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2015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6528790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常熟市2015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常熟市2015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常熟市2015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常熟市2015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常熟市2015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常熟市2015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熟市2015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常熟市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3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 (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秀 (q) 宽(yu) 昂首 (y)立 卷 (zh)浩繁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岁月的连漪装饰着我们的生命,在那青春

2、依始,便有太多的不应该,我们就像是站在世界的两极,心中的千丝万屡也已经被距离所模灭得一干二净,没了当初的那份执着,没了当初的那份狂热。到最后,世界都已化为乌有。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 怅望青田云水遥。 (白居易池鹤) 塞下秋来风景异, 。 (范仲淹渔家傲)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万里念将归。 (王勃山中) 怀旧空吟闻笛赋, 。 (刘禹锡 ) 江山代有才人出, 。 (赵翼论诗) 马之千里者, 。 ( 马说)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名著阅读。(5分) 下面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水浒传,请结合相关内容回答问题。(5分) 当时鲁智深

3、轮两条桌脚,打将出来。众多僧行见他来得凶了,都拖了棒,退到廊下。智深两条桌脚,着地卷将来。众僧早两下合拢来。智深大怒,指东打西,指南打北,只饶了两头的。当时智深直打到法堂下,只见长老喝道:“智深不得无礼,众僧也休动手。”两边众人被打伤了十数个。见长老来,各自退去。智深见众人退散,撇了桌脚,叫道:“长老与洒家做主。”此时酒已七八分醒了。长老道:“智深,你连累杀老僧。前番醉了一次,搅扰了一场,我教你兄赵员外得知。他写书来与众僧陪话。今番你又如此大醉无礼,千百年清净香火去处,如何容得你这等秽污。你且随我来方丈里过几日,我安排你一个去处。”智深随长老到方丈去。 (1) 鲁智深是在什么地方大醉无礼,打坍

4、亭子,打坏金刚,违反了戒律? 他为什么会来到这里出家为僧? 请简述原因。(3分) (2) 上文中智真长老为鲁智深介绍的“一个去处”是什么地方? 鲁智深在那里做什么差事? (2分) 5请用“长句化短”的方法,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短句。要求:个别词语和标点符号可作改动,但句意不能改变。(3分) 中国人民银行三年来首次下调自2010年1月以来为了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已经连续 12次上调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第二部分 (44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67题。(5分)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 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5、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6全诗运用了起伏跌宕的笔法生动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心理变化历程,大起大落,一波三折。请结合诗歌有关内容分析说明。(3分) 7李白的诗歌想像奇特而情感丰富。请结合画线句,具体分析说明。(2分)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的有关文字,完成810题。(7分)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

6、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2分) 9下边句中带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腰白玉之环 A妇抚儿乳 (口技) B执策而临之 (马说) 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石潭记) D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10上文节选内容,作者主要介绍了自己在青少年时期哪些方面艰苦求学的经历? 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介绍自己青少年时期求学艰苦的用意是什么? (3分)阅读下面一篇文言短文,完成第1113题。(7分) 为 学 清 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7、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 吾欲之南海 ( ) (2) 子何恃而往 ( ) (3) 越明年 ( ) (4) 犹未能也 (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8、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13你认为故事中的贫和尚是个怎样的人?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6题。(8分) 知足,知不足 冯小燕 不管多么优秀的人,总有所不足,有所不能,有所不及。一个政治家不可能处理好改革中的每一个细节,一个科学家不可能精通科学的每一个领域,一个企业家不可能占领每一个市场,一个文学家也不可能写好所有种类的作品,一个旅行家不可能走遍世界的每一个乡村 懂得自己的不足,就会懂得贪图无所不能,只能一无所能;试图无所不知,只能一无所知;企图无所不有,只能一无所有。专心致志地学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而不是见异思迁、三心二意,就会懂得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和自

9、觉,常常以人为镜“照差距”,以事为例看不足,以己为训查过错。不断完善自我,修正自我,使自己逐渐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少犯错误的人,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就会懂得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借助他人的力量和智慧来延伸你的能力,而不孤芳自赏、自以为是,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 不管多么富有的人,他所享用的物质资源总是有限的。殷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但他自己也只有一个普通的胃;秦始皇筑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但他自己也只是一个五尺之躯。每一种生理享受都会餍足并严格遵守着过犹不及的法则。这说明一个人必须知足。 知足既是一种清醒,更是一种心态。一个人一生的确无需

10、享用过多的东西,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善待自己,不必活得那么紧张焦虑。在功名利禄面前,坦然面对各种诱惑;在物欲横流之中,保持平常之心、知足之心。这样才会使内心和谐快乐,“看庭前花开花落,任天外云卷云舒”。也正是因为明白了这一点,才可以不抱野心,不怀不切实际的幻想,才能心无旁骛地扛起肩上的职责,尽到自己应尽的本分,踏踏实实地去做成几件事。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说明自己在成长;知道自己不需要什么,说明自己在成熟。成功不只是要善于抓机遇,而是要善于放弃诱惑。有所放弃,才能有所收获。每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就要毅然地放弃一切诱惑和不适合自己的目标、计划和行动。 天地悠悠,人生有限。人不可能同时走上两条不同方向的

11、道路,不可能同时拥有春花和秋月,不可能同时拥有明星的鲜花掌声和隐者的清逸自在总之,不可能把所有好处都占完。知足,就是知生命的缺陷,知人生的“不足”;知“不足”,就是“知足”。 (选自知识窗2013年第6期,有删改) 14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15文中第节画线句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3分) 16下面这个句子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你认为应该还原在选文第几节的结尾处? 为什么? (3分) 这就是任何一个人都有不足。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2题。(17分) 一碗白水面 游睿 一所偏远的山村小学,是我从学校毕业后的工作所在地。这里的山,超出我想象的高大

12、险峻;这里的人,更是我所想象不到的贫穷和淳朴。 到校两个星期后,我已熟悉并习惯了学校的一切,但一颗年轻的心,总是不甘寂寞的。于是,一个周六的下午,我邀了一位同事一起去我们班上成绩很好的一个学生家家访,也算是散散心。 崎岖的山路上布满了牛羊的脚印,这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山路,就像学生们褴褛的衣衫上掉下来的布巾。一阵爬坡上坎之后,我们在一家茅屋前停了下来。刚刚放学回家的学生站在门口,一看到我们,他就高兴得跳起来,对着屋里大声喊:“我们老师来了!我们老师来了!” 闻声出来的是一个满脸尘土的农村妇女,头发没怎么梳,有些散乱,而身上的衣服更是大补丁上补小补丁。听说我们是老师,她露出一脸微笑,十分热情地邀我们到屋里坐。屋里陈设十分简单,正中一个大火炕,四周只有柴禾和炊具什么的,而且室内的光线很暗,幸好火炕里的火正旺,倒增加了一些可见度。女主人连连喊坐,边说边用袖子擦了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