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介绍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6501387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介绍(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本专业(方向)主要学习和研究电力系统原理、电气装置的运行、设计、安装、微机保护及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等方面的知识,培养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的设计、运行、试验以及系统综合自动化领域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电路、电机学、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原理、电力系统自动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自动装置、高电压技术、发电厂电气部分等。就业领域:本专业属宽口径专业,毕业生历年就业良好,学生毕业后可以在供电系统、现代化大中型发电厂、风力发电场等单位从事生产、控制、维护工作;也可以在电力系统装置、电力系统智能化仪器以

2、及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等领域进行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工作;也可在有关的研究院、学校进行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自动化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电工理论、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控制装置应用等知识,能熟练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分析及运行,能从事现代化生产的控制、管理和现代化信息处理,能从事自动检测技术研究与新型自动化仪表和装置应用的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计算机及外语能力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电路、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信号分析与处理、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检测与转换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等。

3、另有20门有关自动化专业前沿知识的课程可供选修。就业领域:本专业毕业生历年供不应求,就业领域很宽广,学生毕业后可在研究所、高校、公司、各部委等企事业从事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开发与应用技术等方面的设计、分析、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工作。工程力学本专业的特色为矿山灾害力学。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扎实地掌握工程力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计算技术与实验技能的宽口径、高素质人才,注重对学生的力学建模、分析、计算与实验的全面训练及与力学相关的工程系统软件的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力的培养。毕业生能够在有关工程领域中从事与力学问题相关的工程设计与分析、技术开发及技术管

4、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成为力学及相关学科的高层次研究人才或高校教师。主要课程:外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大学物理、工程图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振动力学、结构力学、有限单元法、实验力学、板壳理论、岩土力学、大型工程分析软件及应用、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等。工程力学(虚拟仿真工程)本专业设有虚拟仿真实验室,建立了北京昊华能源有限公司实习基地、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实习基地、阜新矿业集团实习基地。本专业是国内首创专业,注重力学与计算机两大领域的交叉与结合,重点培养方向是工程中力学问题的数值计算与仿真。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5、德、智、体全面发展,获得工程师或科学研究基本训练,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全面地具备工程力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计算力学与虚拟设计方法,具有对工程中相关力学计算问题综合分析和研究的初步能力,并具有虚拟仿真工程设计、研究、开发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振动力学、流体力学、有限单元法、大型工程分析软件及应用、虚拟设计Pro/E、虚拟产品开发技术等。工程力学本专业的特色为矿山灾害力学。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扎实地掌握工程力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计算技术与实验技能的

6、宽口径、高素质人才,注重对学生的力学建模、分析、计算与实验的全面训练及与力学相关的工程系统软件的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力的培养。毕业生能够在有关工程领域中从事与力学问题相关的工程设计与分析、技术开发及技术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成为力学及相关学科的高层次研究人才或高校教师。主要课程:外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大学物理、工程图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振动力学、结构力学、有限单元法、实验力学、板壳理论、岩土力学、大型工程分析软件及应用、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等。采矿工程本专业我校的主导和优势专业。始建于1949年,采矿工程学科于198

7、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被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年获得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2009年通过了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专业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在矿山企业及相关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教学、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应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熟悉国内外矿产资源及其开采技术,掌握我国矿产资源的概况、开采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

8、学科的理论前沿、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掌握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知识,如地质工程、矿山机械、矿山电力、矿山管理等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主要课程:本专业下设井工开采与露天开采两个专业方向。井工开采专业方向主要课程包括采矿学(采煤方法)、岩体力学、矿山压力与控制、金属采矿学、矿井通风、矿井灾害及防治、矿井开采设计,露天开采专业方向主要课程包括露天开采工艺、开拓开采设计原理、露天矿线路工程、露天矿爆破工程、露天采矿机械、露天矿边坡稳定。安全工程本专业培养安全工程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掌握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及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

9、健康环境检测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养等能力,具备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基本技能,能从事企事业、厂矿通风、除尘、消防、评价等方面的安全研究、设计、检测和管理等工作。主要课程:安全管理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系统工程、流体网络理论、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安全法规、矿井通风、矿井瓦斯灾害防治、矿井火灾防治、矿井粉尘防治、矿井降温与空气调节、事故处理与急救、防火防爆学、建筑防火工程、安全心理学、工业通风与除尘、锅炉与压力容器安全、电气安全职业安全与健康、建筑施工安全等。就业领域:学生毕业后能在各类矿山、油田、工厂、建筑企业、煤炭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安全评价机构、公安消防部门、安全生产监督

10、管理部门及相关的教学、科研部门从事各类安全工作,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服务、安全系统检测与检验、消防工程技术与管理、安全设计、安全教育与培训等。安全工程(矿山通风安全)本专业(方向)是为适应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需求,缓解当前煤炭行业人才紧缺,特别是矿山安全方面人才紧缺的情况而设立的。旨在通过这一专业(方向),培养具有鲜明矿山特色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及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安全科学研究和矿山通风与安全工程师基本能力,能从事安全工程,尤其是矿山通风与安全方面的工程设计与施工、检测与监控、事故分析、灾害防治、安全监察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

11、创新型高级专业人才。主要课程: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管理工程、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流体网络理论、采煤学、矿井通风、矿井瓦斯灾害防治、矿井火灾防治、矿井粉尘防治、矿井降温与空调等课程。就业领域:学生毕业后能在各类矿山企业特别是煤炭企业、科研院所、安全评价机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相关的教学、培训单位从事安全工程,尤其是矿山通风安全方面的工程设计与施工、检测与监控、安全监察与管理、教学与评价等工作。土木工程(地下建筑工程)本专业(方向)主要培养掌握地下建筑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科学研究及科技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可从事地铁、隧道、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军事人防工程、引水

12、隧道、矿山井巷工程、岩土工程等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研究、教育、投资与开发等工作,该专业以培养适应社会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主要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岩土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材料、隧道与地下工程、地铁设计与施工、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矿山井巷工程、特殊施工技术、爆破工程、工程建设监理与相关法规、工程概预算等。就业领域:可在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工程、公路工程、市政工程、矿山建设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部门或领域的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建筑开发公司等从事地下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工程监理和建筑开发等工作,也可到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从事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

13、发、投资评估等工作。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工程)本专业(方向)主要培养掌握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科学研究及科技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可从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铁道工程和市政工程等行业规划、设计、监理、施工、管理和研究等工作。该专业以培养适应社会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CAD、土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桥梁工程、道路工程、基础工程、铁道工程、交通工程、建筑施工与组织、建设监理与法规、工程概预算等。就业领域:可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的规划、设计与施工工作、交通工程的组织与管理工作、港口与机场建设、工

14、程监理、市政工程等相关的设计院、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工作。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本专业培养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就业领域:毕业生可在设计院、研究所和机械制造厂从事机械设备的开发、设计、制造的技术服务和生产管理工作,也可在机械设备的使用单位从事设备技术改造、设备维修、技术服务和生产管理及设备管理工作。主要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控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工程测试

15、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传动与控制、矿山机械、机械系统设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CAD/CAM技术等。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本专业(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和运用力学知识以及建筑结构专业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能力,能在土木工程建筑的设计、施工、研究、教育、管理、投资开发等领域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掌握力学基本原理,掌握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设计、施工、管理、工程监理、科学研究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了解土木工程主要法规,具备工程设计、试验、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就业领域: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施工和安装企业、工程咨询监理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高校及科研院所等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主要课程:结构力学、建筑制图、建筑材料、建筑工程测量、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钢结构、建筑施工与组织、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工程概预算、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