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工作制度(四篇).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6515989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工作制度(四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医药工作制度(四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医药工作制度(四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医药工作制度(四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医药工作制度(四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药工作制度(四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工作制度(四篇).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药工作制度第一条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_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我院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制订本办法:第二条中医师承教育工作方法根据中医药继续教育原则遴选有丰富临床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老中医药专家为指导老师选配具有相当专业理论基础和一定实践经验的中青年骨干为他们的学术经验继承人以下简称继承人通过跟师临床或操作、集中授课等方式进行一对一或一对三的培养方式以临床实践为主全面、系统地继承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或技术专长提高临床诊疗或技术水平。第三条师承教育的教学期限一般为连续三年原则上不得中断。第四条继承人自进岗学习之日起每周跟指导老师临床或实际操作的时间不得少于_天按照相关要求做好每次跟师

2、随诊或实际操作的记录及时整理和总结跟师学习的心得体会认真写好月记。第五条师承教育继承人达到下列教学目标1、中医药理论功底更加扎实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进一步加强。掌握指导老师指定的古典医籍领悟古籍精华。基本掌握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基本达到指导老师的临床疗效或技能技艺水平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临床疗效突出。2、按照中医药学术发展的规律结合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对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能提出新的见解和新的观点。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专业继承人结业时应提交由本人独立完成的、能反映指导老师临床经验和专长的体现疾病诊疗全过程的临床医案_份中药、民族药专业继承人结业时应提交反映指导老师加工、

3、炮制、制剂工艺、鉴别经验等方面的特色技艺材料。3、结业时继承人需提交结业论文以备考核。其内容既要体现指导教师的临床实践经验和学术思想又要有继承人自己的创新观点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临床实践意义。第六条继承人在学习期间应保持学习的连续性。对确有特殊原因中断时间在_个月内的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可继续学习并补足其缺少的教学、实践时间中断时间超过_个月的协议自行终止停止学习。第七条因指导老师原因不能继续带教情况的处理1、继承人进岗学习时间超过_年半并学有成效者经卫生局和人社局同意报市卫生局批准后可自行整理、学习和研究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继续完成继承学习任务。2、继承人进岗学习时间超过_年者经市卫生局同意

4、可转跟其他相应专业的指导老师学习并重新签订继承教学协议学习时间须延长半年。3、继承人进岗学习时间不满_年者应终止学习。第八条继承工作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阶段考核、年度考核、结业考核及出师验收。对考核不合格者应及时予以淘汰。1、平时考核由指导老师和带教单位负责。主要考核继承人平时学习情况、跟师临床和独立临床时间。继承人应认真做好跟师学习笔记平均每月要撰写一篇不少于_字的学习心得、临床体会或指导老师的临床实践经验整理交指导老师批阅。指导老师和带教单位按照和要求做好平时考核。考核结果由指导老师和带教单位填写并存档。2、阶段考核由带教单位负责每半年一次。考核时必须以原始材料为依据逐项检查和考核。阶段考

5、核结果由带教单位填写并存档同时报卫生局备案。3、年度考核由卫生局和中医师承教育专家委员会负责。考核时必须以原始材料为依据逐项检查和考核。年度考核不合格者应及时予以淘汰。4、结业考核由带教单位申请市卫生局_进行。继承人学习期满后卫生局按照审批权限,根据省卫生厅下达的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结业考核规定的考核指标、考核方法和考核程序,分别对相应级别的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进行结业考核。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结业考核结果由市卫生局统一报省卫生厅。结业考核不合格者不予结业出师。5、出师验收由卫生局_进行。中医药工作制度(二)一、中医科应以继承、发掘、整理、提高祖国医学遗产为宗旨,积极提高中医诊疗工作。二、中医科患者

6、的诊断、治疗以中医方法为主,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认真书写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病历。病历记载要完整、准确、整洁,要签全名。必要时可请西医协助。三、中医可按患者病情签署诊断、死亡等有关医疗证明。四、对于年老、经验丰富的中医,应配备水平较高的青、壮年中医或西学中医师,作为助手,继承并整理其学术经验,积极开展中医的科研工作。五、承担中医和西医学习中医的教学工作,认真带好进修、实习人员,定期开展中医学术活动。六、积极采集民间土、单、验方,进行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要推广应用。七、积极弘扬中医的特长,如针灸、推拿、男科、妇科、皮肤科等,方便群众就医。八、院外处方,原则上不转抄,只能供参考。医师未

7、见患者,一概不得开处方和抄方。九、对于特殊的煎药方法及服药时间,医师要向患者交代清楚,并在处方上注明。十、住院患者如需要中医治疗,由中医师会诊,并认真做好会诊记录,定期随诊。各科中医随诊的患者,出院前三天经治医师通知随诊医师停开中药,以免造成浪费。十一、在弘扬中医特长的同时,有选择地吸收和应用西医的成功经验,不断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病的新路子。中医药工作制度(三)、努力继承、挖掘和开展中医传统的针灸、理疗、康复方法。2、凡需理中医针灸、理疗、康复的患者者,医师向病员详细了解病情,认真填写病案,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与疗程,并对病员介绍治疗方案、疗程、作用及注意事项。3、医师应态度和蔼、语言亲切经常

8、深入病房,了解病情,观察疗效,介绍中医针灸、理疗、康复方法,更好地发挥中医针灸、理疗、康复治疗作用。对不能搬动的病员,可到床边会诊及治疗。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治疗前交待注意事项,治疗中细心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治疗后认真记录。5、进修人员或学员施行治疗时,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得独立操作。6、针灸室应当阳光充足,温度适宜、空气新鲜。必要时男女患者的针床用屏风隔开。7、疗程结束后,应及时做出小结,记入病案供临床科参考。需继续治疗时,应与临床科研究确定。因故中断,要及时通知临床科室。8、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做到“一人一针一消毒”。中药库管理制度一、

9、根据本院医疗需要,编制药品购置计划,经科主任_,报院长批准后执行。二、采购时应严格执行采购计划。对质量有疑、虫蛀、霉烂、变质、失效、假药等,严禁采购、入库。三、购入、调进或退库的药品,由采购人或经手人根据原始单据填写入库单,会同保管人员,共同对药品数量、质量进行验收,合格无误,方可入库存。验收人员须在单据上签字盖章,以示负责。采购人员凭验收签字后的_,办理财务报销手续。四、应定期对库存药品进行检查,注意药库室内温度、湿度、通风及光线等,防止虫蛀、鼠咬、发霉、泛油、变色、风化等。药材仓库应定期熏仓。药品应按其性质分类定位存放,标签醒目。库房应保持整洁。每季进行一次清库查点,合理报损,做到帐物相符

10、。五、毒_品应严格按有关规定管理。贵重药品应专人专柜加锁保管,严格执行领发手续,及时清点,做到帐物相符。六、领药时应提前编造领药单,保管员根据库存量填写出库单,并由领药人点数签字,一式三联作出库、记帐、领药凭证。药库不得配发处方。抢救病人急需配发时,应及时补办手续,不得凭处方记帐。七、凡需加工炮制的药材,由加工炮制人员领出,按要求加工炮制后,重新入库。入库前保管员对数量、质量进行验收,损耗应在规定限度内。八、药品统计报表应做到正确及时,药品实行数量统计、金额管理。认真执行药价政策。九、中成药管理可参照西药库管理制度执行。中药调剂室工作制度一、调剂人员应凭本院正式处方或领药单,调配发药。二、调剂

11、人员收方后应对处方内容逐项进行_,无误后方可调配。处方内容如有不妥或错误时,须经开方医生更正并重新签名后,方可调配。调剂人员不得擅自更改处方。三、调配时应称量、计数准确,对处方中标明“先煎”、“后入”、“包煎”、“烊化”、“冲服”等需特殊处理的药品,要按要求特殊处理,并在发药时对病人详细说明。四、处方调配完毕,调剂人员应再次对照处方进行检查,无误后签名,并经他人复核无误在处方上签名后,方可发药。发药时应将用药方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向病人作详细说明。五、对不符合规定的处方应拒绝调配。急症处方应优先调配。六、对毒_品、贵重药品应专柜加锁、专人专帐管理,不得与普通药混放。做到逐日销存统计,每月清查一

12、次,帐物相符。七、保持室内整洁,药品、药物放置有序,调剂用具应经常擦洗,研钵、捣药罐用毕立即擦净,若调配毒_品后应彻底洗净。药柜斗应经常清理,杜绝串斗、虫蛀、药品变质、不洁等现象。八、由库房领进药品时,应认真检查,对伪品、虫蛀、变质或未按规定进行加工炮制的药品,不得领进装斗。九、对差错事故,应及时登记并汇报药剂科主任或院长处理。重大差错事故应及时汇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煎药室工作制度一、煎药人员收到药剂,应详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服药时间、剂数及煎法,经核对无误后,在收药本上签收。如有疑问,应及时与医生、调剂人员联系。二、煎药时应认真执行煎药操作规程,做到一剂一煎,保证煎药质量

13、。对先煎、后下、冲服、烊化、包煎等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必须按规定特殊处理。三、药剂煎好后,必须检查煎药壶和装药瓶签姓名是否相符,无误者可由护士验收签字领取。药渣应保存_小时备查。四、煎药用具、容器应清洁干净,每煎完一剂后,应清洗容器。内服、外用药容器应严格区分。五、煎药室要注意安全,保持清洁卫生,非工作需要不得进入煎药室。六、对新入院和急重病人的药剂,应即领、即煎、即送(取)。七、煎药室应有收、发药记录、煎药记录及差错事故记录。中医针灸、理疗、康复操作技术规范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_人穴针,针具必须严格消毒,对针刺穴位应进行常规消毒。2、经常检查针具是否完好,为针具有弯曲变形、脱柄、针尖带钩、生锈

14、者应及时修理或更换。3、对留针病员,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术者不得离开岗位。4、严格遵守针灸操作规程,应取穴准确,操作敏捷轻柔,取针后要仔细查点针数,严防漏针。5、对发生带针、滞针、折针、出血、血肿等意外情况应立即处理。6、施灸和拔火罐时要防止烫伤。7、使用电针时,应首先检查器械是否完好,输出是否正常,有无接地装置,治疗完毕应将开关关闪,输出扭旋至零位。8、进行高频治疗时,应除去病员身上一切金属物,并注意地面与病员的隔离。在进行治疗时病员和操作者切勿与墙壁、水管或潮湿的地面接触。超高频治疗器材,使用前必须检查导线接触是否良好,极板有无裂纹、破损,否则不能使用。大型超短波禁用单极法。下班时要切断电

15、源。9、要爱护理疗仪器,做到使用前检查,使用后擦拭,定期维修保养。在搬动和使用时要避免震动,以免造成机器的损坏。每次使用后应有数分钟的休息。10、对病员施行手法时,应辩证施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发生意外。中医药工作制度(四)界头铺中心卫生院中医药人员师承制度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_文件精神,提高我镇中医药人员队伍素质,促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做好中医药人员师承教育工作,培养新一代基层中医药适宜人才,经研究决定,制定了湘阴县界头铺中心卫生院中医药人员师承制度,第一条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_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我镇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制订本办法。第二条中医师承教育工作方法(以下简称师承教育)根据中医药继续教育原则,遴选有丰富临床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老中医药专家为指导老师,选配具有相当专业理论基础和一定实践经验的中青年骨干为他们的学术经验继承人(以下简称继承人),通过跟师临床或操作、集中授课等方式,进行一对一的培养方式,以临床实践为主,全面、系统地继承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或技术专长,提高临床诊疗或技术水平。第三条由卫生院师承领导小组和中医管理科负责全镇、村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的_、协调、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