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资源整合的目标与原则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6522276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公共资源整合的目标与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城市公共资源整合的目标与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城市公共资源整合的目标与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城市公共资源整合的目标与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公共资源整合的目标与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公共资源整合的目标与原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公共资源整合的目标与原则摘 要: 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 在我国中等以上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城市公共资源的短缺 , 使得经济效率大打折扣。从公共财政视角重新审视城市公共资源的供给与管理的经济学理论依据 , 确立城市公共资源整合的目标与原则 , 是城市公共资源整合的基础 , 关系到城市公共资源整合的成败。关键词 : 公共财政 ; 城市公共资源 ; 城市公共资源整合城市化既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 同时又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而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带有浓重的转轨经济色彩 ,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人口增加基于以下三个主要因素 : 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 , 经济发展引致城市人口的迅速增

2、加 , 以及随着计划经济时期被人为控制在各行政区划的人口的解禁而增加的流动人口。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使本来隐性的城市公共资源短缺很快显现出来,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至今 , 城市公共资源短缺的集中爆发从大城市逐渐蔓延到中小城市 , 并且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如水务问题、公共交通、垃圾处理、供暖问题、城市管建设等。 各城市在极度被动的状态下开始了“兵来将挡、 水来土堰”的城市公共资源供给的攻坚战 , 但政府很快就发现这是个无底洞 , 政府的投入永远无法满足城市化带来的公共资源需求膨胀 , 政府开始寻求其他的途径提供公共资源。在这方面实践走在了理论的前面 , 如 PPP(Public-Pri

3、vate Partnership 公私合作体制 ) 模式。在国外比较着名的是英国撒切尔时期进行的私有化改革 , 在国内较早对这一领域进行探索的是天则经济研究所的公用事业研究。 由于转轨经济的特殊性 , 在我国可参照的经验不多 , 更无可直接引用的案例 , 天则的公用事业研究也是边理论边实践 , 至今已有一些正待检验的案例。 因此 , 可以说在我国城市公共资源的供给从理论到实践尚无比较成熟理论体系和可操作性规范。 本文尝试从公共财政的视角分析城市公共资源整合的目标与原则 , 而这恰恰是进行城市公共资源整合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本文包括如下三部分内容 : 城市公共资源内涵 ( 本文所讨论概念的界定

4、 ); 城市公共资源管理研究的范围界定 ; 城市公共资源整合的目标与原则。一、城市公共资源的内涵( 一) 城市公共资源的界定城市公共资源是指自然生成或自然存在的资源以及由政府作为供给主体,被全体人民共享并具有一般公共物品特征的、城市生存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它能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享受的物质与条件, 这些资源的所有权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有 , 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共同所有的基础条件。( 二) 公共资源的特点城市公共资源属全体人员共同享有, 一个物品是公共资源 , 必须有以下特点 :1. 公共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公共物品是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的。与私人物品相比 ,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

5、争性的所有权不属于某个人 , 而是属于部分成员和全体成员所有。它同时存在多个使用者 , 每一个使用者不存在竞争性 , 具有公共性质。(1) 公共资源的非排他性。 一个使用者使用公共资源不会引起另一个使用者的效用减少。公共资源是一定区域内全体人员赖以生存的基础 , 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2) 公共资源的外部性。一旦公共资源遭到破坏时 , 对其他使用者来说会产生一种额外支出 , 例如 , 同使用一条河流的上下游两用户 , 上游排放污水必然会影响到下游居民正常生活。2. 公共资源具有稀缺性。在工业化社会以前 , 各种资源丰富 , 人们认为公共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然而随着工业化带来的

6、经济飞速发展 , 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人口的剧增 , 人们才认识到了公共资源的稀缺也在日益增加。3. 公共资源具有整体性。 这就决定了一旦某项公共资源受到破坏 , 将影响到公共资源的整体价值。 如城市的环境污染、 水资源短缺等会降低城市的整体价值。4. 公共资源价值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评价公共资源价值不仅偏重于其经济价值的评价 , 更重要的是偏重于对其公共资源的社会价值的评价 , 即公益性的评价。城市公共资源具体包括 :1. 城市中的自然资源。如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地、湿地、矿产、海洋等资源。2. 城市中的社会资源。 主要包括 : 一是有形资产。 可经营资源、 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态环境、文物

7、古迹和旅游资源等 ; 二是无形资产。依附于有形资产的名称、形象、知名度和城市特色文化等无形资产的使用权、经营权、冠名权等相关权益。本文所讨论的公共资源问题主要集中在城市中的社会资源。二、城市公共资源管理研究范围界定通过上述公共资源的内涵分析 , 以及考察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对城市公共资源管理的沿革 , 我们将城市公共资源管理的研究对象作如下界定 :( 一) 城市公共资源的提供城市公共资源的提供主要针对上述分类中的公用事业部分而言。和其他转轨国家一样 , 我国公用事业也带有较为明显的计划经济的痕迹, 因此我们在理论上首先应根据公共财政理论明确哪些是纯公共品, 是由政府必须无偿提供的;哪些是准公共品必

8、须由政府有偿提供的; 哪些应该由市场提供的; 哪些是暂时无法分清的。( 二) 城市公共资源建设的融资模式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 全部由财政投资的公共资源 ; 财政与市场共同出资的公共资源 ; 由市场融资建设的公共资源。具体融资形式体现在 : 财政融资 , 包括财政预算、国债、政策收费等 ; 银行贷款 ; 和项目直接融资等。 其中近年来表现尤其活跃的是和项目直接融资 , 涌现出很多重要的做法 , 包括 : 发行“准市政债券”;以信托为工具的“准市政债券” ( 如国内第一个成功的案例是上海外环隧道项目 ); 保险资金的进入。 20XX年底 , 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 投资体制改革方案 , 提出鼓

9、励和促进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 这些投融资模式应进行操作程序的规范、操作方法的完善 , 并逐渐将其一般化。( 三) 城市公共资源的经营模式研究在城市公共资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有偿提供的 , 这是一笔只要城市存在就永远不会枯竭的收入 , 现在由于经营城市公共资源的大都是国有 , 国有经济效率低是经济学人所共知的 , 因此现在经营城市公共资源的国有大都亏损。而私营经济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 在公众利益与其经济目标发生冲突的时候 , 难免会发生损害公共利益的事情 , 伦敦机场由于私有化而一度出现滞留旅客无法登机的混乱局面就是先例。城市公共资源经营模式研究从理论到操作细节的设计 , 以及适用的条件都

10、应有事先的充分准备 , 而且需要通过区域试验不断积累经验 , 最终形成法律规范。( 四) 城市公共资源的监管、评价体系研究城市公共资源的监管、评价体系是城市公共资源正常有序运营的保障,监管、评价体系的不健全是转轨经济的又一特点, 因此监管、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城市公共资源运营模式研究同等重要。三、城市公共资源整合的目标与原则( 一) 城市公共资源整合的目标通过城市公共资源的理论研究, 以及对具体城市公共资源提供与管理的现状和背景分析 , 在借鉴国外和国内先进经验基础上, 提出具体城市公共资源整合目标 : 理顺政府对城市公共资源管理的责任、地位和作用 ; 规范市场进入公共资源领域的规制及程序; 完善

11、城市公共资源监管体系; 建立城市公共资源管理评价体系。( 二) 城市公共资源整合的原则1. 以公共财政的理念为城市公共资源整合的基本理论指导城市公共资源主要解决城市公共品的提供以及外部性的纠正, 因此对现有城市公共资源进行整合的理论基础应是公共财政理论 , 以公共财政理论为基础 , 对具体城市的公共资源供给现状进行分析 , 确立政府对城市公共资源管理的责任、地位和作用 , 确定市场进入城市公共资源领域范围。2. 以经济环境、人文环境和制度环境的区域性特征为城市公共资源整合的基本出发点城市公共资源管理带有较强的地域特征 , 不同地区的自然情况、经济发展、文化传统以及制度基础对城市公共资源的管理有较大的影响力 , 特别是在城市公共资源的经营模式上 , 在尝试改革之前应做本土化的可行性论证和细节推敲。3. 以统筹规划、分步骤整合降低试错成本为城市公共资源整合的行为准则城市公共资源的整合与改革不同 , 它涉及的面更广、影响的人更多 , 而且由此而引发的连带性问题会波及到整个地区的诸多方面 , 因此在进行整合时要尤为慎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