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培研”一体化的高中通用技术学科培训新模式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6501169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培研”一体化的高中通用技术学科培训新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产培研”一体化的高中通用技术学科培训新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产培研”一体化的高中通用技术学科培训新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产培研”一体化的高中通用技术学科培训新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产培研”一体化的高中通用技术学科培训新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培研”一体化的高中通用技术学科培训新模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培研 ”一体化的高中通用技术学科培训新模式“产培研”一体化的高中通用技术学科培训新模式摘 要:“产培研”一体化的培训新模式是一种应用于高中通用技术学科教师培训中的新型培训模式。它由产、培、研三部分组成,有效结合了技术研究、课程研究及教学研究,为高中通用技术学科教师培训打开了一条新路子。关键词:产培研;培训模式;通用技术作为普通高中新课改中的一门新课程,通用技术课程在全国实施好几年了。经过几轮的教学,一线教师积累了不少经验与教训,课程本身也在经受着考验。20XX 年全国考试改革方案公布后,浙江和上海进行了首轮试点,浙江省继续秉承技术课程进入高考的老路子,在高考中的选考科目以“7 选3”的方式

2、进行,其中技术课程就包含了通用技术。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指出,20XX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将参加14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其中包含通用技术学科。 随着通用技术学科越来越受重视, 对通用技术一线教师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对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也就显得更为重要,培训管理者的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教学和教师需求。1 福建省通用技术学科培训现状20XX 年福建教育学院高中通用技术教研室成立,负责全省高中通用技术教师的培训工作。从20XX年至今,教研室共承办了二十余项省级培训工作:从新课程培训到教研组长培训、 从高中专项培训到高中远程培训再到薄弱

3、学科万名骨干一至三阶段培训等, 每次培训都提前做好培训需求调研工作, 有主题有针对性的进行,确保人人有学习,次次有收获。随着通用技术课程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购买课程所需的设备仪器用于教学,如:木工车床、3D打印机、激光雕刻切割机、3D扫描仪等,教学所用载体越来越丰富。 福建教育学院针对这些新技术的应用、 新机器的使用开展了相关培训,让教师快速的学以致用。在进行了几次培训后发现,新机器不再新,新技术也成了落后技术, 在教师培训时不再能起到引领作用, 培训中的授课教师也很难精通于新技术的开发与新机器的使用,培训工作陷入低谷。2 “产培研”一体化的培训新模式“产培研”一体化的培训新模式是福建

4、教育学院通用技术教研室 (以下称教研室)在培训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新型培训模式,其中,“产”:技术研究培训师,主要由教育企业组成;“培”:课程研究培训师,主要由大学教师组成;“研”: 教学研究培训师, 主要由一线教师组成。 在培训过程中很好的将这三部分有机结合起来, 在“产”在基础上进行“培”和“研”, 让培训课程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在福建教育学院的通用技术培训中, “培”即是教研室, “产”和“研”则是由教研室选出的相关教育企业和开课一线教师。培训前,先由教研室进行训前调研,调查问卷利用“福建通用技术培训Q群(以下简称省Q群)”向全省通用技术教师与本次参训的学员发放,收到的调查结果经过整理

5、后, 结合课程现状与发展确定培训主题进而开发课程。 在主题确定的基础上, 开发课程的过程结合教育企业和一线教师一起进行。 教研室负责确定培训课程具体名称及本次培训所需结合的教育企业和一线教师人选, 教育企业提供新机器新技术及相关技术人员, 负责开课一线教师的机器操作及技术学习问题,开课一线教师在学习新机器新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座内容的设计。设计好的课程讲座内容或实践操作活动内容由教研室反馈给省Q 群里参加调查的一线教师与本次参训的学员, 再一次向他们征求意见, 让他们针对具体课程或实践活动提出想法及平常教学中在用到这些知识时遇到的疑难点。 教研室将收集到的想法和疑难点整理好反馈给相应

6、课程的一线开课教师及教育企业, 让他们在优化讲座或实践活动时有效结合这些内容,让参训学员能够在培训中快速学会,在培训后快速应用,不再是以前“培训时很激动,培训后很空洞”的状态。这样一来, 既能在教研室的引领下了解课程形式发展, 又能充分发挥现有教育企业在机器技术上的优势, 还能开发出与培训配套的相关课程, 让教研室、 教育企业及一线教师各司其职, 最大程度的集合了技术、 课程与教学研究三部分的作用,有效达成了“产培研”一体化培训模式改革的目的。3 “产培研”一体化的培训模式在福建省通用技术学科培训中的实施以20XX年福建省普通高中高级职称教师专项培训(通用技术春季班)为例来进一步了解“产培研”

7、一体化的培训模式在通用技术学科教师培训中的实施。3.1 训前调研3D 打印技术是一门新技术,在社会各大领域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通用技术新课标中已将“产品三维设计与制造”列入选修模块。教研室在省Q群中针对“目前您想学习与了解的新技术”进行了群投票,选择“ 3D 打印技术”的达89%之多。对于该技术在课程中的应用,在与一线教师的交流中也了解到,省内已经有很多学校购买了 3D打印机,但会使用机器的教师还很少,急需学习。3.2 培训主题确定结合训前调研结果,通用技术春季班将培训主题确定为“三维设计与 3D打 印技术在设计一般过程中的应用”。3.3 培训课程框架的构建基于培训主题, 将此次培训课程设为

8、技术理论、 技术实践两大模块, 每一模块下设置了一系列的课程1 ,如表 1 所示。3.4 教育企业、开课一线教师的选择确定了培训主题及培训内容后, 教研室开始选择相应的教育企业和开课一线教师。本次培训以三维设计及3D打印为主,经过比较后,选择了江苏威宝仕科技有限公司用于提供机器, 选择了其福州代理点福州库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及福州万象三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新技术及技术人员, 选择了厦门外国语学校及 泉州第五中学的通用技术教研组作为开课一线教师。江苏公司提供 4 台最新型号的 Wiiboox3D 打印机作为培训操作使用, 该打印机具有金属框架、 全封闭结构、 电加热平台、 主动式空气过滤等一系列

9、的创新性设计,打印速度快,成品质量高、使用方便、维护简单、便于学习。其福州代理点的两家公司提供技术人员对开课的一线教师进行培训, 教师在学习三维设计及3D 打印的基础上,结合通用技术课程中必修一教材里的设计的一般过程内容开发培训课程如“三维设计在设计一般过程中的应用”、“ 3D 打印技术在设计一般过程中的应用”。但对于“三维软件的学习”、“ 3D 打印机的保养及维护”及“ 3D 打印机的组装”这些课程内容,因其需要专业知识,在短时间内较难掌握,需要公司技术人员协助开展课程设计与开展培训。3.5 培训课程的再反馈在课程内容确定的基础上,再次在省Q群及参训学员的班级Q群进行针对课程的调查, 如:

10、“您在教学中应用过三维设计吗?”、 “您平时用过的三维设计软件有什么?”、 “您觉得在学习三维设计软件时需要注意什么”、 “您学校购买了 3D打印机吗?” “您对3D打印机了解多少?”等内容,将收集到的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后发现, 省内教师及参训学员水平层次不齐, 有些教师从来没见过3D打印, 有些教师已经在教学中开始应用了, 但调查结果也表明即使已经在使用的学校教师,对于3D打印的加工原理、流程、设计软件的使用及3D打印机的组装与维护还是很不了解的, 所以很希望能在培训中做进一步的学习。 还有部分教师反映,3D打印到底要如何与课程结合在一起,对于他们来说比较困难。这些调查结果由教研室再次反馈到开

11、课一线教师及教育企业的技术人员处, 他们会根据具体的反馈内容进行优化课程内容。通过以上五步的实施过程,很好的将产、培、研融合成一体,不再只是学习技术, 而是透过课程与教学来学习技术, 学习在一线教学中应用技术。 通过这样的培训,春季班的培训工作开展的很顺利,参训学员人数自20XX年培训以来创下新高,培训满意度均为100%。4 结束语“产培研”一体化的培训模式是福建教育学院通用技术教研室正在探索的一种新型培训模式, 在教师培训中应该是从未有过的, 是一个新理念, 目前在福建省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培训中已经尝试过几次,如 20XX年暑期乐高机器人班、20XX年春季3D打印班等。它能确保在培训中学习到的技术、机器及教具实践都能实时更新, 让通用技术教师走在科技前沿。 也因其新, 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准备前期耗时较多”、 “教育企业选择较难”等, 若能结合其它一些培训策略或模式,也许能收到更好的培训效果,这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培训实践探索2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