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数学课程标准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6532898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心中的数学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心中的数学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心中的数学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心中的数学课程标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我心中的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以人为本,要全面发展,发展的核心是要保持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要激发学生的潜能,学会观察。数学教育要以从获取知识的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目前的数学教学由于受到考试制度的影响,接受性教学占主导地位,成绩的取得是以大运动量训练为代价的,学生无法获得对数学的良好感受。另外,由于过分强调严格的逻辑与推理,使学生觉得数学枯燥无味,只能从逻辑方面去狭隘地理解数学,也导致了公众对数学认识的偏差。体会数学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开阔视野,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激发对于数学

2、创新原动力的认识,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数学新课程在弘扬人文精神、介绍数学文化等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机会,做到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有机整合。 课标应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新编教材在加强用数学的意识方面作了很大的改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贯穿教材的始终。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

3、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数学与其它学科之间互相渗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工具性学科的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将更为密切,数学学科的多角度应用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新课程对各学科的标准都有一定的调整,不再单纯地强调以学科为中心,不再把学科的完整性、严密性作为第一标准,而是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实际引申,强调与学生经验的联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

4、识。教师能转变自己的角色,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学习水平,在与教师们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老师们大多意识到:学习方式不仅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而且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传统课堂一味地采用灌输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虽然可以让孩子学到很多东西,对于他考试、进大学有许多帮助,但同时在他们的头脑中也必然形成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这会带给他未来生活很多负面影响,如:有些高分低能的研究生,一旦让他搞一些研究工作,就会感到不安、感到着急,主要是因为需要走的路与他过去的学习完全不一样。过去的学习是人家指出来的路他走,而新的学习是要他自己去找路走。课堂教学中老师们不仅能关注让学生获取

5、知识,同时也能关注学生获得这些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学习水平和能力,因为知识是会遗忘的,而学习的能力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教师能呈现开放性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信息处理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能积极地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方法。教师能从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计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的包容性要大一点。教学中设计的学习活动一方面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挑战性;但另一方面又不能以只有少数学生能解答的问题情境来作为普遍要求,而应该设计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的活动,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有事想想,都有收获,

6、都有体验。教学的内容要少一点。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纯粹追求活动数量的多少,而应以追求活动的质量为宗旨,这样才可以保证各个学习活动都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如: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新知识的尝试与探索;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交流学习方法与过程,但这里应注意:要想使小组合作与交流更有效,一定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要想使学生在全班交流评价时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教师就应尽量采用延时评价。走进课堂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有部分学生能积极举手发言,能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能热情地投入自主探索之中,他们是老师和同学们关注的焦点,是课堂舞台的主角,他们敏捷的思维与精彩的发言能博得老师的欢心,能让同学投去羡慕的目光,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但同时我们靜下心来思考一下,在这热闹的背后又隐藏着许多被遗忘的角落,总有一部分学生在成为观众和听众,更有甚者连观众与听众都称不上,他们是随心所欲的“自由人”,可以做任何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可想而知,久而久之形成“差生”是必然的。所以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