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时事政治热点解读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6520882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政治时事政治热点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政治时事政治热点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政治时事政治热点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政治时事政治热点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政治时事政治热点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政治时事政治热点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政治时事政治热点解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中考政治时事热点解读一、坚决对校园欺凌说“不”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校园欺凌是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教育的难题,在我国校园欺凌也屡屡发生。根据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6)显示:校园欺凌在我国发生的地域范围广泛,覆盖了绝大多数省份,且频次密集。2016年11月,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强调要积极有效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依法依规处置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 【课堂连线】 1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

2、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体现了对未成年学生的哪一特殊保护?为什么要“积极有效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依法依规处置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 提示:(1)体现了对未成年学生的社会保护。 (2)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其生理、心理都不够成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可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治观念,引导青少年学生学会依法自律,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等。 2频频见诸媒体的校园暴力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关注。在公众普遍的不满与愤怒之下,有一种声

3、音很有市场,即主张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以动用刑罚严惩校园欺凌者。对这一主张,你持怎样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提示:支持,因为法律是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之一;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等。 不支持,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等。 3某地记者就“面对校园欺凌,他们怎么办?”的话题组织了一次问卷调

4、查,调查结果如上页图所示。图中调查结果主要说明了什么? 提示:图中调查结果显示,面对校园欺凌,大部分受害者选择了“忍气吞声”的态度,部分受害者能够选择向朋友或同学、家长或亲属、老师求助,极少部分受害者选择及时报警。这启示我们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会依法保护自己。 4针对下图漫画“缺失”中所列举的。校园欺;麦案件频发原因”,请你就遏制校园欺;麦事件的发生提出合理化建议。 提示:学校要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家长应该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教育

5、方法教育未成年子女,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人权教育、生命教育、法制教育等;国家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并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治观念等。二、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吃得更放心、乞得更健康。2016年1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强调,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字当头,严谨标准、严格监管、严厉处罚、严肃问责,确保全国13亿多人“舌尖上的安全”;2017年1月初,习近平再次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指出,民以食为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关系我国13亿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抓得紧而又紧,必

6、须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 【课堂连线】 1为什么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依法全面做好食品安全工作? 提示: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直接威胁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基本要求是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等。 2“问题食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合法权益?假如你是“问题食品”的

7、受害者之一,你将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提示:(1)人身财产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 (2)直接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诉;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 3看了右图漫画后,有同学认为:只要国家依法“重罚”相关违法行为,就可以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对此观点,你是怎样看的? 提示:这一观点是片面的;要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国家必须依法“重罚”相关违法行为,因为法治能够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但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加强法治的同时还必须坚持以德治国,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还需要新闻媒体、社会各界

8、共同努力,依法行使监督权;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生产经营;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消费者要学会成熟理智消费并学会依法维权等。 4现实生活中,当你选购食品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提示:看经营者是否有营业执照;看清食品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质量安全标志等内容;主动索要发票等。三、合力打好“呼吸保卫战” 2017年1月15日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持续多天的大范围雾霾天气,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等10省市先后出现中至重度雾霾。2017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之际,李克强总理对环境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指出

9、:着力推动大气、水、土壤环境不断改善,尤其是对社会反映强烈的长时间、大范围雾霾问题,要科学深入开展成因、成份等分析,借鉴各方经验,采取更有力度和针对眭的措施,力争取得更明显的治理成效,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新贡献。 【课堂连线】 1雾霾肆虐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提示:(1)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大气污染严重。 (2)会危害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会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会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影响人们的出行,造成疾病等不良后果;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各种生物的生存等。 2雾霾肆虐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警示? 提示:我们应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

10、明理念,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等。 3201 7年春节期间,持续上千年的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因为一场旷日持久且影响范围甚广的雾霾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多地先后出台了烟花爆竹的限放、禁放措施。对此,你是赞成还是反对?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理由。 提示:赞成,因为燃放鞭炮可能带来伤人、火灾等危险事件的发生,会威胁公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同时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实践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注意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的消极、落后

11、成分。 反对,因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春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传统习俗可以充分表达我们的民族情感,提升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4“汽车尾气比空气干净10倍”“石油焦是雾霾元凶”“雾霾是一级致癌物”“北京的风被三北防护林、内蒙古风电偷走了”近年来,每当雾霾笼罩时,谣言也相伴而生。这些谣言会产生怎样的危害?治霾路上如何辟谣? 提示:(1)会引发社会公众产生恐慌、焦虑心理,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等。 (2)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及时发现、查处编造虚假信息的个人与新闻单位,净化舆论环境;网络平台要及时采取技术手段和有力措施,加强信息筛选;公众要提

12、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增强对虚假信息的鉴别能力;新闻媒体要及时向社会澄清不实传言,对有关虚假信息或离奇观点进行纠正或批驳等。四、地铁逃票为人所不齿 2017年1月初,一组地铁逃票全纪录的动图在网上迅速走红。动图集中展示了西安地铁的逃票众生相:为了逃票摔了一脸血、情侣用一张票闪电般地穿闸而过、一大家子老老小小集体逃票这一现象迅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1月11日晚间,央视新闻1+1栏目专题报道了地铁逃票行为。节目中,对西安、上海、北京、南京等城市地铁逃票现象来了一次集中大曝光,让那些采取“跳闸”“并闸”“钻闸”等方式逃票的人在监控录像面前无所遁形、丑态百出。 【课堂连线】 1请从法律与道德的角度谈谈你对乘

13、客地铁逃票行为的认识。 提示:从法律角度看,乘客地铁逃票的行为是一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损害了公共利益;从道德角度看,乘客地铁逃票的行为违背了诚实守信的做人准则,是一种违反社会公德的不文明行为。 2为了遏制地铁逃票,多个城市的地铁管理部门酝酿网上公开逃票者“真容”并发起微调查征询网友意见。对这一举措,你是支持还是反对?并简要说明理由。 提示:支持,因为这一举措能使逃票者产生羞耻感。羞耻之心是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一种精神力量,一个人有了羞耻心,在受到他人或社会的批评、指责时,就会感到羞辱,从而改过自新,自觉地按照社会要求去履行义务,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不支持,无论是市民还是工作人员提供视频

14、给地铁管理部门进爷曝光,都可能涉及侵权,涉嫌违法。因为普通人没有对他人行为进行拍摄、公布的权利,工作人员虽然有权利进行拍摄,但在我国现行桂关法律中,没有允许执法部门在媒体公布被处罚者肖像及个人信息静规定。 3就如何整治地铁逃票问题,李红与张明同学产生了不同雕看法: 李红:“必须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对逃票者施以重罚。” 张明:“应着力加强道德建设,提高社会成员的公德意识。” 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提示:(1)两位同学的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依法治国的基本要球是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因此,必须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对逃票者施以重罚,这样能使人们明确而具体地认识到国家保护什

15、么、反对什么;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约束着人们最基本的行为,人们的道德水准提高了,不但会自觉地遵纪守法,而且能以主人翁的态度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因此,必须加强道德建设,提高社会成员的公德意识。 (2)法律和道德相互联系、相互补充。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保障。在整治地铁逃票问题上,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4有些人虽然对逃票者的行为不满,但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漠视逃票行为。对此,你想说些什么? 提示:个人离不开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的。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要学会亲近社会,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积极承担对址会的义务和责任;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对不良社会现象,我们要尊会勇敢、智慧地加以制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