,每日通风 12次。3、满月行眼底检查及头颅 B超检查,42天做听力筛查。4、做好早期教育,门诊定期复查。5、按时预防接种。第五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常规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患儿缺氧原因,时间,程度。2、监测患儿意识,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3、评估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护理措施1、置患儿于鼻吸气位, 依据病情及时正确清除口、 鼻、咽及气道分泌物;必要时予以吸氧。2

15、、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儿神志、瞳孔、肌张力、呼吸及有无抽搐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积极采取急救措施。3、积极配合医生监测血气分析,并遵医嘱及时处理异常情况。4、加强监护(神志、肌张力、体温、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尿量和窒息所致的各系统症状),床旁备好吸引器、简易呼吸气囊等物品。5、准确记录患儿抽搐次数、性质、持续时间;遵医嘱应用止惊药物,观察用药效果。6、各种治疗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刺激。7、遵医嘱给予患儿足够的液体和营养,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喂奶以少量多次为宜; 喂奶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呛咳者给予体位喂养。健康指导1、加强早期教育,尽早进行智能和体能的康复训练,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定期复查头颅B超或CT。2、合理喂养,指导正确的喂养方法。3、1、3、6、9、12月门诊复查。4、按时预防接种,不适随诊。第六节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患儿出血原因,部位。2、评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