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黄河的主人》_1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6529223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案例《黄河的主人》_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学案例《黄河的主人》_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学案例《黄河的主人》_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学案例《黄河的主人》_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学案例《黄河的主人》_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案例《黄河的主人》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案例《黄河的主人》_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黄河的主人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 3、课时:2课时 4、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扫除阅读的拦路虎,质疑提问。搜集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凭着自己的本领和智慧成为某一方面的主人的资料。【教师准备】准备生字卡片;有关黄河以及羊皮筏子的课件;几个顽强生活的名言。二、教学课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绿线内的5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列词语:湍急、浏览、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惊涛骇浪、如履平地、胆战心惊、谈笑风生;会用“提心吊胆”、“尝试”造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

2、胜艰难险阻的道理。4、读懂课文,感悟黄河的险恶,感知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的景象,感受驾驭羊皮筏子的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 5、准确找出最能体现本课中心思想的句子,理解“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这句话的含义。6、能独立阅读大森林的主人,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还有哪些人凭着自己的本领和智慧成为某一方面的主人。【过程和方法】1、通过“创设情境自读感悟迁移延伸”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2、通过读写和理解,积累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悟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2、引导学生懂得学习一篇课文要做到读有所思,读有所感,读有所获。重点与难点: 【重点】抓住重点句,体会黄河的主人的精神。【突破方法】引导学生读懂第八自然段中揭示课文中心的重点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然后围绕“他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最后让学生领悟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难点】帮助学生弄清课文各部分和中心之间的有机联系。【突破方法】采取不同的读书方式朗读课文,让学生明白课文是按照人们观察事物、了解事

4、物的规律,依循“初看羊皮筏子细看羊皮筏子感受羊皮筏子”的顺序来安排全文。体会作者安排的用意,学习写作方法。三、教材分析 黄河的主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意蕴深刻、震撼人心的优美散文。这篇散文描写了波浪汹涌的黄河及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驾驭黄河的风采,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智慧、机敏,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精神,并以“黄河的主人”的美誉来赞美他。课文按照人们观察事物、了解事物的规律,依循“初看羊皮筏子细看羊皮筏子感受羊皮筏子”的顺序来结构全文。文章开篇并没有直接描写羊皮筏子及艄公,而是浓墨重彩写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势,极力渲染黄河气势之大、险情重重,为下文描写黄河的主人的品格

5、作铺垫。汹涌奔流的黄河足以让作者惊叹不已,然而更使作者惊讶的是艄公的沉着、冷静。四、教学方法:【教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情景展示。【学法】紧扣住文中的中心句,自悟交流、说写结合、情感朗读等方法,使学生从黄河的磅礴气势,羊皮筏子的小而轻,乘客的谈笑风生等方面来理解和感受艄公的勇敢和镇静的风采。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扫除阅读障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河的主人“的机智、勇敢。教学过程一、诗文抒情,感受壮观美。1、黄河,一条古老的历史长河,九曲的黄河水一泻千里,成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无不敬仰她,赞颂她。播放

6、黄河的画面。2、大诗人李白也曾到过黄河边,并留下了千古传颂的描写黄河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齐读),引导学生朗诵有关黄河的古诗。3、师述:这就是黄河,让人心潮澎湃的黄河,令人胆战心惊的黄河!可黄河上却有人撑着一只小小的羊皮筏子能在惊涛骇浪中自由地穿行。(板书:黄河的主人)二、初读课文,感受整体美。1、自由读课文,自学文中生字词,读准生字词。2、开火车等多形式读词语,课件播放重点句子。3、浏览全文,集体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黄河的主人是谁?感知“为什么艄公被称为黄河的主人”。三、赛读课文,品味语言美。1、分自然段读课文,说说每段的主要内容。2、选择自己认为描写最美的句

7、子段落,比赛读。3、评价交流:评价学生读书效果,评选出“读书能手”,说说听后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描写黄河壮观和艄公精神的关键性词句来读书,教给读书方法。4、根据评价再次练读,读出语言美。四、品读课文,体会对比美。1、自由读课文,黄河给你的印象如何?(壮观)“羊皮筏子”又给你怎样的感觉?(轻而小)2、默读课文,边读边画。我们虽不能亲眼看到黄河的壮观场面,虽不能亲身体验羊皮筏子的轻小,但是作者生动细致的刻画却会让我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近黄河,感受黄河与羊皮筏子之间那巨大的差别吧!再仔细读课文,画出最能表现他们特点的词句,细细品读。结合学生的圈画、感悟交流自己的体会。(

8、1)欣赏黄河,激起震撼之情。 “黄河滚滚”、“万马奔腾”、“浊浪排空”、“胆战心惊”写出了黄河奔腾的气势。 媒体出现黄河波浪滔天的情景。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除了文中的词语,你还可以用哪些词句来描绘眼前的情景? 汹涌澎湃、惊涛骇浪、奔腾咆哮、波涛滚滚、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啊!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每日就是这样奔腾不息,掀起万丈狂澜,它那磅礴的气势令人震惊,令人折服。 (2)观察羊皮筏子的“轻而小”,唤起赞叹之情: “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好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吞没。” 写出了羊皮筏子的(小、轻、惊险) “再定睛一看,啊!那上面还

9、有人哩。不止一个水里漂流” 这六个人正坐在羊皮筏子上在黄河的风浪里颠簸哪!你看他们若隐若现,忽左忽右,好像只有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多惊险哪!这就是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母亲河,这就是九曲迴肠、奔流不息的黄河!此时此刻,你就伫立在黄河边上,听着黄河的咆哮,你心潮起伏,有千言万语想倾诉你会说: 看见那么小的羊皮筏子鼓浪前进,你会担心: ,可你也不禁会发出一声感慨: 3、内化“对比”写法:这么小的羊皮筏子却能在滚滚的黄河中鼓浪前进,使人不可思议,让人深感惊讶,作者巧借黄河和羊皮筏子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更加凸显了羊皮筏子之险。分小组朗读描写黄河和羊皮筏子的话,进一步体会对比作用。五、交流读

10、书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 课时作业一、我会辨别。 ( 凶恶 ) j( 系着 ) pio( 漂浮 )恶 系 漂 w( 厌恶 ) x( 关系 ) pio( 漂亮 )二、举一反三。表示“看”意思的词语很多,如表示向四周看的是( 东张西望 );集中目光看是( 目不转睛 );粗略地看是( 浏 览 );恭敬地看是( 注 视 )。那么你知道哪些表示“看”意思的词语吗?写出来: 眺 望 瞄 准 紧 盯 目不斜视。三、词语积累。 “胆战心惊”写出人物内心的变化,请你也写出表示人物心理变化的成语:心惊肉跳 忐忑不安 兴高采烈 怒气冲天四、我会找。1、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黄河的词语:( 黄河滚滚

11、 ) ( 万马奔腾 ) ( 浊浪排空 ) 2、文中有哪些描写艄公和乘客的词语:( 如履平地 ) ( 谈笑风生 ) ( 专心致志 )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还有哪些人凭着自己的本领和智慧成为某一方面的主人。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黄河的主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课文。二、配解说词,丰厚形象。1、播放黄河上艄公撑着羊皮筏子的录像2、学生配上解说词:有画面,有声音,如果再配上解说词,那就更具欣赏性了。 三、走近艄公,领略艄公风采。黄河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天而来,看了叫人胆战心惊,而有人竟然驾着小小的羊皮筏子在

12、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他就是(艄公),课文是如何向我们成功刻画艄公的形象的?课文中又写了哪些人物呢?1、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画描写人物的语句,写出自己的感受。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3、全班汇报交流,读读自己找到的语句,谈谈自己的感受。(1)乘客的“谈笑风生”“我不禁提心吊胆,而那艄公却很沉着。”作者“提心吊胆”是因为“羊皮筏子”太小,乘客又多,而黄河浪太大,担心小船会被吞没。“羊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生,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那从容的神情,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谈笑风生”、“从容浏览”是来自于艄公的“沉着”和胆大心细,对艄公充满信心。无论是作者的“提心吊胆”,还是

13、乘客的“谈笑风生”,都从侧面衬托了艄公的机智勇敢,突出了他的沉着、大胆的品质。激发学生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心里感受。(2)艄公的“如履平地”“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这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中“专心致志”“小心地”“大胆地”直接写出了艄公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 “第一次尝试,重要的就是小心和大胆。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是连眼也不敢睁一睁的。”乘客尚需如此,反衬出艄公更需要胆略和勇敢。“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艄公要战胜惊涛骇浪,成为

14、黄河的主人,首先必须有“身系乘客安全”的高度责任感,然后一方面要“勇敢”“镇静”,要有战胜险恶风浪的信心,另一方面必须要有“智慧”和“机敏”,有高超的驾驶小船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这样才能凭着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顺着水势,破浪前行,在黄河上“如履平地”。4、现场采访:(1)我们作为游客,在黄河岸边又看见了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与乘客,你想问他们什么问题 ,请你采访他。(2)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强化积累。5、练习朗读:小组内分段读,选择最喜欢的段落读,师生接读等。四、拓展思维,升华艄公的精神。1、刚才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黄河波涛汹涌、浊浪排空的气势,领略了黄河主人勇敢镇定的风采,此时,你想说些什么?(课件播放,学生自主选择)黄河,我想对你说艄公,我想对你说同学,我想对你说我想对自己说我想对说2、 黄河是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哺育了中华民族,养育了无数个像艄公一样的中华儿女,生活在黄河边的儿女们,在黄河母亲的孕育下,变得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终于成了这黄河的主人。 3、推荐阅读大森林的主人简介故事梗概。(投影)【板书设计】勇敢和智慧 23 黄河的主人 艄公 镇静和机敏课时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