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六盘水地区大白菜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培养特性研究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496547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六盘水地区大白菜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培养特性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贵州六盘水地区大白菜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培养特性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贵州六盘水地区大白菜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培养特性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贵州六盘水地区大白菜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培养特性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贵州六盘水地区大白菜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培养特性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六盘水地区大白菜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培养特性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六盘水地区大白菜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培养特性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六盘水地区大白菜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培养特性研究简要:摘 要:黑斑病是大白菜重要病害之一,常对大白菜田间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为明确引起贵州省六盘水地区大白菜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采用稀释涂布法从六盘水地区 4 个种植点大白菜黑斑病病摘 要:黑斑病是大白菜重要病害之一,常对大白菜田间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为明确引起贵州省六盘水地区大白菜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采用稀释涂布法从六盘水地区 4 个种植点大白菜黑斑病病样上别离到 4 个菌株。基于形态学和 ITS、Alt-a1、 tef-1 多基因序列分析,4 个菌株的鉴定结果均为芸薹链格孢 Alternaria brassicae。生物学特性研究说明,该病原菌

2、最适培养基为 PDA,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和蛋白胨,最适碳源为葡萄糖;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最适温度均为 25 ,菌丝生长最正确 pH 值为 7;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 55 下处理 10 min。关键词:大白菜;黑斑病;芸薹链格孢;系统鉴定;生物学特性龙巧芳; 梁文; 蒋芹娜; 吴凤康; 李倩; 杨友联; 张晓勇 中国蔬菜 2022-01-13黑斑病又称黑霉病,是大白菜常见的重要病害之一,发病面积广,近年爆发呈上升趋势。黑斑病早期在大白菜上形成 25 mm 的灰褐色近圆形斑,并有圆环状同心轮纹,外围呈淡黄色晕圈,病斑中央常见黑色霉状物;后期病斑逐渐扩大,病部枯槁穿孔,严重时整株叶片枯死(董伟,2022

3、)。黑斑病在早春发生最为严重,最适发病温度为 1315 ,低温、高湿和雨雾天气最适病害爆发和流行(邓奇,2022)。前人研究说明,链格孢属(Alternaria)多种真菌如芸薹链格孢 A. brassicae、萝卜链格孢 A. japonica(马海霞 等,2022;云晓敏等,2022)、芸薹生链格孢 A. brassicicola、芜菁链格孢 A. napiformis(张天宇,2022)、日本链格孢 A. japonica(Ren et al.,2022)、链格孢 A. alternate、细极链格孢 A. tenuissima(Dunbar et al.,2022;郭 润 婷,2022)

4、、 茄 链 格 孢 A.solani(Shi et al., 2022)等都可为害大白菜叶片并形成黑斑病病症,有时多种链格孢真菌复合致病,给病害的识别和防治造成一定困难。前人对大白菜黑斑病病原菌已有一定研究,但该病的病原菌种类繁杂,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同时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也缺乏系统性,不利于该病的识别、传播规律调查及田间防治。本试验对贵州省六盘水地区 4 个种植点的大白菜黑斑病病样进行病原菌别离,结合形态学和多基因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研究了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死温度等,以期为六盘水地区大白菜黑斑病田间准确识别及防治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1 材料与方法 1.1 病原

5、菌别离纯化2022、2022 年春季分别在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明湖村、水城区野钟乡、六枝特区新场乡和盘州市大山镇 4 个大白菜种植点进行田间病害调查和采样,每个种植点随机采集 1 份病叶并单独装入保鲜袋中带回实验室,采用稀释涂布法别离、纯化得到 BA20221205、BA20221215、BA190721、 BA190629 等 4 个菌株。菌株在 PDA 试管斜面上培养 10 d 后置于 4 冰箱保藏备用。1.2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分别将 4 个菌株接种于 PDA 培养基平板上进行活化培养。打取直径 6 mm 的菌落边缘小菌饼,接入另一 PDA 平板中央,25 、自然光照条件下培养 10 d

6、后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观察菌落特征。同时将 4 个菌株分别接种于马铃薯胡萝卜琼脂(PCA)培养基(20 g 去皮马铃薯和 20 g 胡萝卜切成小块,加蒸馏水小火熬煮 30 min 后双层纱布过滤得到滤液,参加 18 g 琼脂,定容至 1 000 mL 后灭菌备用)平板,20 、自然光照条件下诱导产孢,然后刮取菌落外表分生孢子制成临时装片,采用奥林巴斯 BX51 显微摄像系统对分生孢子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拍摄,并采用 Spot32 v4.0.8 软件测量其显微尺寸。1.3 病原菌分子鉴定分别将 4 个菌株接种于 PDA 平板上,25 恒温培养 10 d 后刮取菌丝,采用改进的 CTAB 法

7、提取菌株 DNA(张颖慧 等,2022)。扩增的目的序列分别为内部转录间隔区(ITS)、链格孢抗原相关蛋白基因(Alt-a1)和翻译延长因子 1 亚基基因(tef-1)3 个基因片段。ITS 序列引物为 ITS4(TCCTCCGCTTATTGATATGC) 和 ITS5 (GGAAGTAAAAGTCGTAACAAGG),Alt-a1 序列引物为 Alt-for(ATGCAGTTCACCACCATCGC)和 Alt-rev(ACGAGGGTGAYGTAGGCGTC), tef-1 序列引物为 EF1-526F(GTCGTYGTYATYGG HCAYGT)和 EF1-1567R(ACHGTRCCR

8、ATACCAC CRATCTT)(Lawrence et al.,2022;Nishikawa & Nakashima,2022)。PCR 反响体系及扩增程序参考 Woudenberg 等(2022)的方法。扩增产物经 1%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后,由北京擎科生物技术进行纯化和测序,所得序列已提交至 GenBank。将所得序列输入 GenBank 的 BLAST 中进行同源序列检索,查找相似性较高的菌株(表 1)。3 个基因序列利用 Sequence Matrix 1.7.8 进行拼接,运用 MEGA X 软件的极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ML)构建系统发育树

9、,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1.4 菌株致病性鉴定供试大白菜品种为中华青(市售),5 叶期选取健壮无病害的幼苗定植于装有灭菌草炭基质的花盆,置于 20 光照培养箱中,缓苗后使用 75% 的酒精棉球对叶片进行消毒,无菌水清洗 45 次,无菌吸水纸吸去外表水分后用灼烧冷却的接种针对由内向外数第 5 片叶形成微创伤口,用 2 mm 打孔器打取菌株 BA20221205 菌落边缘小菌块接种于微创伤口处(以菌丝面接触伤口),再将幼苗置于 20 、光照 10 h/黑暗 14 h 的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7 d 后观察其致病效果。以接种直径 2 mm 的无菌琼脂块为对照,每处理接种 3 株,6 次重复。如叶片发病

10、,待病斑部位产生分生孢子后,刮取分生孢子用稀释涂布法进行别离纯化,并对别离的菌株与原菌株进行比拟。1.5 病原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最正确温度及 pH 测定用 6 mm 打孔器打取菌株 BA20221205 菌落边缘菌饼,单点接种于 PDA 平板中央,分别置于 0、 5、10、15、20、25、30、35 等 8 个温度条件下,每处理接种 3 皿,3 次重复。10 d 后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利用 1 mol L-1 NaOH 或 HCl 调节 PDA 培养基 pH 值至 4、5、6、7、8、9、10、11、12、13 等 10 个梯度,制成平板;然后用 6 mm 打孔器打取菌株 BA20221

11、205 菌落边缘菌饼,单点接种于 PDA 平板中央,每处理接种 3 皿,3 次重复。25 条件下培养 7 d,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用灭菌解剖刀刮取菌株 BA20221205 菌落外表的分生孢子悬浮于无菌水中,利用血球计数板统计孢子悬浮液中的孢子密度,并用无菌水稀释孢子悬浮液浓度至 1 106 个 mL-1 。用移液枪吸取 100 L 孢子悬浮液参加 PDA 平板,均匀涂布后分别置于 0、5、10、15、20、25、30、35 等 8 个温度条件下,每处理接种 3 皿,3 次重复。24 h 后将涂布平板置于奥林巴斯 BX51 显微摄像系统下,随机选取 10 个视野统计分生孢子萌发情况。1.6

12、菌株生长最正确培养基、碳源及氮源筛选设 置 5 种 培 养 基 处 理:PDA 培 养 基、10% PDA 培养基、PCA 培养基、10% PCA 培养基、合成低营养琼脂(SNA)培养基(0.2 g KH2PO4,0.2 g KCl,1.0 g KNO3,0.5 g MgSO4 7H2O,0.2 g 葡萄糖,15 g 琼脂,1 000 mL 蒸馏水,自然 pH 值)(周晓榕 等,2022;张晓勇 等,2022)。用 6 mm 打孔器打取菌株 BA20221205 菌落边缘菌饼,单点接种于不同配方培养基平板中央,每处理接种 3 皿,3 次重复。25 条件下培养 7 d,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以查

13、氏培养基(1 g K2HPO4,3 g NaNO3,0.01 g FeSO4,0.50 g KCl,0.50 g MgSO4 7H2O,30 g 蔗糖,15 g 琼脂,1 000 mL 蒸馏水,自然 pH 值)为根底培养基(周晓榕 等,2022),分别用相同质量的可溶性淀粉、甘油、麦芽糖、葡萄糖替代蔗糖,得到 5 种含不同碳源的培养基;分别用相同质量的硝酸铵、氯化铵、蛋白胨、酵母浸粉、硝酸钾替代硝酸钠,得到 6 种含不同氮源的培养基。用 6 mm 打孔器打取菌株 BA20221205 菌落边缘菌饼,单点接种于不同碳源或氮源的培养基平板中央,每处理接种 3 皿,3 次重复。25 条件下培养 7

14、d,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1.7 菌株致死温度测定取 1 000 L 浓度为 1 106 个 mL-1 的菌株 BA20221205 孢子悬浮液,参加 1.5 mL 无菌离心管 中, 分 别 放 入 35、40、45、50、55、60、65、 70 水浴中,每处理 3 管,3 次重复;精确计时 10 min,各处理分别取 100 L 孢子悬浮液均匀涂布于水琼脂(WA)培养基平板上(刘一贤 等, 2022),25 条件下培养 24 h,然后在奥林巴斯 BX51 显微摄像系统下随机选取 10 个视野,统计分生孢子萌发情况。1.8 数据处理运用 DPS v7.05 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

15、拟。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原菌形态学及致病性鉴定大白菜黑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初期形成轮纹状黑斑,严重时造成穿孔(图 1-A)。经别离纯化,在 PDA 平板上 25 培养 10 d 后菌落直径为(44.6 2.7)mm,边缘整齐,菌丝呈褐色,并且分泌黑褐色素,菌落外表淡黄色,反面褐色且有明显轮纹(图 1-B、C)。在 PCA 平板上形成的分生孢子多为单生,少数形成 23 个孢子的短链(图 1-D);孢身直立或略弯曲,淡灰褐色至褐色,倒棒 状,(74.2148.8)m (16.735.5)m, 具横隔膜 415 个,纵、斜隔膜 06 个(图 1-EH);喙柱状,长 28.8084.95 m,淡灰褐色,多有分隔。基于形态特征分析,初步将 4 个菌株鉴定为芸薹链格孢 Alternaria brassicae(Berk.)Sacc.(Wiltshire, 1945)。将菌株 BA20221205 接种于健康大白菜叶片上,20 培养 7 d 后与对照相比,接种处形成 5 10 mm 的灰褐色病斑,并有显著的圆环状同心轮纹,与田间大白菜黑斑病早期病症相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