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防护知识点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6495294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射线防护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射线防护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射线防护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射线防护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射线防护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射线防护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射线防护知识点(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放射防护知识(1)第一部份 射线的基础知识和名词解释.什么叫放射性、放射性核素、放射性同位素、辐射? 某些核素的原子核能自发地衰变放出、等粒子的性质称之为放射性。 具有放射性的核素就叫放射性核素。它可分为人工放射性核素和天然放射性核素。 原子序数相同而原子质量数不同的各核素统称为某元素的同位素,而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则称为放射性同位素。2什么叫电离和电离辐射? 当带电粒子通过物质时,物质原子核外壳层电子受到带电粒子的电力作用,获得足够能量而脱出原子壳层成为自由电子,这种过程就叫电离。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称为电离辐射.3。接触电离辐射的职业有哪些? 接触电离辐射的职业主要有:(1)核工业系统。

2、如核原料的开采、冶炼等部门。()放射性核素及其制剂的生产、加工和使用部门,主要包括:生产开放型放射性物质以及含有开放源产品部门,生产封闭型放射性物质以及封闭源的仪器、设备等.(3)射线发生器的生产和使用部门,如各种加速器、调线发生器等电工设备部门。4、什么叫衰变、半衰期? 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自动地发生变化,放射出某种射线并由一种核素变成另一种核素叫衰变。 由于衰变而使某个核素的活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称半衰期。5射线大致分为哪三大类?(1)由、+等带电粒子组成的射线.(2)由电磁彼组成的线和射线。(3)由中性粒子如中子组成的射线。6作用于人体的人工辐射有哪四大类,(1)核爆炸:可分为空中、地面和

3、地下核爆炸,对广大居民影响最大的是空中爆炸。根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委员会报告,由于各国核试验和核事故,世界人口每人平均年剂量为0.1mV。(2)核能生产:包括铀矿开采、矿石加工等,由核能生产对当前世界人口每人平均的年剂量为0.00mSV()医疗照射:医疗照射在公众受到的人工辐射源照射中居于首位。医疗照射对当今世界人口每人平均的年剂量为0.41.0m。(4)其它人工辐射:主要是指在食品或其它消费品中的人工辐射,如一只226Ra的闹钟,对人造成的年有效剂量当量约为lSV。彩色电视机在正常收看情况下,引起的年有效剂量当量不超过1SV。7X射线是怎样产生的,其特点是什么? 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与物质相

4、互作用而产生的,这种过程通常在射线管内进行。在调射线管的两极(阳极和阴级)之间加一直流高压,这时,阴极发射的电子就在该强电场中加速,到达阳极时,就具有很高的速度,这种高速度运动的电子与阳极物质相互作用便可产生X线。8如何表示调射线的质和量? 从物理意义来说,X线的量表示 线的强度,即光子数数目。X线的质表示这些光子的能量,即X线的芽透能力。在平时,通常用线管的管电流与线照射的时间的乘积来反映X线的量,以毫安秒(A)表示,而以加于线管两极的电压来表示线的质(即线的穿透能力)。9照射量和照射量率怎样解释? 照射量是指X或射线在每单位质量空气中释出的所有电子完全被空气阻止时,在空气中产生的正负离子总

5、电荷。它表示空间或射线强弱。只能用于x或射线。单位为库仑千克(C Kg1),习惯用单位为伦琴,用R表示。 照射量率是单位时间内的照射量的增量。其单位是照射量除以适当时间而得的商如K1、C S1h-1等,其专用单位则是RS1、Rmi-等。与照射量一样,仅适用于X 线或射线.1什么叫吸收剂量、剂量当量、剂量当量率? 吸收剂量表示每单位质量的被照物质平均吸收的辐射能量。国际单位为戈(瑞),用Gy表示.而剂量当量就是乘上了适当修正系数后的吸收剂量,用来表示各种电离辐射对机体危害程度大小的辐射量。国际单位为希沃特,用SV表示, 旧有专用单位为“雷姆”(e).而在单位时间内的剂量称剂量当量率。1.各种辐射

6、量及其单位如何表示?如何换算?辐射量Si单位旧专用单位名称单位换算通名专名放射性活度()1/秒(S-1)贝可(BQ)居里(Ci)1 Ci3.1010 BQ1BQ2。 1011Ci照射量(X)库仑(K1)伦琴(R)R=25104 Cg1 1CKg =88103吸收剂量()焦耳/千克(Kg-1)戈瑞(G)拉德(rad)1Gy=10 rd ra=00 y剂量当量(H)焦耳/千克(Jg1)西伏特(Sv)雷姆(em)1Sv1r1 rem=01Sv 12.当前世界人口中每个人接受的个人年剂量(mS)应如何估算? 当前全世界人口中每个人所接受的年平均剂量如下表:有效剂量当量估算值的总和源或实践当前个人年剂量

7、(mSV)(全世界人口中每个人)每年天然本底24医疗照射(诊断的)0.41职业性照射。02核能生产000单次全部核爆炸和核事故0。01第二部份射线对人体的影响13、请解释放射损伤的意义及放射损伤的分类? 放射性损伤是指一定量的电离辐射作用人体后所引起的病理反应.放射损伤的分类按临床效应出现的时间特点,分力躯体效应,遗传效应和胚胎效应;按效应出现的时间特点,分为急性效应和慢性效应或近期效应和远期效应;对受照射者损伤的范围又可分为全身性损伤和局部损伤.在放射卫生学上,按效应的发展规律分为随机效应和非随机效应。14、影响放射病发病与射线有关的因素有哪些?影响放射病发病的射线有关因素如下:(1)辐射种

8、类:不同种类的辐射在同样的吸收剂量作用下所产生的生物效应不同,或者说不同种类的射线引起同样生物效应所需的吸收剂量是不同的。(2)照射剂量:总的规律是剂量愈大效应愈显著。(3)剂量率:即单位时间内机体所接受到的照射剂量。一般总剂量相同时,剂量率愈大生物效应愈显著。()分次照射:相同剂量的同种射线分次重复照射的生物效应远较一次照射的生物效应为低。(5)照射部位和面积:身体各部位对射线敏感性不同,以腹部最敏感,其次为盆腔、头和胸部。面积越大,所受的损害就越大。(6)照射方式:分内、外两种照射方式,体内照射的危害性大于外照射。1.影响放射病发病与机体有关的因素有哪些? 当辐射的各种物理因素相同时,不同

9、种系、种族、不同个体、不同的组织和细胞对放射的敏感性有差异,因而影响放射病的发病和发展.(1)种系的放射敏感性:不同种系的生物对辐射作用的敏感性有很大的差异.(2)个体的放射敏感性:在哺乳动物中,其放射敏感性因个体发育所处的阶段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总的来说,放射敏感性随着个体发育过程而逐渐降低,胎儿及幼年动物较成年者敏感,雄性较雌性敏感。(3)不同器官细胞组织的放射敏感性有差异。1。机体各组织器官对放射的敏感性有什么不同? 机体受照射后,其各种组织和细胞损伤的程度并不相同,成年动物机体的各种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与其功能状态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规律是多细胞生物中分裂旺盛的细胞敏感,代谢旺盛的细胞敏感,

10、胚胎和幼稚的细胞较成熟的细胞敏感。一般排列顺序如下:(1)高度敏感的组织淋巴组织;胸腺;骨髓组织;胃肠细胞;性腺;胚胎组织。() 中度敏感组织感觉器官(角膜;晶状体;结膜);内皮细胞(血管,血窦);皮肤上皮;唾液腺;肾、肝、肺组织的上皮细胞。(3)轻度敏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腺;心脏。()不敏感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软骨和骨组织.17。什么叫小剂量辐射效应,其特点是什么? 小剂量辐射效应指一次或分次受Gy以下的照射,或经常受容许剂量的慢性照射所造成的对人和生物的影响。它的特点是剂量与效应关系不明显,效应出现较晚,发生的机率很低。8。什么叫急性照射效应,其临床表现如何? 小剂量辐射效应中一

11、次或分次受照1y以下的生物效应称为急性照射效应。临床表现如下:(1)常在受照后当天或头几天出现,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受025Gy以下照射,症状不明显;0.5G以上少数出现头晕、乏力、失眠、食欲减退及口渴等,受照剂量再大时出现恶心、呕吐。(2)血液学变化照后早期外周细胞计数下降程度与剂量有关。(3)染色体畸变是一个较敏感指标,当小剂量照射后血常规检查不出变化时,染色体畸变率可显示有增高。小剂量外照射对机体影响是轻微的,临床阳性所见一般可在短期内恢复。1什么是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急性放射病是指人体一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分次受到大剂量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对人来说,一次超过1. Gy的外照射,就可能发

12、生外照射放射病.通常分为骨髓型、肠型和脑型急性放射病.其临床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1)损伤范围较广,波及机体所有组织和器官。表现出复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主要损伤器官的变化,可以决定和影响病情的发展和结局。()在一定照射剂量范围内,机体具有自动恢复的潜力,只要使患者度过极期(危险期),便可自行恢复。20。什么是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是指放射工作人员在较氏的时间内连续或问断受到超剂量当量限值的外照射,达到一定累积剂量(我国暂定累积剂量当量在1SV以上)后引起的以造血组织损伤为主并伴有其它组织损伤的全身性疾病。损伤程度、发病时间和恢复的快慢,取决于照射剂量、剂量率、受照面积、照射方

13、式,也取决于个体的健康状况和机体的敏感性等内在因素。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的途径有哪些? 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即外照射和内照射。当内外照射同时作用,或者几种类型的电离辐射同时作用时,通常叫作联合作用。 使用封闭源时,职业性作用仅限于外照射,在使用实验性反应堆、原子能电站、荷电粒子加速器等工作时,则外照射是主导因素。使用开放性放射性物质时,除了外照射,还为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提供了条件。可能引起内照射的危害主要是开放源。22。什么叫外照射?什么叫内照射? 按内外辐射源的不同照射分内、外照射。内照射是指当放射性核素经由食入、吸入、皮肤粘膜或伤口进人体内而引起的照射。 外照射是指来自体外的电

14、离辐射对人体的照射。23.什么是内照射放射损伤? 内照射放射损伤是指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内,由内照射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它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内照射的主要危害取决于粒子和射线在组织内电离密度的大小。(二)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内后,大部份在天就排出体外,小部份停留在体内成为持续性放射源,直到全部排出或衰变完为止。所以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症状持续时间长远其损伤明显.(三)核素进入或排出途径的局部损伤明显。2。什么是皮肤放射损伤,分几类? 电离辐射对皮肤直接作用所引起的损伤称为皮肤放射损伤或称皮肤放射烧伤。一般引起皮肤放射性损伤的射线,常见为X射线、射线及线。根据接受剂量的情况,皮肤局部可以出现急性或慢性皮肤放射损伤、放射性皮肤癌三类情况。5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一般可分为哪三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一般可分为三度。(一)红斑(度)受照后初期皮肤局部出现红肿、疼痛伴烧的感、痒或麻木等,红斑消退后,皮肤干燥或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