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象教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6539137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河象教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黄河象教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黄河象教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黄河象教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河象教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象教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河象教案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家假想的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及假想的依据,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2、朗读课文,练习复述假想部分。 3、训练学生思维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 课文第二段,积累语言,体会语言,复述课文。 三、教学用具 一张展示大象骨骼斜插在河土中脚踏踩石的投影片,一张呈现大象骨架高大完整的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21课黄河象。初读课文时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在谁来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部分内容。请同学们打开书。三部分内容。师:首先讲了什么生:课文讲了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陈设着一具黄河象的骨骼

2、,它高大完整(这具骨骼有什么特征)-高大完整 打出投影:谁能看着投影再结合书上内容向大家描述一下黄河象怎样高大完整 生:说或读第一自然段。 师: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你知道为什么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吗 生:从它各部分骨头相关联的情况可以推想出它死后没有被移动过。另外当地农民保护文物的意识很强,发现后马上报告,在上级的指挥下进行挖掘。 师:课文还讲了些什么 生:还讲了科学家假想了黄河象成为化石的情景。 师:那么科学家的假想是以什么为依据的发掘时我们看到了怎样的情景找出来读给大家听。 生:化石全部露出来了,人们可以清楚第看到一头大象情景 师:看看投影片听老

3、师把这段话读一遍,体会老师重读的词语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斜斜踩着想象推想) 生:使句子的意思更准确,更符合实际。 师:科学家根据发现发掘的样子,假想它成为化石的情景,这个故事发生在二百多万年前的一天,读读这个故事,感受一下故事最生动的一幕是什么你认为描写生动的是哪一节,读给大家听。 注:以上是熟读,第五节描写具体,写出了大家失足落水的一举一动,抓住这些词语再读读。 师:我们刚才通过有语气的读,体会了科学家的假想是多么生动,那你认为这种想象合理吗哪些地方合情合理为什么合理举例说说。分小组交流,选择汇报形式。 以上是体会语气、思维和语言训练。 师:科学家的假想是合理、严谨、完整,同时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能象讲故事一样把它讲出来吗还可以加上体态语言,自己试着说说,自己练习。 师:我给你开个头,请几位同学讲:(1)天气环境;(2)老象失足;(3)成为化石。 以上是指导复述。 师:除以上外课文还写了什么大地变化-黄河黄河象。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懂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有关黄河象的文章。科学家们即生动又合理的想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每一个古生物化石中,都蕴含着深奥的科学道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找来这方面的资料读读,也可以推荐给老师和同学。在课下王俊就极力向我推荐了一本书,我觉得的确是一本好书,现在请他把书推荐给大家。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