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文化如何体现生命本真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6502371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校园文化如何体现生命本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校园文化如何体现生命本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校园文化如何体现生命本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校园文化如何体现生命本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校园文化如何体现生命本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校园文化如何体现生命本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校园文化如何表达生命本真论文关键词:校园文化生命本真培育功能对策分析论文摘要:生命本真是教育的本初,是学校育人的根本,校园文化应当自觉表达生命的本真形态。校园文化具有凝聚的功能、导向的功能、娱乐的功能和育人的功能,其核心是育人功能。本文将科学分析校园文化对生命开展的培育功能,提出呼唤生命本真回归校园文化的几点意见,以供借鉴、参考。所谓校园文化,“就是在学校育人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成人成才为目的,由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领域的互相作用中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成果。而生命本真简要地说,就是指人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人,是开展中的人,

2、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生命本真是教育的本初,是学校育人的根本,校园文化应当自觉表达生命的本真形态。一、校园文化对生命开展的培育功能一校园文化促进生命的全面开展生命的全面开展是指个体的体力和脑力都得到充分的开展,详细地讲,也就是指个体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协调统一的开展。以生命本真为根基的教育力图满足人生命开展的各种需要,它不仅促进了人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开展,而且满足了人的生理、心理、情绪、社会、灵性、人际关系以及道德修养等方面的需要。文化是由人创造出来的,但文化最终又回到人的生活中去,一个人一出生就生活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随时随地都在承受着一定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承受来

3、自特定文化内涵的滋养和人格塑造。二校园文化促进生命的自由开展“生命的自由开展是指生命在全面开展过程中,通过消除一切自发性所获得的文化特征。1人的自由可以分为主体自由、社会自由和个体自由,生命本真教育所追求的就是促进学生个体自由的获得和开展,强调要学会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身边的每一个人,从而发现人的生命价值,发挥人的无限潜能,开展人的独特个性。当代校园文化应当竭力引导校园共同体孜孜不倦地追求自由愉快的开展,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进而促进共同体形成与时俱进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个体生命的自由、全面、和谐开展。三校园文化促进生命的终身开展要实现生命的全面开展和自由开展,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

4、完成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从时间上来说是具有终生性质的,也就是说,生命本真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教育,它所追求的是生命价值的提升和自我实现,即生命的终生开展。因此,以唤醒生命本真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是伴随着人一生一世的。校园文化着眼于个体独立的生活才能、独立的思维方式和选择才能以及独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其个体社会化的进程和个体生命的持续开展。它们当中总是会有一些东西对个体生命开展产生刻骨铭心的作用,在其一生的开展中,经常会以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手段和方法对其心理和行为起到熏陶和鼓励作用。二、呼唤生命本真回归校园文化的对策分析一塑造良好的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师生在从

5、事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以及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为到达既定的教育目的而长期形成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准那么、审美情趣等展示人格风貌的群体意识。2校园精神如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安康和谐的民主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求善求美的爱国精神等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与核心,它既是源于深层的群体意识,又是师生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所在,同时也是校园群体共同的价值取向、价值认同和行为方式。营造有序、进娶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塑造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交融的校园精神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进取意识,开展和完善学生人格,从而促进学生生命意义的获得和生命价值

6、的实现。二构建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指在校园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的学校管理的独特风格,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那么。制度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校园制度文化应当立足于生命的本真内涵,改变以往专制、僵硬、缺乏人性的形式,充分表达人文关心,坚持以人为本,并融入适应时代要求和人身开展的人本管理理念,着眼于调动学校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和创造性,始终追求生命的全面开展。详细地说,就是要施行人性化管理,靠群体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来保证施行,努力实现以非强迫性方式和非权威性的力量来引导、帮助学生。首先,要弱化组织的权威力量和等级化的权利矩阵,树立生命本

7、真的意识,尊重个体的独特个性、生命自由和开展潜力,把实现师生的生命价值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其次,在制度制订和执行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坚持“从基层中来,回到基层中去的原那么。再次,制度内容应当尊重学生的生存和开展权利,充分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谋求学生生命本真的回归、努力实现学生全面自由开展作为学校管理的终极目的。三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建立校园文化要实现生命本真的回归,其载体建立的合理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校园文化载体建立详细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校园物质环境载体建立。校园物质文化主要由学校的建筑设计、设备设施、活动场地、绿化状况和景点布置等构成。学校应当把校刊、播送站

8、、宣传橱窗、阅报栏、墙报、黑板报等传媒手段整合成一个系统的生命教育网络,以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开展生命,进而发现生命的本真意义,提升生命质量。因此,学校在规划校园文件建立时,必须坚持这几个方面的协调统一开展,争取让每一株花草,让每一节课,让每一面墙,让每一条通道,让每一处设施,让一条制度都能向学生传达生命的价值和本真的意义,让校园环境真正成为滋养学生心灵、表达生命文化、熏陶学生情操的沃土。参考文献:1王邦虎.校园文化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武芝林.加强生命教育共建和谐校园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22.3陈佳.论人的本真存在与教育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22.4曲香.浅析高校生命教育j.职校论坛,2001.5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理论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2.注释:赵科.高校校园文化的“生命教育育人功能j.象牙塔内外,2022.程德慧.论生命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建立j.教学与管理,202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