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事故风险评估报告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6494986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事故风险评估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煤矿事故风险评估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煤矿事故风险评估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煤矿事故风险评估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煤矿事故风险评估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事故风险评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事故风险评估报告(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市x煤业有限公司事故风险评估报告目 录应急预案风险评估说明1第一章 水灾事故风险评估2第二章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风险评估4第三章 火灾事故风险评估9第四章 冒顶事故风险评估13第五章 机械事故风险评估18第六章 电气事故风险评估21应急预案风险评估说明目前煤矿事故频发,特别是瓦斯爆炸事故、水害事故破坏面广、救援困难、恢复生产时间长、灾害损失严重等特点。我矿为低瓦斯矿井,瓦斯爆炸条件不具备,到目前为止无瓦斯超限,但水灾事故隐患仍然存在。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我矿对水灾的预防做了大量的工作,重点以“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煤矿水害防治原则进行预防,同时“防、堵、疏、排、截”五

2、项综合治理措施也得到具体的落实,并在我矿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进一步降低和消除矿井各类事故带来的灾难,我矿特编制x煤业应急预案风险评估,以便于发生事故后遵照执行。编制x煤业应急预案风险评估的目的是在矿井一旦发生事故后在抢险救援方面有章可循,避免因慌乱而耽误救援时间,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第一章 水灾事故风险评估一、事故类型及危害1、事故类型:水灾事故2、事故危害:、突发水灾造成机械设备损坏、人员伤亡及工作面无法运转。、老窖老空水灾造成机械设备损坏、人员伤亡。二、事故原因分析1、水文情况探测不清,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后预报不准确;2、水情水害预报不及时;3、作业规程和技术措施编制不

3、详细,与实际不符合;4、未对工作地点进行“先探后掘”的原则;5、大断层内裂隙水,工作面老窖水;6、雨季洪水灌入采空区,通过地表裂隙进入工作面;7、工作面上方有小煤窖开采过的采空区,采空区内积水不清;8、在采掘过程中遇到构造水害,未采取措施;三、事故易发的场所工作面上、下巷、巷道内有淋水的地方、工作面上方有采空区、相邻工作面的老窖水。四、发生事故的预兆发生事故的预兆: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有水叫声、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五、水灾事故预防措施1、成立矿井防治水领导小组,各小组成员及各职能部门各尽其职,严格执行管理

4、办法中制定的各项措施,负责提供必要的资金和物质材料准备。水灾事故小组成员,必须经常检查井下工作面的涌水情况,并做详细的工作面涌水情况记录,定期给组长汇报。水灾管理小组成员在井下发现有异常情况危及安全生产时,应将情况及时汇报有关领导,并有权立即停止工作,采取措施处理。2、严格按作业规程要和水情水害预报要求对工作面管理,工作面出水点的位置及其水量,有积水的井巷及采空区的积水范围、标高和积水量,必须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3、在标出积水区和采空区的位置。采掘到标定的位置里,必须进行探水前进。严格按照井下防治水规程进行管理和监测,保证采掘工作面的水灾安全。六、采掘工作面预防水灾事故的措施:1、必须执行“

5、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2、工作面出水点的位置及其水量,有积水的井巷及采空区的积水范围、标高和积水量,必须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3、地质技术人员必须定期到现场查看工作面的涌水情况,每月做出水情水害预报,并做出相关的分析和数据报告。4、对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探查不明时,必须选用物探、钻探和水文地质实验等手段查明构造发育情况及其导水性,主要含水层厚度、岩性、水质、水压以及隔水层岩和厚度等进行分析。5、当导水裂隙带范围内的含水层或老窖水影响安全开采时,必须进行超前探放水并建立疏排水系统。6、对采掘工作面进行定期的水文观测和预报。7、必须有两路排水系统:一路是能正常排出工作面所涌出的水量,并保证

6、能正常的工作。二路是备用排水管路,能在工作面发生险情时能正常工作,并保证能使工作在突出的水量正常的排出。8、利用班前会的时间学习有关的水情水害的预防等知识。第二章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风险评估一、事故类型及危害1、事故类型:瓦斯、煤尘事故2、事故危害:、瓦斯、煤尘爆炸时产生的瞬时温度在18502650之间,不仅会烧伤人员、烧坏设备、财产损失等,还可能会引起矿井火灾。、瓦斯、煤尘爆炸产生的高温,会使气体突然膨胀而引起气压力的骤然增大,再加上爆炸波的叠加作用或瓦斯连续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压力会越来越高。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瓦斯爆炸产生正向冲击和反向冲击,可能引起火灾和二次爆炸。、瓦斯、煤尘爆炸后,产

7、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尤其是爆炸后产生的高浓度一氧化碳直接导致井下人员伤亡。、瓦斯爆炸可能引发大量的煤尘爆炸事故。二、事故原因分析发生瓦斯、煤尘事故必须同时具备几个条件:1、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界限516;2、氧气浓度不低于12;3、有650750的引爆火源存在;4、对工作面和机械设备上的煤尘得不到及时的处理;5、工作面喷雾装置达不到要求,不能使工作面得到喷雾降尘的效果。6、对巷道和工作面冲洗不到位。7、防尘供水管路安设不到位。在这几个条件中,氧气无法进行控制,所以瓦斯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取为:瓦斯积聚达到爆炸界限,遇到引爆火源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三、事故易发生的场所瓦斯事故易发地点为采掘工作面、采空

8、区、盲巷、高冒区、上隅角等。四、瓦斯、煤尘事故防范措施1、瓦斯突出防治、突出矿井必须及时编制矿井瓦斯地质图,图中就标明采掘进度、被保护范围、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突了点的位置、突出强度、瓦斯基本参数等,作为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和制定防治突出措施的依据。在突出煤层顶底板掘进岩巷里,必须定期验证地质资料,及时掌握施工动态和围岩变化情况。、开采突出煤层时,每个采掘工作面有专职的瓦斯检查人员,及时掌握突出预兆。当发现有突出现象时,有权停止工作面作业,并协助班组长立即组织人员按避灾路线撤出。2、采取通风措施,防止瓦斯超限、优化矿井通风系统,力求通风系统完善,消灭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的扩散通风和采空区通

9、风。如布置独立通风有困难,可实施一次串联通风,但必须制定有关串联通风的安全技术措施,报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并严格执行。、采掘工作面要有足够的风量,做到风筒接口严密不漏风,反边符合标准,风筒距掘进工作面的距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密闭和风门严格按标准施工,做到密闭不漏风、风门能自动关闭,风门设置连锁装置。、提高矿井的有效风量,保证井下各巷道、采掘工作面、硐室皆有足够的风量。、巷道贯通前要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完善通风设施,检查贯通地点的通风及瓦斯情况,并设好警戒。、贯通后要及时调整通风系统,防止风流短路,各用风地点风量分配要合理,无串联风、循环风、采空区通风。3、井下瓦斯管理、每年进行瓦斯等级鉴定,根据鉴

10、定结果进行矿井瓦斯管理。、完善瓦斯检查制度。我矿专门高有通风科,通风科设专职瓦斯检查员,负责井下各工作地点瓦斯检查。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浓度每班至少检查三次,严格瓦斯检查员现场交接班制度,炮掘工作面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联锁”放炮制度和瓦斯检查原始记录、瓦斯牌板和瓦斯日报表“三对口”制度,严禁脱岗、空班、漏检和假检。、井下班组长、瓦检员、安检员入井时,要随身携带便携式瓦检仪,对工作地点的瓦斯浓度进行检查,只有瓦斯浓度小于1%时,方可作业。、管好用好现有的瓦检器,定期进行维修,使其保证完好使用。、瓦斯超限或涌出异常,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严禁瓦斯超限作业。、每班至少检查三次井下各作业地点的通风状

11、况和瓦斯浓度,所有采掘工作面都须安设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及时处理局部积聚的瓦斯,生产中易于积聚瓦斯的地点有,工作面的上隅角和采空区边界,工作面的采煤机附近,顶板冒落的空洞内,低风速巷道的顶板附近。瓦斯检查员应每班不少于三次(除工作面外)巡回检查上述地点的瓦斯情况,如发现瓦斯积聚时,必须采取专项措施进行处理。、工作面上隅角和采空区边界超限时,可采用引导风流排除上隅角的瓦斯或制定专项排瓦斯措施。、处理局部高冒区域或封闭采空区时,要按规定检查有关地点的瓦斯浓度。、局部通风机因故停风,必须断电、撤人;恢复通风前,必须先检查瓦斯;只有停风区中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 1%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

12、且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五、发挥我矿信息中心瓦斯安全监测系统等仪器仪表的作用1、信息中心瓦斯监测监控系统有相关的规定。2、信息中心按照安全监测装置管理办法及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设置传感器,传感器设置位置必须符合安全监测装置管理办法的规定。3、信息中心对安全监测系统的安全运行承担主要责任,必须保证系统软件、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4、信息中心按照安全监测装置管理办法的规定,对传感器、分站、瓦斯电和风电闭锁红绿灯进行检查、调校、维修。5、我矿值班领导对安全监测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工作。6、矿值班领导、调度员、瓦检员、安全监

13、测维护人员必须按照安全监测装置管理办法的规定完成各自所承担的任务。六、 严格明火管理1、严格明火管理,严禁携带烟草及烟火物品下井,井口必须设有安检检身人员,严格执行煤矿入井人员检身制度。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井口20米内禁止烟火,井下严禁用灯泡取暖或自行拆开矿灯,严禁不符合规定的电器设备入井。2、井下电气设备必须保持良好的防爆性能,煤电钻要用专用电缆并实行综合保护,电缆接头严禁有“羊尾巴”、“鸡爪子”、“明接头”;维修搬迁井下电器设备必须停电;矿灯要完好使用,禁止拆开、敲打、撞击。3、井下和井口附近不得使用电焊、气焊焊接等工作,必须有机运队专业人员在安检和瓦检允许的情况下使用。4、严格放炮制度。

14、放炮必须用取得许可证的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雷管。打眼、装药、封填水炮泥和炮泥、放炮等工序,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建设安全规定的要求进行。5、严禁带电打开和移动电气设备的电控箱。 第三章 火灾事故风险评估一、事故类型及危害事故类型:火灾事故事故危害:1、造成人员伤亡,井下发生火灾后生成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特别是一氧化碳造成井下人员中毒死亡。2、影响生产,造成局部或全部停产。3、造成煤炭资源的损失,封闭火区将冻结大量的可采煤量。4、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火灾将烧毁大量的设备,另外还消耗大量的人、财、物。5、可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6、产生火风压破坏通风系统,导致事故扩大。二、火灾事故原因分析

15、1、内因火灾:、煤炭具有自燃倾向,并且呈破碎堆积状态。自然倾向分三类:类:容易自燃,类:自燃,类:不易自燃。(自然倾向取决于:煤的化学成分、煤的物理性质、煤岩成分)、有不断的氧气供给。、氧化生成的热量大量堆积,难以及时散失。氧化过程分三类,潜伏阶段、自热阶段、燃烧阶段。2、外因火灾:外因火灾是由于外来热源引起的,地面火灾大部分是外因火灾。井口建筑物内违章使用明火或电焊作业,容易引起外因火灾。、存在明火:吸烟、电气焊、喷灯焊、电炉、灯泡取暖。、出现电火花:电钻、电机、变压器、开关、插销、接线三通、电铃、打点器、电缆等出现损坏、过负荷、短路等,引起电火花。、违章放炮:放明炮、糊炮、空心炮、动力电源放炮、不装水炮泥、倒掉药卷中的消烟粉、炮眼深度不够、最小抵抗线不符合规定等都会产生放炮明火。、瓦斯、煤尘爆炸:瓦斯、煤尘爆炸引起火灾。、机械摩擦及物体碰撞:能引燃可燃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