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6496021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43分) 1、给加点字注音。(11分) 不逊( ) 诘责( ) 解剖( )文绉绉 ( ) 庶祖母( ) 眼翳( )锃亮( ) 黝黑( )搓捻( )甲胄( )深恶痛疾( ) 2、补全下列成语(10分) 油光可 翻来 去 首低眉 正 危坐 广 无垠 粗制 造 藏污纳 然失色 不可名 冥思 想 3.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4分)( ) A、在我的第一本书中,胡适用温情的笔调来描绘父亲为自己抄写课本的动人情景;藤野先生一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再塑生命一文中,既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教师形象以及她那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孩的精神追

2、求。 C、牛汉在回顾自己所走过的人生道路时,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在我的母亲中,用朴实的文字表达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D、茨威格在列夫.托尔斯泰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英俊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4、名著阅读。(12分)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作家 的三部曲的第二部,另外两部分别是 和 ,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法国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在他的 一书中叙述了 、米开朗琪罗和 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 5、语言运用。(6分) 在“献给母亲的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林晓梅同学深情地赞美了自己的母亲。请你参照画线的文字,展开联想想像,仿写一个句子,同唱一首献给母

3、亲的歌。 母亲得知我生病,忽匆匆赶到我的病床前。我微微睁开双眼,发现母亲正慈祥地看着我,那是一种怎样的眼神啊!那是晨曦对娇花的沐浴,那是春风对碧水的轻抚,那是_, 。 二、阅读理解(57分) (一)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15题。(8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从流飘荡 好鸟相鸣 皆生寒树窥谷忘反 2翻译句子(5分)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3文中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是 。(2分) 4简单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写法。(3分) 5文章情景交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2分) (二)(19分)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

5、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作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

6、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亏得有这么一对眼睛,托尔斯泰的脸上于是透出一股才气来。此人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中在他的眼睛里,就像俊美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丰富思想都集中在他的眉峰之间一样。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

7、示广袤无垠的宇宙。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这一对烁烁发光的晶体具有足够的热量和纯度,能够忘我地注视上帝;有足够的勇气注视摧毁一切的虚无,这种虚无犹如蛇发女怪那样,看到她的人就会变成石头。在这对眼睛看来,没有办不到的事情,除非让它们陷入无所事事的白日梦中,在优雅而快活的梦境里默默无声地享乐。眼皮刚一睁开,这对眼睛就必然毫不含糊,清醒而又无情地追寻起猎物来。它们容不得幻影,要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把浅薄的信条撕烂。每件事物都逃不过这一对眼睛,都要露出赤裸裸的真相来。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

8、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1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二段的内容。(3分) 11、第二段中作者引用高尔基的话具体有什么作用?(3分) 12、文中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体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 13、说说你对“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句话的理解。(3分) 14、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的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眼睛充分表达出来。认真品读选文,试在文中画出一处精彩语句加以赏析。(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21题。 (21分) 唤醒生命 他生活宽裕,爱好旅游,常利用闲暇时间开着自己的车四处游历。前不久,他又进行了一次长

9、途旅行,自己驾着车远赴2000多公里外的西藏。 经过半个多月的奔波,他到达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青藏高原地区。只身旅行,难免孤寂,但在那片地广人稀的地方,人影和炊烟都难得一见。他打开车里的收音机,却收听不到任何节目。 车子进入高原腹地。穿越戈壁和沙丘的道路,两旁没有成活的草木,有的只是冰天雪地和不时刮起的狂风。 他一路上领略着奇特的高原风光,不料赖以行进的汽车却出了故障。他仔细检查了半天,竟然没有找到任何原因。他想起以前听别人说过,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待过往的车辆,请别的司机帮忙修理,或者帮助拖着坏了的车离开这里。 只有等待,他一直等了三天。糟糕的是,三天里竟没有任何车辆从这

10、里经过,甚至连一个人影都没看见。那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啊,死一般的沉寂、空旷。他携带的食物和水已所剩无几,处境非常险恶,如果再等不到过往的车辆或者能够帮助他的人,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又过了两天,一场大雪将他的车慢慢覆盖。他又冷又饿,因为食物已经完全吃完了。 迷迷糊糊中,蜷缩在车内的他被一种声音吵醒。爬出车来,他看见车顶上趴着一只不知名的小鸟。那只小鸟也许是在寻觅食物,看起来同样无助,正用微弱的声音不停地鸣叫着。霎时间,他的泪水禁不住涌出,这是五天来,他第一次听到来自生命的声音! 他伸出手,轻轻捉住了那只小鸟,将它放进相对暖和的车厢里。他开始打起精神,试着努力自救。他反反复复地仔细检查汽车,终于找到

11、了故障的原因,原来是化油器上的一个零件阻塞了油路。车子修好了,他靠虚弱的身体开着车向前行驶了40多公里,驶抵一个牧民居住点,他终于得救了。只是,那只吵醒他的小鸟在车子行驶的途中不幸地死去了。 这段经历,后来他常常谈起。他说:“是那只小鸟求生的叫声,挽救了我的生命。”直到今天,作为纪念,他还把那只风干得比拳头还小的小鸟保存在自己的书橱里。 但我想说,那只殒命高原的小鸟,它并不曾想起过要救人,救他的还是他自己。小鸟的叫声唤醒了他求生的欲望,才使他得以绝处逢生。是啊,被唤醒的生命才会有激情去创造,才能够走出眼前看似无际的困境和厄运。 15、文章写“他”旅游,为什么对“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一笔带过?

12、文章用第三人称来叙述,有什么好处?(5分) 16、“这段经历,后来他常常谈起”,请概述他的“这段经历”。(30字左右)(4分) 17、如何理解“他”把“那只风干得比拳手还小的小鸟保存在自己的橱里”这一做法?(4分) 18、作者说“救他的还是他自己”,这和第段“他”所说的“挽救了我的生命”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19、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它同前文有什么关系?(4分) 第一单元检测题答案 答案:示例冬天阳光对白雪的亲吻 示例明月对清泉的细语 5分 二、阅读与理解 (一)1、主要写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所见所感。 2、这一句领起前两段内容,写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反感,为下文到别的地

13、方去看看埋下了伏笔。3、略4、作者在这一部分写了在东京的所见,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促使先生对东京失望,为下文离开东京到仙台见到藤野先生作了铺垫。或者说这一部分写清国留学生学跳舞、赏樱花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答对大意即可) (二)5、选文主要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含有丰富的感情。 6、选文第一段抓住托尔斯泰目光的犀利去写。“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形象精妙地写出托尔斯泰眼睛深刻、准确的洞察力。 7、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愤怒使之冷峻,不悦使之结冰,友善使之和缓,激情使之炽烈如火。”“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

14、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用高尔基的话说:“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8、课文前半部分写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原来粗鄙的外表是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的。这是用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的精美绝伦。9、略 (三)9、(4分)因为本文主题是唤醒生命,如果浓墨重彩地写奇特的高原风光,就偏离了主题。 (2分)能客观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2分)。(意思对即可) 10、(4分)他驾车去西藏旅游,陷入困境。(2分)一只小鸟唤醒他求生的欲望,他自救成功。(2分)(意思对即可) 11、(3分)这是对小鸟的敬重,实际上也是对生命的礼赞(意思对即可) 12、(4分)不矛盾(1分)。因为小鸟只是唤醒他求生的欲望,而挽救生命是因为他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摆脱了困境。(3分)(意思对即可) 13、(4分)点明题旨,画龙点睛。(2分)前文的记叙是这段议论的基础,这段议论是对前文的深化。(2分)。(意思对即可) 14、(3分)人生的美丽并不全在于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