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科学的创新能力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6536564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科学的创新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科学的创新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科学的创新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科学的创新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科学的创新能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科学的创新能力 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热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需要的就是人的创造性。小学科学正担负着它的启蒙任务,通过启蒙教育,使学生初步认识周围自然界中常见的事物和联系,启迪学生的智慧,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好基础,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科学进步的需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提高小学生的科技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及其重要的

2、意义。下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 精心准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1、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教学目标九年义务教育新的课程标准,改变了传统的认识,即把科学课的性质,由原来的“知识性”学科改变为“教育性”学科,科学课的任务由原来单纯的“传授知识”改为“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备课,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热空气和冷空气这一课主要是指导学生认识空气的性质,这将为认识风的成因打下基础。根据课程标准,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3)通过

3、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精心准备教具,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埋下伏笔为了让学生知道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根据教学要求,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有纸蛇、蜡烛、火柴。演示材料有不露的大塑料袋、小凳子、小盘子、酒精等。另外,还有关于热气球的图影片或录像带。学生准备的器材有剪刀、针线。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做了一些调整:教师准备的分组实验材料有纸蛇、蜡烛、火柴、不露的大塑料袋、小凳子、小盘子、酒精等。演示材料有:挂在火炉上的小手帕不断飘动的录像带,有关热气球的图影片和开有天窗的食堂冒着袅袅炊烟的图影片。学生准备的材料有剪刀、针线,还有鸡毛或鹅毛。对于剪刀、针线做什么用,学生预

4、习时已经知道了,但准备的羽毛有什么用呢?这一实验材料是教材中没有的,在课本上找不到答案。这样就给学生造成了一些悬念,学生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已经对本课进行讨论、研究。这样会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二、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教法新颖、生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法的不断更新,则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究知识的能力,产生求知欲望。而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关键。 1、教学设计导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科研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成功的导入,具有先声夺人的力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学习心理进入最

5、佳状态,提高课堂授课效率。这堂实验课的步骤可以概括为:观察自然现象猜想发生的原因证明猜想的正确性。这也正是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思路。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了研究问题的方法,自然也养成了良好的科学素养。2、实验要放扶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导入新课后,学生对自行探究知识产生了强烈的欲望,这时应及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获得有关的事实来证明猜想的正确性。“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个重要方法,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观察和实验,从现象中分析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归纳出科学的概念和各种自然规律,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以往的实验课中,实验过程往往是由教师早已设计好,学生做起来一帆风顺,我认为这样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

6、的发展。常言说的好,“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实验中,也让学生受到挫折,让学生经受“失败”,再找出失败的原因,这样更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为了证明热空气会上升,教材中有两个实验:一个是悬挂在点燃的蜡烛上方的纸蛇会转动,另一个是在一个保持平衡的木棍两端挂一个纸盒吊起来,用手扶住木棍的另一端,用点燃的火柴烤热另一端纸盒内的空气,松手后加热的一端会上升。由于学生在课前进行了预习,这两个能证明热空气会上升的实验学生都先想到了。还有一种实验材料就是羽毛,羽毛能否证明热空气会上升?怎样证明?教材中没有证明,老师也没有提示,但学生也想到了:把羽毛撒在点燃的酒精盘上面,羽毛会迅速上升,从而证明热空气会上升这一猜想的正确性。这也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综上所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通过科学课堂教学,启动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科学课改革的真正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