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内容和要求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6522241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内容和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内容和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内容和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内容和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内容和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内容和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内容和要求(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内容和要求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消防安全工作,把消防安全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上来。特别是在开展消防消防四个能力建设以来,组织全体师生进行了“四个能力”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使广大师生具备“四个能力”,即: 一、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二、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 三、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四、自我宣传教育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师生自防自救的能力,营造一个人人学消防、重消防的良好氛围。 一、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一)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至少每月组织一次防火检查,学校各部门负责人应每周开展一次防火检查。 (二)学校及各部门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应

2、包括下列内容: 1、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执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情况; 、用火、用电有无违章; 3、新建、改建、扩建及装修工程有无违章; 4、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 5、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设置及完好情况; 6、疏散通道、门窗上是否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7、化学试剂、燃油、燃气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使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8、消防水源情况,灭火器材配置及完好情况,室内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有无损坏、埋压、遮挡、圈占等影响使用情况; 、员工本岗位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1、防火巡查、火灾隐患的整改以及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1、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三)学校

3、应确定防火巡查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其中,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单位)应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学生宿舍夜间防火巡查应不少于次,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应加强夜间防火巡查。 (四)学校防火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办公室、教室、实验室有无违章用火、用电情况; 2、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3、消火栓、灭火器、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 4、重点部位人员在岗在位情况。 (五)教职员工应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熟悉本岗位火灾危险性,掌握火灾防范措施,每天进行本岗位防火检查,及时发现本岗位火灾隐患。 (六)岗位防火检查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用火、用电有无违章;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3

4、、消火栓、灭火器、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 、场所有无遗留火种。 (七)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改正;对不能立即改正的,发现人应向安全委员会报告,学校安委会应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期限、部门和责任人。 (八)火灾隐患整改部门和责任人应按照整改方案要求,落实整改措施,并加强整改期间的安全防范,确保消防安全。学校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为整改火灾隐患提供经费和组织保障,消防安全管理人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措施。 (九)、火灾隐患整改完毕后,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组织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告消防安全责任人。 二、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一)学校应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建立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为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提

5、供人员、装备等保障。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二)学校实验室应将预案涉及到的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种类、性质、数量、危险性和应对措施等报学校消防管理归口部门备案(学校综合办公室)。 (三)发现火灾应立即呼救并拨打“119”电话报警,起火部位现场人员应在i内形成第一灭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1、电话或火灾报警按钮附近的人员立即摁下按钮或电话通知学校值班人员或校领导; 2、消防设施、器材附近的人员使用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器材灭火; 3、安全出口或通道附近的人员引导学生疏散。 (四)火灾确认后,学校或值班人员应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在3mi内形成第二灭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通讯联络组通知义务消防队员

6、或职工赶赴火场,与公安消防队保持联络,向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况,将火场指挥员的指令下达有关人员; 2、灭火行动组根据火灾情况使用本单位的消防设施、器材扑救火灾; 3、疏散引导组按分工组织引导现场学生疏散; 4、安全救护组负责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现场警戒组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持火场秩序。 要求全体职工熟记扑救初期火灾口诀。报警早、损失小;边报警、边扑救;先控制、后消灭;先救人、后救物;防中毒、防窒息;听指挥、莫惊慌。 报警早、损失小先报警、如何报火警 边报警、边扑救如何使用灭火器、室内消火栓先控制、后消灭如何控制火灾蔓延先救人、后救物抢先救人,不贪恋财务防中毒、防窒息开窗排烟、打开排

7、烟设施 听指挥、莫惊慌听从火场指挥人员指挥,不要惊慌 三、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一)学校应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有学生参加的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 (二)学校应明确一定数量的疏散引导员,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员应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引导火场人员正确逃生。发生火灾时,正在授课的教师应组织学生疏散逃生。 (三)发生火灾时,应按照以下顺序通知人员疏散: 、二层及以上的楼房发生火灾,应先通知着火层及其相邻的上下层; 、首层发生火灾,应先通知本层、二层人员; 3、多个防火分区的首先通知着火区域及其相邻的防火分区。 (四)火灾无法控制时,火场总指挥应及时通知所有参加救援人

8、员撤离。学校中层以上干部要熟记“六熟悉”,即:熟悉疏散路线、熟悉疏散次序、熟悉人员调配、熟悉分流对策、熟悉防护措施、熟悉警戒区域。 职工熟记“六要六忌”,即。要保护火场镇静,忌惊慌失措;要优先引导学生疏散,忌不顾学生;要及时通报火情,忌延误通报;要指引疏散路线,忌人员拥堵;要提示逃生方法,忌方法不当;要劝说快速撤离,忌贪恋财物。 四、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一)、学校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是消防安全明白人,熟知以下内容: 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职责;2本单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3依法应承担的消防安全行政和刑事责任。 (二)学校应至少确定一名熟悉消防安全知识的教师担任消防安全课

9、教员,并选聘消防专业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消防辅导员。 (三)教务处、政教处应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教学内容,开展下列消防安全教育工作: 、在开学初、放寒(暑)假前、学生军训期间,对学生普遍开展专题消防安全教育; 2、结合不同课程实验课的特点和要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教育;c)组织学生到当地消防站参观体验; (四)学校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认知特点,保证课时或者采取学科渗透、专题教育、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网络、广播、校内报刊等方式,每学期对学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应重点开展消防法律法规、防灭火基本知识和灭火器材使用等方面的教育。 (五)学校应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教职员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

10、训。 (六)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教职员工的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应当达到以下要求: 、熟悉消防法律法规; 、掌握消防安全职责、制度、操作规程、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3、掌握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掌握有关消防设施、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 5、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疏散逃生自救。 (七)学校应在主要出入口应设置“消防安全责任告知书”和“消防安全承诺书”,在显著位置和每个楼层提示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位置及逃生路线,消防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并应按照db13t1138附录设置消防安全标志。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消防安全工作,把消防安全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上来。特

11、别是在开展消防消防四个能力建设以来,组织全体师生进行了“四个能力”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使广大师生具备“四个能力”,即: 一、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二、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 三、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四、自我宣传教育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师生自防自救的能力,营造一个人人学消防、重消防的良好氛围。 一、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一)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至少每月组织一次防火检查,学校各部门负责人应每周开展一次防火检查。 (二)学校及各部门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执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情况; 、用火、用电有无违章; 3、新建、改建、扩建

12、及装修工程有无违章; 4、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 5、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设置及完好情况; 、疏散通道、门窗上是否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化学试剂、燃油、燃气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使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8、消防水源情况,灭火器材配置及完好情况,室内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有无损坏、埋压、遮挡、圈占等影响使用情况; 9、员工本岗位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10、防火巡查、火灾隐患的整改以及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11、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三)学校应确定防火巡查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其中,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单位)应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学生宿舍夜间防火巡查应不少于次,教室、实

13、验室、图书馆等应加强夜间防火巡查。 (四)学校防火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办公室、教室、实验室有无违章用火、用电情况; 2、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3、消火栓、灭火器、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 4、重点部位人员在岗在位情况。 (五)教职员工应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熟悉本岗位火灾危险性,掌握火灾防范措施,每天进行本岗位防火检查,及时发现本岗位火灾隐患。 (六)岗位防火检查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用火、用电有无违章; 2、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3、消火栓、灭火器、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 4、场所有无遗留火种。 (七)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改正;对不能立即改正的,发现人应向安全

14、委员会报告,学校安委会应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期限、部门和责任人。 (八)火灾隐患整改部门和责任人应按照整改方案要求,落实整改措施,并加强整改期间的安全防范,确保消防安全。学校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为整改火灾隐患提供经费和组织保障,消防安全管理人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措施。 (九)、火灾隐患整改完毕后,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组织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告消防安全责任人。 二、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一)学校应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建立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为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提供人员、装备等保障。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二)学校实验室应将预案涉及到的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种类、性质、数量、危险性和应对措施等报学校消防管理归口部门备案(学校综合办公室)。 (三)发现火灾应立即呼救并拨打“119”电话报警,起火部位现场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内形成第一灭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1、电话或火灾报警按钮附近的人员立即摁下按钮或电话通知学校值班人员或校领导; 2、消防设施、器材附近的人员使用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器材灭火; 3、安全出口或通道附近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