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商不变的规律说课稿北师大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6528552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商不变的规律说课稿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商不变的规律说课稿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商不变的规律说课稿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商不变的规律说课稿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商不变的规律说课稿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商不变的规律说课稿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商不变的规律说课稿北师大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商不变的规律说课稿北师大版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77-78页教学内容商不变的规律教材分析:商不变的规律是在学生掌握了运算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通过学生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学习并巩固商不变的规律。它的学习,让学生清晰准确地理解商不变的规律,也为今后运用多种定律进行简便运算打下基础。同时,商不变的规律在实际应用中也较广泛,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教学目标: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变”与“不变”的数学现象,自己研究用举例验证的

2、形式概括出 “商不变的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并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理解商不变的定律,而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则成为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数学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不能再依赖单一的模仿性与接受性学习,而应该更多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主动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活动的机会。大家知道,四年级的学生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如果老师能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就

3、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通过让学生多动、多说、多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在讨论交流中明白道理,在合作、探究中享受成功。而学法的突出特点则表现在以下两点:1、 充分实践,自主探索。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而它的掌握与巩固也应该在实际应用中体现出来。因此要让学生面对真实的问题,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尝试解决问题。2、 交流反思,合作互长。在这个课堂上,学生可以先亲自实践,再进行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并反思自省,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学习能力。 有了以上对教材的全面认识与深入理解,我设计了以下五大环节的教学流程:一、 制造冲突,激趣导入。 学

4、校每节课课前都有“课初精彩两分钟”的环节,以故事切入对新知的学习,这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故事结束提出一个问题:“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引导学生积极回答,谈谈自己不同的看法。 生1:猴子的笑是聪明的,因为他们吃到了更多的桃子。 生2:猴王的笑是聪明的,因为无论怎样分,每个猴子吃到的个数都一样,都是4个。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 探索规律,概括性质。 引导学生根据故事里出现的数字列出算式。(一) 观察算式,发现规律。 1. 课件出示: 82=4 8020=4 800200=4 2. 观察讨论: 引导学生进行有序地观察并探索出规律:二式和一式比较,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

5、了10倍,商不变;三式和一式比较,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0倍,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商不变。 3. 询问学生:还有什么发现?(从下往上看,又有什么规律呢?)此环节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完成。 4. 课件出示另一组关系式: 6 3 = 2 24 12 = 2 48 24 = 25. 引导学生讨论发现:如果乘或除以的数不是整十整百,是不是也一样有相同的规律。并让学生自己举一些例子来说明他的发现。设计目的: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利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去寻找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规律,采用教师引导和小组学习的形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概括出商不变的规律。在学生用语言表述规

6、律时,老师要不断的加以提炼,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这样设计教学,使学生思维经历了感知表象抽象概括这样一个过程,符合学生思维的特点。通过强化“同时”、“相同”这两个词语来完善概念,体现数学概念的逻辑性、严密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和习惯。(二)引导小结。 1. 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概括一下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汇报小结后板书: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2. 质疑:如果同时乘或除以0,商还不变吗?引导强调零除外。并在板书上补充“(零除外)”。3. 鼓励学生为他们的发现起一个名字,板书揭示课题“商不变的规律”。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1. 除法的简便计算。35050可变成3

7、55来计算,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并引导学生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解释算法。通过用简便方法计算,再次考察学生对规律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学就有所用,2. 生活运用,通过生活实例加深对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3. 要求:学生口算后,小组内说说是怎么想的。在计算时,让体会学生运用商不变规律进行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较简便。四、生活拓展、知识延伸。 古时候,有一个贪财的地主到了给长工们发工钱的时候,他对长工们说:“你们的工钱一共是170两银子,60个长工平均分,每人应得2两,还余下5两。就请大家喝杯茶吧!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作为作业留给学生课后思考,进一步巩固“商不变的规律”的应用。 五、深化总结,畅所欲言。

8、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谈一谈对本课的感受与收获,引导学生回顾反思本课使用过 的操作、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 最后说说我的板书设计。这样的板书设计清晰明了、突出重点,能够辅助学生更好的记忆学习的新知。 以上所有的这些,都是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做法,还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附送:2022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形成性评价试卷学校 班级 姓名 _得分_ uuuuuuuuuuuuuuu装uuuuuuuuuuuuuuu订uuuuuuuuuuuuu线uuuuuuuuuuuuuuu一 用心填一填。(12)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

9、 ),也可以说两条直线( )。2两条直线相交成( )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 )。3课桌的邻边互相( )。 4.这张试卷的对边互相( )。53时整,分针与时针互相垂直吗?( )(填是或不是)6平行线间所有垂线的长度( )。7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 )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 )。8三角板有两条边互相( ),这两条边的夹角是( )。二我当小裁判,对的打“”,错的打“”。(10)、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无数条。 ( )2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垂直。 ( )3正方形中,相邻的两条边都互相垂直。 ( )4正方形中,四条边互相平行。 ( )5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有的

10、线段中,和这条直线垂直的线段最短。 ( )三.精心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0)1 正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 )A、平行 B、相等 C、既平行又相等。2在图 中有( )组平行线。A、1 B、2 C、32 长方形两组对边( )。A、分别平行 B、互相平行 C、互相垂直4从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 )条。 A、1 B、两 C、无数 5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 )。 A、相交 B、平行 C、不是相交就是平行四细心算一算(10)24-15= 5070= 258= 7208= 163=324= 1810= 1136= 5406= 63+17=五在点子图上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1

11、2).六画一画。(21)1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 A .B 3.过c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C4.画一个长3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5画一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七分一分,下面各组中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的在下面画“”,是垂直的在下面画“ ” 。(12)( ) ( ) ( )( ) ( ) ( )八在既有垂线又有平行线的图形下面画“”。(8) ( ) ( ) ( ) ( )八从大街上把自来水管接到小明家怎样接比较合适?画出示意图。(5) .小明家 大街九在河流边的A点架一座桥到对岸,怎样架最合适?在图中画出来。(5) 。A 探索乐园:三人以同样的速度跑向终点,( )先到终点说明理由(5)1号2号3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