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中心小学新建教学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编辑)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6497532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镇中心小学新建教学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编辑)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XX镇中心小学新建教学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编辑)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XX镇中心小学新建教学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编辑)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XX镇中心小学新建教学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编辑)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XX镇中心小学新建教学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编辑)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镇中心小学新建教学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镇中心小学新建教学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编辑)(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镇中心小学新建教学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县XX镇中心小学新建教学楼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一、项目背景1二、可研报告编制依据2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原则和范围2四、项目概况3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4一、项目现状4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第三章 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9一、项目选址9二、项目建设条件9第四章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15一、建设规模15二、主要建设内容15第五章 建设方案16一、总体规划方案16二、设计依据16三、总平面布置17四、建筑设计17六、配套设施21七、采暖、通风23八、管线综合布置原则23九、道路、绿化23第六章 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24一、

2、环境保护24二、劳动安全和保护25三、消防27第七章 节能分析29一、用能标准及节能规范29二、耗能估算30三、节能、节水措施措施32第八章 项目组织管理34一、组织机构34二、项目管理34第九章 工程招投标36一、招标依据36二、招标的基本情况36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39一、建设期39二、项目进度计划39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41一、编制依据41第十二章 社会评价43一、社会影响分析43二、互适性分析44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45一、结论45二、建议45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背景 (一)项目名称:XX县XX镇中心小学新建教学楼项目 (二)建设单位:XX县XX镇中心小学 (三)建设地

3、点:XX县XX镇中心小学院内 (四)项目建设背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XX县的教育事业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基础教育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国家先后给各省安排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专项资金,新建、扩建和改造了一批校舍,中小学校舍紧张的矛盾得到了缓解,校舍结构和质量有了很大改善,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步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重点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均衡发展的整体水平”的要求,把改善农村薄弱地区的办

4、学条件,作为省委、省政府统筹实施均衡发展列为政府的重点工程。改善农村地区办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实施均衡发展列为政府的重点工程。改善农村地区办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是各级政府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县创建教育现代化需求的一部分。 XX县XX镇中心小学教学综合楼项目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提出的。 二、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发展改革系统切实做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3

5、4号精神; 3、关于切实做好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有关问题的通知; 4、XX县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5、XX县县城镇总体规划; 8、城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 9、由国土、气象、地震、水利部门对学校校址出具的安全鉴定报告; 10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 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12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 13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原则和范围 (一)编制原则 1、按照有利于本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利于服务当地百姓生活,有利于城乡改革开放的原则。 2、

6、“节约用地”?该项目建设必须遵循节约用地、合理布局、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3、该项目的建设应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根据主管部门批复的精神和建设内容,以及根据土地规划部门、城建、消防、环保等部门的要求,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配套建设”的原则,把项目建成清洁、文明、具有时代气息。工程设计应结合地区特点选择安全合理的结构形式,建筑外型美观大方。 4、新建项目拟在XX县XX镇中心小学原址,基地周边交通发达、平坦、环境优美,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 配套工程如供电、给排水、采暖、通风等按有关规范和要求办理。 (二)研究范围 依据中国电力出版社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南规定的工程

7、项目可行性研究深度及要求,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方案选择、节能节水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安全卫生消防、项目进度计划、工程招投标、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社会效益等方面做全面研究和论证。 四、项目概况 1、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县XX镇中心小学校区内。 2、建设规模 本次拟建的XX县XX镇中心小学教学综合楼项目,总建筑面积5360平方米。其中:幼儿园教学楼2000平方米、普通教学楼3360平方。 3、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项目建设投资约为700万元,建设资金主要来源由县政府和省校舍安全工程补助组成。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现

8、状 XX县XX镇中心小学位于XX镇政府驻地日照路3号,三洋港派出所东侧,XX中学南侧,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学校,始建于1958年春, 2007年9月搬迁至现址。 学校现占地面积31169平方米,建筑面积3985平方米,绿化面积10720平方米,教职工57人,教学班16个,在校学生726人的市级规范示范学校。学校共有59名教职工,其中女教师31人;中学高级职称2人,小学高级职称45人,小学一级职称12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以上学历23人。学校内部设置合理,配套设施齐全,设有音乐、体育、舞蹈、美术、卫生、计算机、实验、仪器、图书、阅览、网络中心、软件制作、布贴画制作等专用室。现有图书21

9、730册,生均29.6本。 近年来学校秉承“爱生尊师、求实进取”的办学目标,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求真创新、发展个性”的办学理念,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的办学口号引领下,抓实抓好“诚信、尚礼、厚德、博学” 的校风,“求真、善导、严谨、乐教”的教风,“质疑、探究、合作、实践”的学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绩。2007年综合督导评估中获得一等奖;2007年目标管理二等奖;2007年布贴画创作活动被连云港市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录入,同年参加第十二届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获得集体一等奖;2008年参加第十三届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获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同年被评为连云港市优秀教育学会先进单位,连云港

10、市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2009年获江苏省教育技术作品大赛活动优秀组织奖,2009年“师陶杯”论文优秀组织奖,2009、2010年县级文明单位,2010年县支教先进集体等多项殊荣。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教育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科教兴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教育事业的兴衰,事关下一代的成长,事关全县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事关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新形势下的经济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质量的竞争,培养人才就要从小学教育抓起。从长远看,一个地方人民素质的高低、掌握知识的程度、拥有人才的数量,决定着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速度、发展

11、质量和发展后劲。进入新世纪,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把发展、振兴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和基本国策,增加教育投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其目的就是要争先抢占在国际竞争中科技、人才和经济的制高点。可以说现在教育的差距就是将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差距。 近几年,XX县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与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均衡教育的迫切要求仍有差距。如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学校资源不足,办学条件特别是农村及城市小学校办学条件有待改善等。XX镇政府确定的“科教兴镇”战略就是科教立本,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谋划教育全局、规划教育未来,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改善办

12、学条件,促进了全镇教育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为此,XX县XX镇中心小学建设项目,不仅仅优化了办公条件,它将把党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最基层,这无疑对XX镇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对小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好机遇。 项目建成后,能解决学校校舍安全,符合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标准,提高校舍安全标准和综合防灾能力。 1、是保证在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 2008年5.12四川汶川地震,校舍倒塌,师生伤亡严重的教训告诉世人,加强校舍抗震安全排查和做好校舍安全工作是十分迫切的,这关系到全体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是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一件重要大事。2

13、008年,江苏省政府印发江苏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启动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2011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工程实施范围覆盖全省城市和农村、公办和民办、教育系统和非教育系统的所有中小学校含幼儿园及特殊教育学校。通过对全省中小学校分步开展抗震加固、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建设,使学校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并符合对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洪水、火灾、雷击等灾害的防灾避险安全要求。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彻底消除D级危房、全面加固C级危房、兼顾维修B级危房,消除安全隐患,将中小学校建成建筑最安全、家长最安心的地方。 2、是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实力促进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巩

14、固“两基”成果,顺利通过2011年国家“双高”验收,加快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集中办学,布局调整迫在眉睫。现有教学用房根本满足不了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 由于XX镇中心小学校舍安全等级低,存在安全隐患;学校基础设施差,设施不健全,严重制约学校发展; 3、项目的建设是体现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重大举措。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学校校舍建设和安全问题。08年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深入四川、陕西、甘肃等地震灾区学校看望广大师生,09年元旦期间在考察北川县桂溪初中时明确要求,加强校舍安全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把学校建成安全、牢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建筑。温家宝总理7次去北川中学,并在去年年底的中央

15、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对全国校舍特别是城乡中小学校舍进行一次安全检查,不符合要求的要尽快加固改造。中央政治局9位常委先后20多次赴地震灾区,几乎每次都要视察学校。中央政治局会议、政治局常委会议多次研究学校建设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4次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时都对学校的灾后重建提出具体要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向全国人民做出承诺,即实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4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启动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决定,组成有12个部门参加的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体现了保障校舍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4、项目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