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日古典园林对比有感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6505867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中日古典园林对比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读中日古典园林对比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读中日古典园林对比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读中日古典园林对比有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读中日古典园林对比有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中日古典园林对比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中日古典园林对比有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中日古典园林对比有感 读中日古典园林比较有感 刘庭风在中日古典园林比较一文中提出了造园环境的山型与水型,大陆型与海岛型,园林类型的文人型和武僧型,造园历史的渐变性和突变性,造园思想上的天型和人型、儒型和佛型、仁型和智型,以及造园手法上的置石型和建筑型、中轴型与向心型,园林游览上的静悟型和游居型、回游型和舟游型等中日古典园林的相对概念。用比较的方法对中国和日本的古典园林进行了造园环境、园林历史、园林类型、造园思想、造园手法和园林游览等6个方面的比较,从而得出,中日古典园林在个方面的差异。该书是园林比较学的重要论著,对园林研究和思维创新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读完本文,独对本文中理水造景颇有感触。理

2、水作为园林造景的重要内容之一,被誉为园林的“眼睛”。中日古典园林理水手法极为丰富,经长期探索总结,已形成若干经典做法,同时也形成了丰富的水景类型。接下来将浅议中日在古典园林中的理水造景上的异同。 1.中日古典园林在理水造景的共同之处 .1道家思想的共同影响 众所周知,道家思想的含义就是“自然无为”,也就是指一切都取法自然的意思。老庄思想在中日古典园林的表现有两点:一是“崇尚自然,施法自然”,用自然的条件,模拟大自然的美景,经过人工的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完美的结合起来,创造出“天人合一”的山水园景:二是体现在园景艺术中的朴素观,即园林中的“淡泊”精神。于是崇尚自然,逍遥虚静成为中日古典园林的一

3、大特色。 .2寄情于水的共同手法 中日古典园林都属于山水园,对园林中理水艺术有着情感寄托,中国古典园林特别是我国江南古典园林的宅园布局多是以水池为中心进行布局,以自然山水为摹本,是园主人精神寄托之所,往往通过寄情山水来表达园主人的志向、抱负等个人情感。如把水喻为“濠濮”、“沧浪”以表达“逍遥游”的老庄思想,或把水面中的倒影与光影喻为充满灵动气韵的幻境,如置身瀛壶胜境,天然图画之中:“清池涵月,洗出千家烟雨”、“槛外行云、镜中流水,洗山色之不去,送鹤声之自来,境仿瀛壶,天然图画,意尽林泉之癖,乐余园圃之间”、“池塘倒影,拟入鲛宫”等。这些对水体的描述均表达了园主人通过对园中之水的遥望与迁想来寄托

4、情思的方式。总体看来,日本古典园林本质为池泉式,以池比拟海洋,以石比拟矶岛。以池、泉等水景为重点展开布局,也充分表达了造园者对园中之水的情感。 2中日古典园林理水造景的不同之处 2.两国的环境的不同 中国古典园林有明显的大陆和山岳特征,而日本则为海岛和大海特征,因此两者各成陆地文化和海洋文化,反映在园林上即成山水文化和水岛文化的对比、路文化和舟文化的对比。东、南为海,西、北为山的中国,山地多、平原少,因此中国园林在山水平衡上,表现为山多水少,平地多、水面少;在园林布局上摹拟中国地形采取西北为山,东南为水布局。园林中水景多取象于溪瀑之流水和沼泽湖海之静水。山景中,园中池沼以外的以远山为题,池沼以

5、内的则以蓬莱仙山为蓝本。除山景、水景的创造外,还有路景,讲究以曲为美,以幽为上。而作为岛国的日本,陆地面积狭小,岛上山地多、平原少。因此日本园林在类型上向海岛型、海洋型、水路型发展。总体上来看,日本古典园林本质为池泉式,以池比拟海洋,以石比拟矶岛,泉为水源,池为水象,池泉为基础,石岛为点缀,舟桥为沟通。 .2对山水本质的审美意义不同 中和与空无是中日古典园林在审美观念中的差异。园林就是追求”中和之美”,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使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儒、道两家都非常重视“中和”。儒家强调“和为贵”,“中和”有两个含义:一是多样性。孔子主张“和而不同”,即多样性的和谐组合;二是适度性。孔子讲

6、“过犹不及”,即不偏不离,恰到好处。中和之美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有充分的体现。日本古典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中和之美不同。他的审美观念追求的是一种禅味极浓的、幽深的“空无之美”。日本文化受佛教文化影响非常深刻,其审美观念具有极浓的宗教色彩。它所表达的是一种反省人身,但求寂灭的空无之美。例如日本室町时代的枯山水庭院擅长运用写意和暗示的手法,通过白砂,石块还有少量的苔藓等单调组合,形成冷寂凝滞的庭院基调。日本园林中的岩石、流水、群山、树木、小桥、曲径就是人生坎坷的象征。 2.3理水手法不同 2.31中国的“真水”设计 中国园林之中的“水”是园林“活”的来源,水作为万物之源,首先人的生存离不开水,植物的生长

7、与繁盛也必须要有水的灌溉,无水不成园,中国的园林必定要有水的存在,这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中国园林必须以水源作为造园的基本条件,重视山水画似的“真水”设计,通过造园,自然界各种形态的水,被纳入到园林的景色之中加以利用,这称之理水。古人云:“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以水活”,通过对古典理水艺术的变化与创新,传承中国传统园林水景的主题立意和造型艺术手法,以再现自然式山水为主要特征,丰富现代园林的理水手法和文化底蕴。从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艺术手法上来看,园林理水的意境和手法,源于自然界的湖、潭、湾、瀑等,但绝对不是对自然水体进行生硬模仿或简单浓缩,而是对自然水体作抒情写意的再创造,大多取其意境的联想。

8、中国园林中理水方式决定了造园的选址就极为重要,没有水源何来水之说,因此传统的园林在选址上必须考虑具有水源的地理位置。 23.日本的“假水”设计 日本园林中以“假水”造园而闻名,通过禅宗来想象水意这种手法虽然比较偏激,但却是给予水以更为新颖的创意手法。日本园林本质为池泉式,以池比拟海洋,以石比拟矶岛,泉为水源,池为水象,池泉为基础,石岛为点缀。但在日本的园林中对于水景的审美标准却非常不同,日本园林的水景设计存在“真水”和“假水”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真水”是具有真实性的水的形态,“假水”是指虚拟性的水的形态。“假水”是指用砂或植物来代替真水造园。“真水”的代表为池泉园,而“假水”主要以枯山水为代

9、表。 2.4理水基本原理不同 从理水基本原理上看,中国理水原理为“小水则聚,大水则分”,丰富空间,增加景深。例如留园的理水则是以聚为主。池中仅筑一小型石岛“小蓬莱”,以廊架曲桥连接两岸,划出小片水域,与“清风池馆”围和成幽僻景区周围环境安排十分紧凑,围绕水面层层展开。而日本园林除了某些舟游式池泉园,如桂离宫,京都御所等,一般水体都较小,在聚散关系上以聚为主,枯山水则没有聚散之说。例如京都清水寺成就院庭园,该园池泉幽静深邃,明月倒影水面,池面呈东西略广,北部略窄的三角形,整体布局依然以水体为中心,井然有序。 2.5水边植物配置不同 中国古典园林非常重视花木的配置重花重色,但园林中的绿化多用高大浓

10、荫的乔木、灌木。而日本园林中植物景观配置偏叶、偏细部景观在日本的寺院园林中以沙石和常绿树为主,像大德寺大仙院的石庭中,一片白沙之上,只有一颗茶树,红花落在白沙上,令人产生些许神伤。在水体植物上,中国古典园林中有荷、菱、芦苇等不限,而日本古典园林中不常见,水面正常保持干净,仅在普明院庭园和西鸣寺庭园中可见到荷,菱等植物。 6园林游览的动静、交通、功能等不同 从园林游览的动静、交通、功能等方面上看,中国园林偏向于动观性,表现为以动游、路游为主的游览路线。游览中国园林水景,感受处于水中央的美感;站在小桥上观景,抑或穿梭于桥与河岸之间,或是嬉戏,或是吟诗中国园林追求的是移步易景的美学观以及可居式、可触

11、式、四时四季游等特点。而日本枯山水园林则偏向于静观性,属于参悟式、敬畏式的游览方式。园林所造之境是供人们静观、为人们冥想提供的一个视觉场景,人们只能通过视线进入它的世界。这与中国园林可游可居相比,枯山水园林更像是一幅立体的水墨山水画,是在三维空间中的二维效果。它不是真山真水,不是供人在其中流连、游览、赏玩的,而是供人(特别是禅僧)睹物静思、神游天外的。极其简洁的景物蕴含着极其深远的寓意,体现的是淡泊、玄远、寂灭、往生的宗教情怀,需要心灵的感悟才能体会其中“禅”之浓。 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园林仿佛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让人在其中感受自然的无限之美,并在其中净化我们的心灵。中国的古典园林采用了假山

12、真水,而日本园林中也是仿效自然界中真水,海湖与瀑布都是水的动与静的相互补充。日本园林从“真水”发展到“假水”的枯山水,运用禅意的结合让人从心灵当中去悟出世间的万态,这可说是提升了由物象到精神的更高的境界。中国与日本的古典园林设计当中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从文化到设计,从自然到设计都表现出园林设计要来源自然尊重自然还要高于自然的理念。 通过对中日古典园林的理水造景的对比,我们能理清中日古典园林在理水方面各自的经验和成果,应该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精神,借鉴他人的优秀经验,与本土文化和谐融糅,找到发展的创新点。 , 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