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土方开挖安全技术重点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6504727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基坑土方开挖安全技术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深基坑土方开挖安全技术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深基坑土方开挖安全技术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深基坑土方开挖安全技术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深基坑土方开挖安全技术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基坑土方开挖安全技术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基坑土方开挖安全技术重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基坑土方开挖安全技术重点一、深基坑土方开挖安全技术重点1、一般安全要求1)土方施工前,必须查明刁吐有无埋藏物。如有相关治理单位拆迁完毕后,方可开挖。2)开挖基坑,根据设计文件或施工规范放坡、分层开挖。3)开挖基坑时,严禁掏土。4)人工挖土,多人操作时相互间应保持安全距离。5)设置上下爬梯,供作业人员上下。6)基坑周围2.0米内,不得堆放土、料和机具设备。7)距离构筑物距离较近时,开挖基坑前应对构筑物进行防护后,方可进行开挖。施工过程中,应设施工防护人员进行监控观察土体和路基边坡的稳定。8)基础、边墙、墩台身施工完毕,拆除加固支撑时,应自上而下,逐段逐层进行。2、安全施工重点1)提出合理的开挖

2、程序及开挖施工参数。这是确保基坑稳定和操纵基坑变形符合设计要求的关键,其基本要求为:(1)有支护(锚拉)的基坑要分层开挖,分层数为基坑所设支撑道数加一。每挖一层及时加好一道支撑或设好一道锚杆。当采纳土钉墙或喷锚网支扩方案时,应按设计每挖一层土做一层支护、随挖随支护;(2)有内支撑的基坑,每层土的开挖,对同时开挖的部分,其位置和深度,以保持对称为原则,避免基坑支护结构承受偏载;(3)坚决支撑、围檩或拉锚的施工品质,科学组织、精心施工;(4)规定施工场地、土方、材料、设备的堆放场地及数量,限定基坑旁边的超载;(5)确保排水、堵水及降水的措施,严防围护墙体发生水土流失而导致基坑失稳;(6)合理确定地

3、基加固的范围、品质要求及检验方法;(7)选择满意出土数量和时间要求的开挖设备、运输车辆及道路和堆放条件;(8)提出监测设计,落实按监测信息指导施工避免事故的方案。2)考虑时空效应的开挖及支撑施工。基坑开挖的几何尺寸(长、宽、高)和挡墙开挖部分的无支撑暴露时间,对基坑围护墙体和坑周地层位移有明显的相关性。这里反映了基坑开挖的时空效应的规律。考虑时空效应的开挖及支撑施工应根据下述诸因素进行:(1)基坑规模、几何尺寸、围护墙体及支撑结构体系的布置;(2)基坑地基加固和施工条件;(3)选择基坑分层、分块、对称、平衡限时开挖和支撑的顺序,并确定各工序的时限。(4)在施工方案中对如下施工参数进行规定:开挖

4、分层的层数,每层分部开挖的数量;分部开挖的时间限制;分部开挖后,完成支撑的时间限制;支撑预加轴力(采纳钢支撑时);当采愚谚式开挖时,其贴靠挡土墙的支承土堤的每步开挖宽度和高度;每步开挖所暴露的部分墙体,在开挖卸载后无支撑的暴露时间、暴露的宽度和高度。3、易出现的问题及应变处置措施1)围护结构出现渗水、漏泥或开挖面以下出现冒水,应变处置措施:采取止水堵漏措施;发现薄弱环节,及时采取加固措施。2)土方开挖不均衡,支撑施工不及时致使支护系统受力和变化速率过大,应变处置措施:加快开挖和支撑的施工进度,增加支撑预加轴力的次数;调整开挖及支撑施工次序,减小每步开挖的空间尺寸,使基坑受载均衡。3)围护结构刚

5、度、强度不足,变形过大,应变处置措施:增加临时斜撑、角撑;对支撑加设预紧力;加强支撑的竖向间距;在(zi)坑内堆载或坑周卸载。4)基坑隆起过大,应变处置措施:在最下层开挖时,采取分块挖、分块浇筑垫层混凝土,以操纵墙体位移;采纳中央岛法挖土;超前在坑底进行块凝压力注浆;压载。5)支撑支柱桩不均匀沉降或上浮,应变处置措施:在支撑上加载或卸载;设置临时拉系构件,以使支撑稳定;设立竖向十字撑;调整立柱上支托支撑的支托构件标高。6)支撑因截面不足,有压损可能,应变处置措施:在竖向及水平向增设支撑;加固支撑。7)支撑下垂、挠曲变形,应变处置措施:对杆件进行加固,设置临时拉系构件,以缩短构件的长细比;必要时

6、增设水平向和竖向支撑;地面上对称卸载,坑内堆载。8)支护体系及土体变化速率突增,基坑有失稳可能,应变处置措施:放水回灌;对基坑进行局部乃至全部回填;在采取以上措施,土体得到临时稳定后;着即进行地基或支撑加固。二、模板工程安全技术重点1、模板作业场地1)模板作业场地必须符合安全要求,木料、钢模、模板半成品的堆放,废料堆集和场内道路的修建,应做到统筹安排,合理布局。2)模板作业场地应搭设简易作业棚,修有防火通道,配备必须的防火器具。四周应设置围栏,作业场内严禁烟火。相关人员均应了解防火要求,会使用防火器材,有相应的防火知识。3)钢模、木材应堆放平稳,原木垛高不得超过3m,垛距不得小于1.5m,成材

7、垛高一般不得超过4m,每增加0.5m应加设横木。垛距不得小于1m。作业场地应避开高压线路。4)下班前应将锯末、木屑、刨花等杂物清除干净,并要运出场地进行妥善处置。2、模板制作1)制作模板时应细致选料。制作钢模不得使愚绚曲严峻、螺钉孔过多、开裂等材料木模不得使用腐朽、扭裂和大横节疤等木料。2)制作钢木结合模板时,其钢木结合部位的强度、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制作中应随时检查工具,如发现松动、脱落现象,应马上修好。4)用旧木料制作模板时,应将钉子、扒钉拔掉收集好,不得随地乱扔。3、模板支立及拆除1)在基坑或围堰内支模时,应检查基坑有无塌方现象,围堰是否牢固,确认无误后方可操作。2)向基坑内吊送材料

8、和工具时,应设溜槽或绳索系放,不缔炎掷。机械吊送应有专人指挥。模板要捆绑结实,基坑内的操作人员要避开吊送的料具。3)用人工搬运、支立较大模板时,应有专人指挥,所用的绳索要有足够的强度,绑扎牢固。支立模板时,底部固定后再进行支立,避免滑动倾覆。4)支立模板要按工序操作。当一块或几块模板单独直立和直立较大模板时,应设立临时支撑,上下必须顶牢。操作时要搭设脚手架和工作台。整体模板合龙后,应及时用拉杆斜撑固定牢靠,模板支撑不得钉在脚手架上。5)用机械吊运模板时,应先检查机械设备和绳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起吊后下面不得站人或通行。模板下放,距地面lm时,作业人员方可靠近操作。6)高处作业应将所需工具装在工

9、具袋内。传递工具不缔炎掷或将工具放在平台和木料上,更不得插在腰带上。7)拆除摸板作业时,应制订安全措施,按顺序分段拆除,不得留有松动或悬挂的模板,严禁硬砸或用机械大面积拉倒。拆下的带钉木料,应随马上钉子拔掉。8)在用斧锤作业时,应照应四周和上下的安全,避免误伤他人。斧头刃口处应配刃口皮套。9)拆除模板不得双层作业。3m以上模板在拆除时,运用绳索拉住或用起重设备拉紧,缓缓送下。三、支架工程安全技术重点1)支架所用的桩木、万能杆件应详细检查,不得使用腐朽、劈裂、大节疤的圆木及锈蚀、扭曲严峻的万能杆件和钢管等。2)地基承载能力应符合设计标准,否则应采取加固措施,使其达到设计要求。3)根据施工季节,支

10、架工程应采取防冲刷或防冻胀等安全措施。4)支立排架要按设计要求施工,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并要与支保桩连接牢固,避免不均匀沉落、失稳和变形。5)支立排架时,应设专人统一指挥。支立排架以整排直立为宜。排架直立后,用临时支撑固定后再直立第二排。两排架间的水平和剪刀撑用螺丝拧紧,形成整体。6)用吊机直立排架时,运用溜绳操纵排架起吊时的摆动。7)支立排架时,不得与便桥或脚手架相联,避免支架失稳。四、脚手架安全技术重点1)木、竹脚手架的捆扎材料,应使用810号镀锌铅丝和直径不小于l0mm的三股白麻绳或水葱竹篾。水竹脚手架采纳质地新鲜、坚韧带青的新水竹劈制而成,厚度为0.60.8mm,宽度为5mm左

11、右为宜。断腰、大节疤和受潮发霉的竹篾不得使用。)钢管脚手架连接材料应使用扣件,接头应错开,螺栓要紧固,立杆底端需使用立杆底座。铅丝和白麻绳不得连接钢脚手架。)脚手板要铺满、绑牢,斡冉头板,并要牢固地固定在脚手架的支撑上。脚手架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与模板相联。)脚手架要设置栏杆:敷设的安全设施应常常检查,确保操作人员和小型机械安全通行。)脚手架的材料和工具要堆放整齐,积雪和杂物应及时清除;有坡度的脚手板,要加设防滑木条。)悬空脚手架运用栏杆或撑木固定稳妥、牢靠,防止摆动摇晃。)搭设在水中的脚手架,应常常检查受水冲刷情况,发现松动、变形或沉陷应及时加固。在脚手架上作业人员应配带救生设备。)搭设钢管井架相临的两立杆的接头应错开,横杆和剪刀撑要同时安装。滑轨必须保持垂直,两轨间距误差不得超过10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