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及危险化学品领域研究报告(doc 32页)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501410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化工及危险化学品领域研究报告(doc 3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石油化工及危险化学品领域研究报告(doc 3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石油化工及危险化学品领域研究报告(doc 3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石油化工及危险化学品领域研究报告(doc 32页)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石油化工及危险化学品领域研究报告(doc 32页)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油化工及危险化学品领域研究报告(doc 3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化工及危险化学品领域研究报告(doc 32页)(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油化工及危险化学品领域研究报告(20042010)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目 录一、石化安全生产形势与现状11面临的形势12石化安全生产科技工作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33安全生产科技需求6二、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目标71指导思想72发展思路83安全生产科技发展目标8三、重点任务91以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研究为突破口, 加强安全生产理论创新102以重要工业领域中共性、关键性的安全技术开发为重点,加强安全生产技术创新113加强安全管理技术研究, 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创新134加大先进、适用安全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及时淘汰落后技术装备,实施安全生产科技示范工程.135

2、用高新技术提升安全生产科技水平, 推动安全科技产业化.146开展安全生产科技保障技术研究, 完善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147以技术标准促进安全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产业升级,实施技术标准战略16四、保障条件和措施171创造有利于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172加强领导和协调,完善安全生产科技管理体系183多方筹集资金,增加安全生产科技投入18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95建立安全生产科技激励机制196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实施人才战略.207加强安全生产科普工作,培育和发展安全文化208扩大对外开放,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21附件1 22个优先发展的重大安全科技研究方向.22附件

3、2 31项安全重点推广技术. .24附件3 3项安全科技示范工程. .26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国家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石油化工及危险化学品领域研究报告(20042010)一、 石化安全生产形势与现状1面临的形势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属于我国的支柱性产业。目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从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到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农用化工、国防化工、精细化工等,已经形成具有20多个行业、可生产4万多个品种、门类比较齐全、品种大体配套并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工业体系。据2000年的统计,石油化工生产销售收入13

4、000多亿元,占全国工业的13.6%;原油一次加工能力2.76亿吨,居世界第三位;乙烯和合成树脂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五位;合成橡胶为第四位;化肥第一、染料第一、农药第二、纯碱第二、氯碱第三、硫酸第三。随着我国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化工行业的企业规模、数量和就业人数也有了较大的增长,截至到2002年10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为289,670家,其中生产单位22740家,储存单位10056家,经营单位124298家,运输单位8903家,使用单位123005家,废弃处置单位638家,其中剧毒化学品从业单位14896家。仅危险化学品生产环节从业人员人数就达5174104人。由于危险化

5、学品所固有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性,使得安全问题尤其重要。目前,我国的石油化工安全形势比较严重,各类事故和职业危害频繁,已成为制约我国石油化学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全国各类伤亡事故总数居高不下,并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据统计,2000年发生化学事故416起,2001年发生化学事故564起, 2002年发生化学事故592起。2000年因化学事故伤亡2156人,2001年伤亡1421人,2002年伤亡1551人。另一方面,近年利用危险化学品(尤其是剧毒化学品和爆炸品)犯罪已成为国际恐怖活动和国内犯罪分子惯常采用的一种形式,一些地区或部门对危险化学品特别是剧毒化学品和爆炸品疏于管理,使大量有毒有害

6、化学品在社会上大量流散,唾手可得,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致使近年来利用危险化学品进行犯罪活动呈上升趋势,各类化学品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如:2002年南京汤山毒鼠强投毒事件,造成38人死亡,431人中毒;2001年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特大蓄意爆炸事故,造成70人死亡;2001年3月16日石家庄重大恶性爆炸犯罪案,死亡108人,38人受伤。随着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面临的挑战和竞争是前所未有的,同时暴露出的问题也愈来愈多,特别是关于安全、健康、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和潜在威胁日益突出。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1)超大型石化生产装置、储存装置的日益增多,重大危险源的数量不断增加;2)化学品经营、运输业的

7、快速发展,形成了大量流动危险源;3)大量长输油、输气的管线建设,由于横跨不同地区,所处地理环境十分复杂,构成了新的危险因素;4)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划管理的薄弱,很多化工企业建在市区,或十年前处于城市郊区但现在已被城市包围,居民区、生产区混杂,特别是城市加油站、加气站均建于市区,并有相当数量建在人口密集区,潜在危险性增大。此外,从我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的安全建设和管理上看,可将企业分为4个档次。第一档是国际跨国大公司以独资或合资形式新建的大型企业,它们设备和工艺技术先进,有先进的安全理念和管理方式;第二档次即三大公司(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这三大公司都有一整套企业安全卫生标准和安全管理制

8、度。注意汲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以改善安全管理,职工素质相对比较高,设备设施状况比较好,工艺技术也比较先进,所以三大公司的事故相对较少;第三档次是化工系统县以上6000多家国有企业,这些企业执行原化学工业部的管理制度,有安全机构和专职安全管理和技术人员,管理有一定基础。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相当部分企业的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逐渐削弱,职工素质也呈下降趋势,设备更新和维护跟不上安全生产的要求,隐患较多,事故也相对较多;第四档是乡及乡以下个体/集体化工企业,这部分企业绝大多数管理没章法,法律法规意识淡薄,隐患多,事故也多。2石油和化工安全生产科技工作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石油和化工行业近年来开展了大量的

9、安全科技研究工作,解决生产中的安全问题。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等国内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十分重视安全科技工作,把“科技兴安”当作保障安全生产的一项大事来抓,积极推行安全、健康、环境管理体系,并每年拨出一定的经费进行安全科技开发,保持了企业安全文化、总体安全管理水平属国内较好。在安全科技进步工作中大力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创新工程,在管理体系、技术工艺、装备水平、安全监测和评价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了安全科技进步,促进了企业安全水平的提高。自“八五”以来,国家在石化及化学品相关安全科技领域开展了多项研究,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如在重大工业事

10、故预防技术方面,“八五”期间开展了“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与宏观控制技术研究”,建立了我国重大危险源的确定标准及评价方法。“九五”期间,对该项目又进行了滚动研究,着重解决了重大工业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事故分析模拟技术、人为失误预防与个体防护技术和油罐区安全监测与防护技术等。重大事故分析与模拟技术完成后可用于指导重大事故调查、分析工作,为事故处理、预防提供科学依据。作业人员防护技术是安全生产中保证作业人员健康安全的重要途径,作为“九五”科研成果防静电阻燃面料和阻燃防护服已完成了工业化实验进入产品开发和推广应用阶段。油罐扬沸火灾监测等硬件产品开始作为商品化监测仪器推广应用。在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全评估与事故

11、预防方面,“九五”期间,重点扩展研究了压力管道的危险源评价技术,缺陷检测技术和安全评估技术,同时进一步深入探索在役压力容器的寿命预测技术,解决带缺陷压力容器再用时间等技术关键。“九五”期间我国在压力容器与压力容器缺陷检测、安全评估与寿命预测技术和理论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缩短了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在压力管道缺陷检测与安全评估方面达到发达国家90年代初期水平,在压力容器寿命预测方面接近发达国家90年代中期水平。在高危险(危害)作业环境评估与治理技术方面,作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粉尘危害程度评估与治理方案最优化技术研究,结合现场流行病调查和实验室验证,首次应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尘肺危险

12、环模型。应用分子毒理学、超微病理学等方法测试了43种典型粉尘的靶细胞和靶器官毒性,建立了粉尘毒性快速评价系统,提出了快速评价系统的技术要求和快速评价粉尘职业危害程度的方法。“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典型作业环境粉尘危害治理技术研究”项目研究开发了双区交变电场静电凝并除尘技术,增强了粉尘凝并效果,有效地解决了微细粉尘的收集难题,综合性能与国外同类技术相当。开发的不对称预荷电静电增强过滤除尘技术,有机地结合了粉尘静电凝并与常规静电增强效果,可显著地降低过滤阻力,改善清灰性能,延长布袋使用寿命,提高微细粉尘的收集效果。还研究开发了宽通道长芒刺除尘技术,设备耗钢量大幅度降低。采用长芒刺放电极,起晕电压

13、低,运行稳定,收尘率高。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为代表的中国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也十分重视安全科技。其中2002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有5项安全科技成果获得国家安全科技成果奖励(一等奖2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2项)。中石化一贯坚持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命的思想,大力推行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体系,制定了安全卫生科技“十五”发展纲要和2015年远景规划,建有直属安全工程研究院,主要从事与石油和化工安全生产相关的应用技术研究和部分基础科学的研究。自1999年以来中石化共委托安全工程研究院开展科研项目32项,投入科研资金6350万元,其中项目经费1850万元、实验室建设经费2

14、200万元、科研基建经费2300万元。3安全生产科技需求由于受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限制,我国石化及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生产的科技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尤其在安全管理机制建设、危险化学品的监控、新型安全设备和材料开发、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与最优化决策管理等技术方面差距更为显著。近期内,应在以下领域加大科学研究力度:1)石化及化学品生产的安全规划和风险评估、管理机制研究,主要问题涉及到法律法规体系研究、标准体系研究、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系统的研究、风险评估理论研究。2)实施危险化学品从生产、储存、运输到经营、废弃全过程的动态“户籍”式监控管理,尤其是剧毒品、爆炸品全程的监控管理,化学品运输车辆的监控,长输管道的监控管理。3)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和应急预案的技术研究,主要涉及的科学问题包括行为学、心理学、管理学、数据库、信息科学、自动控制、医学、毒理学、法律等。4)危险化学品“危机管理”理论的研究,主要涉及场所安全、环境保护、运输、危险品管制、事故处理、公共健康、劳工和消费者保护等内容。5)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淘汰现有污染大、能耗高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设施。二、指导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