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山中访友教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6535011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山中访友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山中访友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山中访友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山中访友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山中访友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山中访友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山中访友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山中访友教案山中访友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之所以放这里是因为通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一起看看六年级语文山中访友教案!欢迎查阅!六年级语文山中访友教案1【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了一些散文,但对散文的特点还不能深入理解。不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可以通过朗读感受*的语言的魅力,入情入境,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善于模仿,通过阅读体验可以和作者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但是他们的阅历少、生活经验不丰富,无法更深层次的理解作者的情感,揣摩*精彩的句段、词语也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设计思路】:通

2、过反复朗读,感知课文内容,整体把握整篇*。朗读时,结合多媒体创制情境氛围,使学生如临其境,在情境中体验。从文眼(课题:山中访友)展开,结合课后的思考练习题,链接起导读*的线索: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逐一品味*优美的语言,揣摩欣赏*精彩的句段、词语。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和作者对话。结合学生自身的经历或阅读经验,让学生在自我生活找到“*”的内容,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哲理。利用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引起学生的反思,得出:“我们应该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让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形成和

3、谐的朋友关系”这样的结论。使学生更深入理解*的内涵。引言:上节课,我们跟随李汉荣先生拜访了山中的众多好朋友,他们都是谁呢?(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师: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是人类的朋友,愿我们每一个人都热爱大自然。请你带着自己的体会将课文朗读一遍。(四)仿写1、从称呼角度看,*在写作上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讨论明确:(图示)运用第二人称的写法,如同和人对话,显得亲切自然。2、读5节,找出起最有特点的句子形式,试仿写讨论明确:“你好!-”典型的第二人称。注意称呼的选择。示例:A、你好!高大的树木,你撑着一把巨伞,是让我停留脚步休憩吗?B、你好!翩翩起舞的蝴蝶

4、,你跟随自然的音乐,跳起生命的舞蹈。(指几名同学读出自己的句子,评析。)(五)、体验与反思(图示)体验:学生活动:讲述自己一次与自然美景亲密接触的经历。回想自己以前阅读过的有关亲近自然、从自然中获得人生灵感的*,并与同学分享。(预设:农村同学大多数都会有类似的经历,老师只要作适当的引导就可以,把时间让给学生。)(说明:通过活动,学生既可以在*找到自我,更可以在自我生活找到“*”的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哲理,这正是阅读的境界:读出自我。)反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问题:1、*体现了人与自然一种怎样的关系?2、生活中人与自然有哪些不和谐的现象?3、假如你是自然

5、中的一员,你想对破坏自然的人们说些什么?4、学生自由发言。5、师总结:(图示)我们应该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让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形成和谐的朋友关系。我相信,这也是*作者的心声。(六)、作业布置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到三个部分,背诵下来。(必做)利用课余时间来一次“田野访友”,试着与田野中景物交朋友。以“田野访友”为题,写一个片断,表达你对自然的热爱和由景物而引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六年级语文山中访友教案21、导入新课:我们非常地幸运,生活在一个群山环抱的小山城。相信我们同学都有过走入山林,到山林中去游玩的经历,可以说说你走进山林时有些什么感受,有些什么收获吗?(和我们的同学一样,作家李

6、汉荣也非常地喜欢爬山,而且对他来说,爬山还有另一种乐趣,那就是可以拜访山中的众朋友。这些好朋友将会让他忘却疲乏,带回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在山里他究竟拜访了哪些朋友呢?这些朋友又各有什么魅力呢?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一起开始我们难忘的山中之旅。)2、通读课文,整体感知首先请大家通过欣赏课文朗读来进行这次特殊的山中旅行,在作者李汉荣的带领下、描述中我们会依次发现作者许许多多的藏在山中的好朋友,那么这些好朋友都有谁呢?请大家在山中之旅的过程中把这些好朋友找出来,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山中好友。(1)学生欣赏课文配乐朗读,明确*写作内容、表现对象。解决字词问题。(3-5)(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带

7、着阅读期待走入课文所营造的意境中。优美的配乐朗读为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产生独特的阅读体会,为下文交流个人阅读体会作准备。)(2)全班交流:作者在山里见到了哪些朋友?(1-2)学生明确:古桥、大树、山泉、瀑布、溪流、白云、悬崖、老柏树。云雀、小花、石头、雷阵雨、蚂蚁、归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3)这些“朋友”我们平时也常常见到,我们通常称之为什么?(景物)*写的是作者“山中观景”的过程,为什么要以“山中访友”为题呢?这两个标题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区别?用心体会,认真思考。(学生思考、讨论:用朋友称呼山中的景物,表现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与它们的亲近,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把景物写活了、

8、运用了拟人的手法)(4)作者喜爱、亲近大自然的感情还可以从哪些词语、句子中感受出来?(作者是“访友”而非“观景”从哪些语句中可以进一步感受出来?)(景物后面的称谓,将景物进一步拟人化了,;一些极具个性的句子;活用的词语。)在学生列举句子时进行引导,让学生对一些有特点的句子进行分析、感悟、阅读理解并通过朗读加深体会。3、欣赏品味,领悟感受在作者的笔下,各种各样的景物好像都活了,都有了它们自己的生命,在朗读中,哪一样景物深深地打动了你?如果可以,你最希望自己成为作者笔下的哪一种景物,为什么?(静心默读。一边读一边想象文中动人的画面,并且给画面配上色彩和声音,让画面在脑中动起来;也可以联想生活中或者书中,影视作品中相似的情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过语言文字看看那诗情画意的画面,好,请进入角色。找出自己最喜欢、最令自己感动的景物,欣赏领略语言之美、景物的形象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