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6506567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案一、 教学目标:1、通过预习自主掌握本课的生字,以及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2、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3、体会课文详略恰当地写法,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二、教学重点:1、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2、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三、教学难点:文章表达上详略分明,以物喻人的特点。四、教学方法:要完成以上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使用情景教学法、阅读体会法、问答等方法。所谓情景教学即通过对

2、文中收获节议花生场景的模拟,使学生快速进入课文,初步体会花生精神。而阅读体会,就是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的重点段落,从具体的语言、词汇入手,去感受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从重点细节入手,引导学生深入品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最后通过一系列由浅入深的设问引导学生思考、体会花生品格,并深入理解父亲的话。五、教学思路:本篇课文的教学准备用一个课时完成(课前要求学生通过预习自主掌握本课的生字,以及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重点把握花生的象征意义,和父亲对花生的赞许之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做人的道理,以及文章以物喻人(理)的写作手法。六、课型:讲读课型、讨读课型七、教学时间:一课时八、教学过程:(

3、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进入一篇新课文的学习,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猜个谜语,大家说好不好? (好) 师:“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大家说这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花生) 师:“听大家回答的这么整齐,就知道大家一定也喜欢吃花生了。 那大家说说你们为什么喜欢花生呀? ()花生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呢?聪明的同学知道吗?第十五篇课文的题目是?” (落花生) 师:“对,同学们可真聪明,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有一个特点:落花入土而结果,所以有的地方也叫它落花生!大家想不想知道课文围绕着花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呀?” (想) “那好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板书:15、落花生)音频 请大家在听课

4、文朗读的过程中标注出课文的自然段和生字词的读音,并思考文中围绕花生展开了哪些故事!”(二) 具体行课1、生字词 师:“好了同学们听完了课文朗读,对你们不认识的字词应该都标好拼音了吧?有哪位同学愿意起来带领大家一起读一读黑板上的字词?” (我) “好,xx同学你来” “xx同学读的很准。老师在这里还想提醒大家注意区分这几个词亩m 的读音不要误读为方言 mo ;尝 chng 不仅是翘舌而且还是后鼻韵,大家一定要注意区分; 吩咐都是口字旁所以表示与嘴巴有关的行为,大家要注意书写;榨 zh 大家看看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字比较像呀? (窄) 对,在窄的左边加上一个木字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榨字了,涪陵最出名的

5、榨菜也是这个字;同样的方法我们在学习石榴的榴字时也只需区分它是左右结构左木右留就很好识记了;大家再看看下面的词语:爱慕的慕字下面是几点呀? (两点)对大家一定要特别注意慕字下面是两点不要写掉了。所以,大家在识记生字新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联系学过的知识。2、总括花生的故事好了,同学们还记得老师要求大家在听课文朗读的时候还要干什么工作呀?(找出文中围绕花生展开了哪些故事!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 (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那告诉老师你们都是在课文哪一自然段找到的。同学们都找对了,我猜同学们肯定没种过花生,大家想不想学习种花生呀? (想) 那么请大家看到课文第一自然段,师读。3、

6、具体段落讲解第1段:多音字 大家要注意了文中“开辟”的辟字是一个多音字,它还有一个读音b,大家喜欢看武侠片笑傲江湖吧?里面的辟邪剑谱就是这个辟,辟在古时候是和避一样的,大家试着用避组组词好吗?现在大家理解“辟”了吧?所以,我们可以组词辟邪(当然了大家可千万不要在考试的时候组词辟邪剑谱,是不会得分的)。种花生 姐弟几个是怎么种花生的呀? (买种、翻地、播种、浇水)对,这几个词语的顺序可以颠倒吗? (可以、不可以) 说可以的同学请告诉老师怎样颠倒任然可以种出花生? (翻地、买种、播种、浇水) 哦,同学们虽然没有真正种过花生但对基本的栽种还是有所了解的。对,先翻地再买种确实也可以种出花生,不过翻地和

7、买种的时间要是隔得太久耽误了农时(季节)同样也是种不出花生的。所以同学们在做事的时候一定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才能马到成功,对不对? (对)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 “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奇怪,姐弟几个这么爱吃花生,经过买种、翻地、播种、洒水的辛勤劳动,收获花生本来是理所应该的,可作者为什么要在收获前加上居然呢?要是将居然改为果然,句子发生了什么变化呀?大家好好读读,仔细体会一下!同学们有答案了吗?首先比较居然和果然,举例:“他居然在这里!”和“他果然在这里!”(引导学生思考) 居然在这里表达出了一种意外的感情,而果然则隐含一种事先已经知道结果,是非常确定的。文中作者根本就没想到能够种出

8、花生,看来姐弟几个也和大家一样以前没有种过花生,现在收获了花生,肯定就特别的意外,用居然来修饰收获就将作者的意外之情表达的相当到位了! 那在生活中有没有什么事情让同学们感到特别的意外呀?可以起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吗?(师引:比如,今天居然停电了!)引导学生学会用“居然”造句。第214自然段:情景再现 姐弟几个又是买种又是浇水的辛勤劳动终于收获了花生,母亲建议我们过一个收获节,并且请来了父亲,一家人终于聚齐了,他们在收获节上除了吃花生还说了好多话呀!实在太吵了,老师都没听清,能再现当时的情景多好呀! 哪些同学自告奋勇来为大家模拟当时的情景呀?谁来演大家在表演的时候要注意各自人物的年龄、性格特点,好好

9、揣摩语气哟!(表演进行中注意与表演同步进行板书:议论花生 好处 味美 榨油 便宜)课文讲解同学们的表演都很贴切各自的角色,大家为他们鼓掌谢谢他们的表演!相信现在大家对那个收获节的印象更加深刻了吧?咱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请大家将注意力集中到收获节的发起者母亲身上,在第二自然段。第二自然段相对比较简单,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大家注意“吩咐”的书写就可以了。 母亲建议我们请来父亲参加收获节,父亲来了吗? (来了) 是的,“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同学们,这里的“实在很难得”表明了父亲平时怎样的习惯呀? (父亲平时是很少参加这类的家庭活动的) 是父亲故意不参加的吗? (不是,父亲很

10、忙) 那既然天色不好,父亲平时也不常出席家庭聚会,那今天父亲却来了,大家说说父亲不是贪吃花生了吧? (不是,父亲是重视这次的聚会)在父亲如此重视的聚会上,父亲说了几次话呀?(五次)第一次,父亲问姐弟们爱不爱吃花生;第二次又问大家花生的好处;第三次,父亲谈了花生的好处;第四次,父亲由花生谈到人;第五次,父亲同意了我的话。然后聚会就结束了。细心的同学们发现了什么?(父亲老是在谈花生) 对,在收获节上我们不仅吃花生,还一直在谈论花生。父亲为什么不谈天气、不谈孩子们的学习老是谈花生呀? (因为父亲觉得花生重要)父亲觉得花生有一样是最可贵的,它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十自然段!父亲是如何表现花生的可

11、贵呀?(将花生和苹果等比较) 哦,父亲是通过比较说明花生的可贵的,那现在请同学们勾划出以下短语: 埋在地里、鲜红嫩绿、高高的挂在枝头上、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矮矮地长在地上、挖起来才知道。仔细比较这几组短语,大家发现了花生怎样的品格呀?(师慢读父亲一论)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藏而不露的品格,大家说花生的这些品格是不是值得我们学习呀?(是的,板书:特点 默默奉献、藏而不露) 为了检测大家是不是真的读懂了花生精神,老师准备了几个判断题: 花生好,桃子、苹果、石榴不好。 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举例:石油、煤与白色垃圾)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均错)那接下来父亲又说

12、了什么呀?(生读十二段)这里父亲还在谈花生吗? 父亲主要是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不好看、很有用。思考:好看单单是指外表吗?对于父亲的话我是怎样回答的?(生读是十三段)接下来父亲对我的话表示了赞同。(板书:花生喻人 不好看、很有用)许地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默默奉献,埋头苦干,成了著名的教授和作家, 也因此将笔名取为 “落华生”(在古文中,“华”同“花”)。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因劳累过度而去世,去世时年仅48岁,大家说说他是不是具有落花生精神的人? (是)现在同学对好看有什么其他看法吗?(好看还有体面的意思,父亲希望我们做一个内外兼修的人) (板书:好看 外表、体面即不好看很有用

13、 内外兼修)。第15段:(师读十五段)同学们十五段主要讲了什么呀?(父亲的话产生的结果即 板书:父亲的话牢记心上)课文我们也快学完了,老师觉得这最后一段呀,好像是可有可无的,大家觉得呢?要是丢掉这一段好不好呀? (不好;深化主题、使行文完整,交待了收获节的结局;父亲的话印在心上,所以作者写了这篇文章,希望讲落花生精神发扬广大)。说话训练:同学们,纵观全文,大家来总结一下本课是借什么来比喻什么呀?(借花生这一物象来比喻做人的道理),即借物喻理的写作技巧。同学们觉得这样写好不好?选择事物时应注意什么?你以后会这样写?(好,这样写的好处在于能够给人留下了深刻清晰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寻味的道理,具有说服力;应选择比较常见的事物)其实这样的事物在我们周围有很多,你能举举例子吗? (粉笔、铅笔、火柴、蜡烛、蜜蜂)告诉大家你要学习它们的什么精神?好了,同学们学习了落花生大家懂得了什么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那大家愿意做那样一个好看的人吗?(愿意) 好,老师相信这也是每个父亲对子女的希望,当然也是许地山写这篇课文的初衷。请同学们牢记落花生精神做一个真正有用的人,下课!附:板书设计(一) 种花生、收花生 味美 好处: 榨油 议论花生 便宜 (二)吃花生、议花生 特点: 默默无闻 藏而不露 花生喻人:不好看 很有用(三)父亲的话牢记心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