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治理中的无影灯效应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6527892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治理中的无影灯效应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共治理中的无影灯效应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共治理中的无影灯效应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共治理中的无影灯效应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共治理中的无影灯效应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治理中的无影灯效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治理中的无影灯效应(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治理中的无影灯效应刘圣中 内容提要:地下市场是公共治理中最难克服的难题,如何克服这一难题?根据医 学中的无影灯技术可以推导出一种所谓的无影灯效应。 无影灯效应原本是物理学的基 本原理,但它在解决公共治理难题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构成无影灯效应的 四个基本要件(灯光的数量、效能、角度和整合平台)可以推广到公共治理当中。根 据这四个要件来建立健全公共治理的监督机制,将能够有效地克服地下市场的难题。关键词: 公共治理 地下市场 无影灯效应公共治理问题是困扰当前我国社会的难题, 能否有效提升公共治理的效能是我们 能否解决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深植社会机体之问题的关键。尽管我们不断加大立法力 度,

2、完善和健全立法机制,修补立法漏洞,似乎在法律上已经型构了一个无处不在的 网络,但是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时,我们仍然不能快速有效地寻找到解决问题 的路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取得真正的实效。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多重的,其 中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没有一个有效的机制,既有的法律文件和执行队伍、现实资源以 及环境变量等要素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也未能形成强有力的工作机制,所以其结 果往往是遇到现实问题就出现疲软。因此,认真探究公共治理的现实机制是当下公共 部门和研究者们应该重视的问题。这是本文以这一新概念作为研究对象的背景。一、无影灯效应的基本原理无影灯效应( shadowless lamp effe

3、ct )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实际上在一些自 然科学领域已经得到较广泛的使用。但是,这一效应的深刻内涵及其深远的社会意义 还没有被充分的探究,更没有被推介和运用到更宽广的社会领域。所以,我们以这一 效应为探究对象,去发现其在公共治理中的价值和利用空间,既是理论创新的需要, 更是寻找诸多严峻的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迫切需要。无影灯是医学手术当中普遍运用的一种灯光技术,据传是爱因斯坦的发明。其原 理是把高发光强度的光源在很大的灯盘上圆形地排列起来, 让灯光从不同的角度照射 下来,这样就看不见每个点光源形成的影子。按照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任何事物的影 子都是光线照射物体形成的。有了光线就会有影子,地球上

4、各处的影子都是不同的。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电灯光下的影子,就会发现影子中部特别黑暗,四周稍浅。物理学 上把影子中部特别黑暗的部分叫本影,四周灰暗的部分叫半影。这些现象的产生都和 光的直线传播有密切关系。不过,如果我们做个试验,把一个柱形杯子放在桌上,旁边点燃一支蜡烛,杯子 就会投下清晰的影子;如果在杯子旁点燃两支蜡烛,这时候就会出现两个相叠而不重 合的影子。我们看到,两影相叠的部分完全没有光线射到,是全黑的,这就是本影部 分;而本影旁边只有一支蜡烛可照到的地方,就是半明半暗的半影部分。依此类推, 如果我们再点燃 3 支、4 支甚至更多的蜡烛, 我们发现的现象就是本影部分逐渐缩小, 而半影部分出现

5、了更多的层次。显然,发光物体的面积越大,本影就越小。如果我们 在这个杯子周围点上一圈蜡烛,这时本影就会完全消失,半影也淡得看不见了。科学 家根据上述原理制成了手术用的无影灯。它将发光强度很大的灯在灯盘上排列成圆 形,合成一个大面积的光源。通过调焦旋钮,使光束从不同角度把光线照射到手术台 和检查部位,这样,既保证手术视野有足够的亮度,同时减少医务人员肩、手等部位 造成的阴影,使之不会产生明显的本影,所以人们将其称为无影灯。作者简介:刘圣中,博士,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而无影灯效应的意思就是指按照无影灯原理来看待和处理某件事情, 可以取得有 如无影灯那样的效果。 取得这样效果的原因就是无影灯

6、代表了许多的角度和要素结合 起来互相作用,形成一种整体性的机制,就能够让某一个问题得到很好的表现,其不 完全和缺点的部分将会因为这一机制而减少到最低限度,甚至消失。从新闻传播角度 来看,这一效应的基本原理就是:在新闻传播中,一个人提供的讯息是微小的,不可 靠的,作用很微弱, 但是,很多人的讯息和意见整合到一起, 就会形成一种更加全面、 立体,更加接近事实真相的结果,这一效应可以使得真相显露,使真理脱颖而出。在 一位知名的传播学家看来,进入互联网时代,这种效应更加明显:在互联网上,Web 2.0 的即时反应、网民间的互相纠偏、复合印证以及网络所呈现的结构性的信息提纯能力 (所谓“无影灯效应”),

7、让我们对于微内容、微价值的聚合力量刮目相看(喻国明, 2008)。在哲学上看,无影灯效应反映了一种认识论的方法学。根据无影灯效应,人们可 以得出一种所谓总体性的多元化的理解(白利鹏,2008)。总体性的多元化是多元化和总体性的结合,它不仅意味着想象力多样和多元过程的愉悦,也意味着认识和理解在 想象多元化之后的可能的深化和全面化。我们知道,没有哪一种理论系统不存在逻辑 空洞和解释盲点,就如同灯光在照亮四周的时候,总要造成“灯下黑”的阴影。只有 包容多重理论系统和视角的多元化的总体性才可创造一种“无影灯”效应, 使不同理 论的视角转换和视域融合显示出一种总体性的意义。无影灯效应从医学和物理学上的影

8、子变化论到传播学的信息提纯论, 再到哲学方 法论的多元总体论,实际上反映了它在无论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中的普遍意义, 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活普遍存在的指导性意义。同样,它也可以被恰当地运用到公共治 理领域,并对人们进行治理创新提供有益的思想与技术启发。二、无影灯效应的基本要件及其在公共治理中的推演如果我们要深究这一效应的内在本质及其构成,那么,我们必须重新回到无影灯 效应的原始状态中去。医学所用的无影灯作为一种技术创新,解决了人类长时期的阴 影困扰。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或者要件使无影灯克服了这一难题呢?笔者认为,任 何无影灯都必然包含以下四个基本要件,离开了其中任何一个要件,无影灯都将不能 发挥

9、作用。这四个要件分别是:足够数量的灯光。每个灯光都有着足够的照射强度。 每个灯光都有着足够的照射角度。 一个让所有的灯光都能在同一个时空内往一个方向共同发挥作用的平台。无影灯的第一个要件是灯光数量要达到一定标准。 一个灯光从单一方向照射一定 会产生阴影,而只有一定数量的灯光从多个方向照射才能淡化物体背后的阴影,从而 产生无影效果。 这就是不同灯光交叠照射的结果。 可以说,数量是无影灯的先决条件 这也恰好符合多样化世界的本质,世界的本来面貌就是多样性共存的,多样世界才是 真实可靠的。第二个要件则是足够数量中的每个灯光都应该是有效的,能产生足够的 照射强度。这也是无影灯的一个保证,即使灯光数量具备

10、,但其中很多都是一些无用 的摆设,则无法形成同等的照射效果。只有具备同样照射能力的灯光才能互相映射, 形成淡化本影和半影的效果。第三个要件是所有的灯光都必须有着足够多的照射角 度。这就是为什么无影灯总是有一个圆弧顶状的灯架,所有的灯光都装到这个圆弧顶 架上,形成一个苍穹般的框架。这种苍穹般的框架恰恰满足了多个角度的需要。灯光 从这个圆弧顶架上照射下来,恰好互相交叠,形成一个无影的区间。而假如将所有的 灯光都装在一个平面装置上,角度都是一样的,这样的效果就不会出现,阴影并不会 因为同一个角度光线的强度增加而减少。 第四个要件则是必须建立一个让所有的灯光 都能在同一个时空内往一个方向共同发挥作用的

11、平台。这是至关重要的条件。即使具 备了前三个要件,而缺少一个让这些要素整合激活起来的机制和平台,这样的无影灯 是无效的。技术人员给无影灯装上了开关, 只要一按旋钮, 灯光能够在同一时间点亮, 在圆弧顶架上同时往手术台或者手术部位照射,这样才能产生无影效果。也就是说, 在技术上必须解决一个诸多要素联动和整合的问题,只有在这些要素连成一体,并能 在同一个时空内及时有效地发挥效能,那么真正的无影灯就会有用,就能够帮助医生 完成其手术。这正是前面所说的多元的总体性。多元要素必须被整合为一个总体,才 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也才能真实应对复杂的现实生活。以上所述的无影灯的四个要件包括了灯光的数量、效能、角度

12、和整合平台几个方 面,这四个基本要素共同组成了一个多元总体性的客观载体。在社会生活当中,经常 出现类似于无影灯的事态,这种类似的效果就是无影灯效应。无影灯效应广泛地再现 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新闻传播当中,它是透明空间和舆论力量形成的保证,信息和 民意的广泛立体传播,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交互式传播,让所有隐蔽和黑暗都无立足 之处,让世界更加透明和信任。在哲学认识论当中,它是客观、准确认识事物全面特 征的保证,不同视角的观察和探究形成了更加圆满和真实的接近真理的认识。同样, 无影灯效应也可以在公共治理问题中进行逻辑推演,通过无影灯效应,我们也可以发 现公共治理的很多法则,形成很多有益的公共治理新方法

13、。尤其是在解决公共治理中 的死结地下市场这一部分,这一效应更能给我们很好的启发。地下市场是公共治 理的最大死结。这一问题困扰着当今的社会和公共管理部门。 地下市场因为其潜在性、 寄生性、流动性和分散性而难以得到有效治理(刘圣中, 2007 )。所以如何突破这一 困境,是摆在管理部门前面的最大难题。不过,按照无影灯效应的基本原理,我们似 乎可以找出一条有效的治理路径。根据这一效应我们可以非常契合、恰当而逻辑地推 理出类似的基本要件和根本原则。总的来说,无影灯效应在地下市场的公共治理,即 监督和控制中的运用也包含着四个基本要件。下面逐一予以分析:要件一:监督者能达到足够的数量规模。当前治理地下市场

14、的问题,关键在于形成有效的监督。监督有如照明灯,可以照 亮生活中的黑暗角落,也就是地下市场的问题。监督是管理的决定性环节,没有有效 的监督,任何管理都不可能取得实际的效果。而现实生活中,正是因为监督机制的低 效导致当前地下市场难以取缔和控制, 非法交易继续影响和干扰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和 社会的正常秩序。所以如何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是解决该问题的前提。我国目前的监督模式虽然包括立法机关监督、司法机关监督、政党监督、内部监 督和社会监督等复合要素在内, 但是最主要的监督还是政府机构内部从上到下的部门 监督,如监察机关和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还有审计机关的监督。大量 存在的腐败和违规实例的事实

15、证明这种内部机关的自我监督效能不强, 没能较好地控 制官员腐败的问题。这一监督模式低效的关键原因在于在监督者规模上是不足的。政 府机关内部从上到下的监督,就意味着一个上级政府要监督许多个下级政府,一个中 央政府要监督全国成千上万个地方政府,这从数量规模上是难以实行的。没有任何强 大的中央政府能够实行这样复杂而广泛的监督。 即使中央政府特设强大的监督机构能 够重点对付一些重大的案件,实行重要的监督,但是面对广大的公务员队伍,地域辽 阔的国家范围,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当腐败行为成为日常化的,渗透到各种公务 行为当中,这种从上到下单向和单一的监督模式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必须改变监督模 式,采取更加有

16、效的监督才是未来的选择。按照无影灯效应的基本原理,监督者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数量规模。而最能符合这 一个要件的监督就是公众监督。公众监督是最具有数量规模的,公众分布在各地,社 会上的各个阶层、社会组织机构内的各个成员,社区内的居民都可以成为监督者。这 种分布在四面八方的监督者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监督队伍, 在数量上与公务人员形成了 绝对的优势。虽然每个监督者单个的力量是微小的,但是当这些监督者汇聚在一起, 其力量就足够强大,能够对付所有的非法力量。这种监督还有很多优点,例如它是当 前各种监督模式中最节约、最便捷、最有效、最可行的监督。不需要特设专门的监督 机构,甚至不需要行政成本,这样可以节约大量公共财政开支;监督者就在被监督者 身边,随时可以调查和观察,随时可以将被监督者的情况予以汇报,因此具有高度的 及时性和便捷性;公众监督因为及时反馈,能及时调控被监督者行为,它反而比垂直 监督更加有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各种制度的健全,公众监督已经具备了可行的 条件,只要给予政治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