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写作复习(附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6529339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写作复习(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学写作复习(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学写作复习(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学写作复习(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学写作复习(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写作复习(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写作复习(附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學写作复习大纲第一章 主题1掌握“主题”的含义及作用 含义:主题指文章、作品所要传达的最基本的观点、思想、情感、形象、或要强调的主要内容 作用:主题是文章的精华,灵魂和统帅。它不仅决定着作品的确立与深化,同时决定着作品的精神品格的层次。2熟练掌握主题的要求,并能运用于写作实践之中主题的要求是:立意要正确、提炼主题要深刻、反映主题要集中3熟悉在写作实践中提炼、限制、深化主题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写作实践中 例如:阅读下列材料,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立意,并简要地概括出三个主题句。国外有两家鞋厂,各派一个推销员到太平洋上某个岛屿去推销本厂的产品。上岛以后,两人各 自发回一份电报。一位的电文是:“此岛上的人都

2、不穿鞋子,明天我就回去。”另一位的电文是:“太 好了!这个岛上的人都还没有穿上鞋子,我打算长住此岛。”参考答案:论点举例:A. 推销之前应先做好市场调查,不要盲目行动B. 要有知难而上,从零开始的创业精神C. 对同一现象,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得出不同的结论D. 看问题要全面,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利的一面E. 要勇于向新事物挑战F. 要善于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看问题G. 不要一棵树上吊死,此路不通走彼路H. 不要违背客观规律与事实,一味蛮干I. 不要把自己的观念、习俗、文化等强加于人,既然岛上的居民没有穿鞋的习惯就不要强迫他们改 变自己的传统与习俗。4. 了解“主题先行”与意在笔先”的区别

3、主题先行:先有主题,再根据主题需要寻找支持材料,再动笔写作。 意在笔先:先通过接触现实、材料,在此基础上产生主题,再动笔写作。5. 了解应用写作主题生成的两大特点第一个特点:产生过程的特殊性从时间看:常有“主题先行”的;从动机看,常常是被动的、奉命的; 从意图看,常带有明确的实用性、针对性第二个特点:提炼过程的特殊性 写作者个人并不一定能完全左右主题的最后确定; 主题的形成、提炼过程要受到很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如上级意志); 主题的确定往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多人共同确定)第二章、材料1. 了解材料的含义及其构成,并能区分材料与题材、素材等概念的区别 含义:材料的含义有广狭之分。广义:大量地直接来

4、源于生活中的事实和现象,以及来源于书本的一些理论和知识。 狭义:经作者选择而写进文章中的那部分现象和事理。构成:事实材料:具体的人事物现象;概括的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 理论材料:名人名著的名言、论断;民间的谚语、俗语;定理、规律、公式 区别:“材料”用于指任何文章的写作材料;题材、素材只用于指文艺性写作中使用的材料。 题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指文艺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或一个方面。如按横向区分的有工业题材、 农村题材、军事题材;按纵向分有历史题材、现实题材、科幻题材等等 狭义: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所具体描绘的社会生活现象和阐明的事理。素材:指作者为了艺术创作而搜集来的各类原始

5、形态的生活现象,是未经加工整理的原始材料。2. 了解应用写作的材料与文学写作的材料的四个不同特点1 对“真实性”的要求不同:应用写作要求“生活的真实”;艺术创作要求“艺术的真实”2 在文章中所处地位的不同:应用写作的重点在主题,材料相对处于从属地位;艺术创作的重点在 于材料,主题倒可以隐藏不露。3 选材范围的不同:应用写作材料选择的限制较多,有些材料不宜使用;艺术创作材料选择的禁忌 较少,选材范围较宽。4 情感性与实录性的不同:应用写作的材料侧重于理性、概括、抽象;艺术创作的材料侧重于感性、 具体、形象。3. 了解搜集材料的方法,逐步积累写作材料一、观察和感受二、调查和采访三、阅读和查找四、上

6、网检索4熟练掌握选择材料的三个基本原则,并运用于写作和阅读实践中三个原则是:真实、典型、新颖5.掌握准确认识材料的性质与价值的方法,正确选择材料 例如:在下列案例中选择一个抨击中国学术腐败的材料,你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1 去年 6 月,一张“中国十大文坛剽客”的排行榜被广为传播,时间过去了三个月,榜上有名者 似乎并没有变成过街老鼠,但令人高兴的是,位居排行榜第5、被称为“中国第一自由窃稿人” 的孙敏,终因扒窃太多而受到法律制裁。孙敏,男, 1962年 9月3日出生,汉族,四川渠县人,住重庆市北碚区蔡家岗镇灯塔街86 号 7楼2 号。孙敏自称中国第一自由撰搞人,每天写稿一两万字,月获稿费25

7、万元,其发表 的作品已达5800 万字(不包括重复刊登),而重庆的大量知情人则谓之“中国第一自由贩稿人”, “中国第一自由窃稿人”。2 张建伟:走向共和编剧,有“中国第一记”之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 事。中青报资深记者,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同时也是国内知名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国 家“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因其剽窃作品蝉蜕的翅膀与原作西部生命同获范长江新 闻奖而成为本世纪最大的文坛笑话。3 合肥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杨敬安教授,曾在安徽省乃至全国人工智能研究界赫赫有名。杨 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无线电系,是本校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IEEE 高级会员, 纽约科学院

8、Fellow,长期从事计算机视觉、图像理解、模式识别等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专着 2 部,发表学术论文 140 多篇,在多个国际学术组织内兼职,并兼任安徽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旅美学者方舟子在互联网上设立了一个专门进行学术打假的网站。2000年,一位以色列博 士向这个网站投诉,反映有关杨教授抄袭行为的电子邮件“一石激起千层浪”。文章指出杨教 授 1995 年在 IEEE/RSJ 智能机器人和系统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的论文是抄袭他和另一位博士 1992 年合作发表论文。方舟子认为,如此赤裸裸的、全盘的抄袭,甚至像他这样的外行都可以 识别出来,因为杨敬安几乎是逐字逐句地抄袭两位博士论文的文字、标点、

9、数据、公式乃至复 制插图和照片。为慎重起见,方舟子又请其他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专家比较这两篇论文,都得 出了抄袭的结论。参考答案:选择3,因为更为真实、典型,符合“学术腐败”的条件。而1、2两点都不是学术 性写作。6了解写作中运用材料的技巧,并能运用于写作实践中 (这个它没给答案,应该是要求作文里面要学会运用材料)第三章、结构 1了解结构一词的含义及作用含义:文章的谋篇布局作用:结构是文章的骨骼2. 了解应用类文章与文学类文章在结构上的不同特点文学作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应用性文章:程式化,定型化。(应用性文章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构约定俗成,相沿成习,较为 固定。另一类有较大灵活性但仍要遵循

10、一定的写法。)3. 熟练掌握写作中锻炼思路的四种方法(包括开拓思路、组织思路的方法) 开拓思路的方法:拓展法、挖掘法拓展法:围绕主题运用联想、想象、分析等各种方法拓展思路的思维方法;运用拓展法的目的, 在于求广、求新、求异;思维拓展的方向,可以有顺向、逆向、纵向、横向、发散等不同;思 维拓展的层次,可以有平面、立体的不同挖掘法:针对特定对象(事例、现象等)进行思索、挖掘其深层意蕴的思维方法。挖掘的目的是 为了求深使文章有内涵、有深度、有思想价值;挖掘的途径可以有:由外在到内在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由原因到结果由现实到历史由现实到未来组织思路的方法:梳理法、控制法 控制法:收束思维线索,使之集

11、中、突出主题的思维方法。常常与发散思维相配合。 梳理法:以拟写提纲的方式将思路理清、定型,谓之梳理法。4运用锻炼思路的知识有效地拓展、组织写作思路 5了解思路组织的要求,并能将有关知识熟练运用于写作和阅读实践。要注意思路组织的条理性,逻辑性;灵活性;生动性;规律性。其中任何文体写作都必须注意条理 性,逻辑性。6掌握文章思路组织的几种常见模式,并能运用于写作实践之中。 文章常用的结构模式如:时间式结构;空间式结构;时空交错式结构等第四章、语言 1熟悉语言对于写作的重要性,锤炼良好的写作语言重要性:A. 语言是反映客观世界的主要物质手段B.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载体C.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D.

12、 语言是构成文章的第一要素2熟悉汉语写作的语言资源,熟悉文言、现代汉语、方言俗语三种不同语言资源的长处与短处,并能 有效地加以整合,根据不同文体的写作要求熟练地使用写作语言。(选择题)文言:A. 长处:含蓄、精练,言简意赅,典雅而富于文采,富于形象性。适合于艺术性较强的、篇幅较 短的文章,如诗歌、散文、杂文、短篇小说等B. 短处:逻辑性不足,表意模糊,不够精确。现代汉语:A. 长处:学习西方语言的逻辑性、分析性,表意准确严密B. 短处:较为平板枯燥,不够生动活泼,吸收西方语言的时间还短,不够成熟 方言俗语:A. 长处:生动活泼,鲜活传神,幽默诙谐,简短通俗,富于生活气息,蕴含生活智慧和哲理。B

13、. 短处:逻辑性、条理性不强;有啰嗦重复现象;结构松散而不紧凑;有时未免粗俗;存在地域 限制等3了解积累写作语言的方法,熟悉“内语言”、外语言“的概念,明了其关系,有效地加强自己的写作 语言修养。积累语言,首要的是在内语言的修养上下功夫 内语言:指写作者的内在语言,它存在于写作者的思维、感悟体验之中,表现在文章中,则体现为 文章的语感、文气、情调(如哀婉、高亢、激昂、幽默、诙谐、达观、悲戚等等)外语言:指写作者外在的语言表现,体现为作者对字、词、句、标点符号的选择、使用方面 关系:内语言对外语言有制约作用4了解锤炼写作语言的方法,在写作实践中较好地锤炼文章的语言。锤炼内语言:一、提高自身思维与

14、感受体验的能力。二、善于阅读和借鉴。三、从生活中学习。 锤炼外语言:炼字、选词、注重句式句型句法。5熟悉写作对于语言的基本要求,并能运用于写作和阅读实践。第五章、表达了解几种语言(文字)表达方式的基本特点、使用范围,并能运用于写作实践之中特点:一、从目的看五种表达方式的区别叙述反映事物的存在描写表现事物形象说明析理释义,传播知识抒情以情义打动读者议论以说理服人为目的、从对象看五种表达方式的区别叙述事物的总体概貌和发展轮廓描写事物的具体形状说明事物的客观属性抒情人的情感议论对客观事物的看法三、从手段看五种表达方式的区别叙述粗线条的勾勒描写生动的描绘和刻画说明精确、简明的述说抒情多借助其他手段议论

15、推理分析与概括四、从使用范围看四种文字表达方式的区别叙述广泛使用于几乎所有文体描写 多使用于文艺性文体,应用文较少使用 说明 使用于议论性文体,应用文也常使用 抒情 多使用于文艺性文体,应用文极少使用 议论使用于各类文体,尤其是论说文五、从使用频率看四种文字表达方式的区别叙述使用频率最高描写使用频率一般说明使用频率较低抒情使用频率最低议论使用频率较咼2叙述 了解叙述的基本特点,并能运用于写作和阅读实践之中。基本特征:陈述过程 熟练掌握第一、第三人称叙述的优点和缺点。第一人称:优点:头绪单纯,材料容易组织;偏主观的叙述,可缩短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给人以 真实亲切之感。缺点:有时间空间限制,不利于表现“我”之外的人和事物,不利于表现更广阔的 现实。第三人称:优点: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写作较自由、灵活,能把人和事直接展现在读者眼前。 缺点:没有第一人称叙述那样亲切自然;掌握起来比第一人称叙述较为困难。 熟悉第一、第三人称叙述的基本类型,并能运用于写作实践之中。 第一人称:第一种类型: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