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649766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学前教育学初创阶段的主要特点有针对性、系统性和 ( D )P14A. 专门化 B. 完备化 C. 丰富性 D. 理论性2.推动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 C )P12A. 欧文 B. 杜威 C. 福禄培尔 D. 蒙台梭利3.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是( D )P8A. 大教学论 B. 世界图解 C. 理想国 D. 林哈德与葛笃德4.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 D )P11A. 南京鼓楼幼稚园 B. 劳工幼稚园 C. 香山慈幼院 D. 江西实验幼师5.80年代末我国开展了社区

2、学前教育最优化的研究,该研究率先开展的省市有上海和( C )P262A湖南 B.广州 C.河北 D.安徽6.学前教育阻碍经济、政治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因为其( C ) A过度教育 B质量下降 功能异化 社会不重视7.从性质上划分,学前教育功能可以划分为( A )A期望功能与实际功能 B个人功能与社会功能 C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 D文化功能与家庭功能8.关于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正确的描述是( A B )A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B儿童的发展应是有个性的发展C儿童的发展应是平均的发展 D儿童的发展应是面面俱到的无差别的发展9.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想像力、创造性等重要的非智力品质形成

3、的关键时期是( A )P59A学前期 B青少年期儿童期成年期10.教育的基本功能是( B ) P33A社会的功能 B个体的功能 C文化的功能 D育人的功能11.属于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的是( C )P33A单一性 B停滞性 C发展性 D狭隘性12.属于学前教育效益的特征的是( B ) P45A直接性 B迟效性 C单一性 D短期性13.属于学前儿童美感的表现特点的是( C ) P120 A理性 B深刻性 C行动性 D思维性14.学前儿童道德意志的特点不包括( C )P 109A自觉性低 B自制力弱 C注意力分散 D坚持性不强15.学前儿童德育的主要方法有( A )P116A说服、范例、练习、评价

4、B指导、范例、练习、评价C说服、规范、练习、评价 D说服、范例、练习、批评16.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不包括 ( C )P132 A主动性原则 B一致性和灵活性原则 C自主性原则 D实践性原则17.属于幼儿园教学活动基本原则的是( C ) P 143 A娱乐性原则 B科幻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抽象性原则18.不属于皮亚杰根据儿童智力发展阶段划分的游戏类别的是( B ) P159A实践练习的游戏 B创造性游戏 C角色游戏 D有规则游戏 19.可供学前儿童游戏的玩具有两大类,即( B )P163A形象玩具和结构玩具 B成型玩具和未成型玩具 C智力玩具和娱乐玩具 D体育玩具和音乐玩具20.游戏的

5、主要特点包括 ( A ) P156 A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自主性B社会性、现实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自主性C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抽象性、自主性D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参与性21.幼儿园心理环境的特点有( A ) P 185 A教育性 可控性 隐蔽性 复杂性 B教育性 可控性 开放性 复杂性C教育性 可控性 隐蔽性 简单性 D教育性 可控性 开放性 简单性22.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要求的纬度划分,幼儿园环境设计可分为( B ) P179 A教学环境、安全环境、活动环境和交往环境 B生存环境、安全环境、活动环境和交往环境C教学环境、安全环境、休

6、息环境和交往环境 D生存环境、安全环境、休息环境和交往环境23.幼儿园环境设计的主要作用包括( D )P176 A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管理作用 B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教育作用、制约作用C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教育作用、管理作用 D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制约作用24.幼儿园和家庭的个别联系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 B )P256A. 家长会 B. 家长咨询 C. 父母育儿橱窗 D. 家长开放日25.关于幼小衔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D )A在小班进行 B在中班进行 C在大班进行 D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教育26.属于幼儿教师职业技能的是( B ) P217 A社会交际能力 B观察

7、能力 C控制情绪能力 D运动能力27.属于教师沟通技巧的是( C ) P221 A目光直视 B敢于批评 C语调语速要适当 D语气要一直不变28.教师互助形式之一的对话主要包括( C )P231 A信息交换、 经验分享、 专题讨论 B信息交换、 经验分享、 经常会谈C信息交换、 经验分享、 深度会谈、 专题讨论D信息交换、 经验分享、 经常会谈、 深度讨论29.我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 D )P87A保育和教育 B体育和智育 C德育和智育 D保育、教育幼儿及为家长服务30.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正式机构与社区联合,以有目的、有系统地向学前儿童家长传播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的知识,交流优秀的学前教育经验,树

8、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并掌握一定的学前教育方法的学校的是( A )P268A家长学校 B亲子学校 C家长班 D亲子班31.由社区组织的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入园儿童年龄为( D )P268A.12岁 B.14岁 C. 23岁末 D.03岁末32.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 B ) P70A溺爱 开放 专制 放任 B溺爱 民主 专制 放任C溺爱 民主 强权 放任 D溺爱 开放 强权 放任33.法国学者根据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把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 ( D )A基础学习期 B巩固期 C努力期 D前学习期 34.社区教育起源于( B )P261A.英国 B

9、.丹麦 C.法国 D.美国35.幼小衔接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D )P280A.小学化 B.突击性 C.单向性 D.整体性36.幼小衔接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和( A )P279A.现代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 B.儿童入学适应不良 C.过渡期的存在 D.儿童智力发展需要二、简答与论述题1.简述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阶段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这一特定阶段教育规律,以及阐明学前教育理论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包括: (1)学前教育现象(主要包括学前儿童在家庭、幼儿园等各个场合中的表现以及学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的表现) (2)学前教育规律 (3)学前教育理论2.简述

10、学前教育学初创阶段的特点。1)针对性(专门针对学前阶段的各种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或描述这一阶段的学前教育现象,或揭示现象之后的学前教育规律,又或形成系统的学前教育理论) (2)系统性(明确形成一个独立学科所具有的独立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同时教育学者在这一学科领域内的研究也逐渐系统化,除继续对学前教育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探讨之外,许多教育家专门针对学前教育学这一学科本身的建设进行研究) (3)理论性(关于学前教育的研究开始呈现出高度的理论性特点,即从学前教育现象中抽离出学前教育规律,并进行高度的抽象化,以形成较为完善的学前教育理论)。3.简述学前教育功能的特点。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11、以下五方面:(1)领先性(2)广泛(3)对象性(4)发展性(5)延后性4.简述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答: (1)学前教育的保育功能 (2)学前教育促进个体认知发展 (3)学前教育促进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5.简述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答:(1)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2)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 (3)调整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 (4)加强幼儿园的科学自主管理 (5)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 (6)改善幼儿园的师资力量。3.简述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生活活动既是儿童知识、技能学习的基础,又是形成儿童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基础,并对儿童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具体地表现为:培养儿童

12、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实施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22.简述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义。幼儿园学前教育与社区合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优化社区学前的教育功能;提高学前教育正式机构的教育质量;促进社区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15.简述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意义。幼儿园环境设计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于:制约作用:影响学前儿童的行为方式和发展方向;启迪作用:引导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激励作用:强化学前儿童的行为态度;调节作用:平衡学前儿童的情绪。19.简述培养教师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途径。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是幼儿教师为实现教育目标,在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倾向。狭义上的组织教育活动能力指

13、教师调控教育过程的能力,恰当地利用各种组织形式、特别是小组和个别形式与儿童有效地互相作用的能力,分层次指导儿童的能力,指导游戏的能力,随机教育的能力。广义上的组织教育活动能力是指教师开展学前教育活动需要的综合能力,主要有生活指导能力、把握学前儿童心理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创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教学的应变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与家长沟通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10.简述学前儿童体育的途径与方法。(1)途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市实施学前儿童德育的基本途径);专门的德育活动(即教师为了实现某项德育内容而组织的教育活动);游戏活动(也是德育的基本形式。在游戏过程中,学前儿童自发地扮演社会角色,实践一定的社会行为,体验一定的社会情感,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