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住房设计项目方案设计说明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6491115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8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障住房设计项目方案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保障住房设计项目方案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保障住房设计项目方案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保障住房设计项目方案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保障住房设计项目方案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障住房设计项目方案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障住房设计项目方案设计说明(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二期保障住房设计项目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 概述1.1设计依据1.1.1. 业主及其委托的招标公司提供的设计招标文件1.1.2业主及其委托的招标公司提供的相关道路坐标及标高1.1.3.国家相关规范及规定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J50180-93(2002)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6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1.1.4x市规划管理局地方性法规及文件x市建筑工程配

2、建停车场(库)规划设置规则长政办发(2005)3号文x市建筑与环境规划设计管理规定长政发(2005)34号文1.1.5. 各工种工程设计的其它国家规范及地方规定1.1.6. 地形图、红线图及有关设计条件1.1.7气象资料常年主导风向西北、频率26%历年极端最高温度40.6历年极端最低温度 -11.3历年平均温度17.3历年最热月平均温度 29.4历年最冷月平均温度 4.6年平均降雨量 1412mm日最大降雨量 192.5mm冬季相对湿度 79%夏季相对湿度 61%全年平均日照时数1726h历年平均日照率 39%1.2、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x省x市x区虹桥路以东、长川路以南、高宁路以西、长三路以北

3、。项目总用地51396.03平方米(约77.1亩),净用地面积39215.8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3万,是一个定向安置被征地农民的保障住房小区。其西侧是一期已经完成设计施工的x一期保障住房小区。本地块场地比较狭长,东西宽约 100-110 米,南北全长约385米。用地现状起伏不大,高差较小,土地大部分完成了拆迁,并部分经过平整,中间及南部零星散布若干农民简易用房及西侧x一期施工时遗留下的几间临时用房。第二章 规划设计2.1、设计目标及规划理念:本项目为安置保障房,设计中根据保障房强调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特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标准不高水平高,面积适中功能全,造价不高质量

4、高,占地不多环境美”为原则,力求营造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拆迁安置保障住房小区。2.2、规划设计原则2.1以经济性、适用性、功能性为目标,营造经济适用功能齐全的安置房小区。2.2兼顾环境与空间关系,在经济适用的基础上,用适宜的空间尺度和宜人的景观环境为小区增色。力求做到移步换景、步移景异,提高小区的居住品质。2.3便捷而有效的组织车行及人行交通,使小区人、车分流,合理布置地面停车位与地下停车,保证区内车辆的动态运行与静态存放安全方便。 2.4重视现有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地形变化,创造变化丰富的趣味空间。同时利用地形高差保持整个地块的土方平衡,从而减少土方外运的工作量和成本,节约工程投资。2.3

5、、总体布局项目用地本地块场地现状起伏不大,高差较小,规划中的市政道路长二路沿东西方向从中部横穿整个基地,将基地分成南北两个部分。设计根据征地现状及开发情况,将被规划中长二路分开的项目用地,设计成两个住宅组团区,长二路以北的为A区,长二路以西的为B区。两个组团统一设计,可根据业主的开发需要分批分区开发。整个规划设计以系统化、科学化、人性化的理念为出发点,结合地形,因地制宜,尽可能的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性和舒适性。考虑到项目用地西侧是已经建成的x一期保障住房,而用地东侧则有一大片预留的教育用地(为规划中的x小学)。设计中将A、B两个组团的主要小区出入口均设置在靠近学校的东侧高宁路上,而将

6、商业群房及小区次出入口尽量布置在靠近一期的东侧和中部,使本期商业部分和原一期项目目前已经经营发展起来的商业有一个延续性。同时A、B两个组团主要出入口及次要出入口附近设置地下车库出入口,使每个组团地下车库均向两个方向疏散,也保证了本小区内部的人车在入口处能尽量分流。本项目南北两个组团区沿城市道路成对称设置,两个组团区均采用围合式的布局方式,每个组团均沿城市道路南北方向各布置一排3个单元的高层住宅,中间通过错位分别布置一栋2个单元高层住宅或两个独栋的住宅塔楼。通过建筑的合理布置,使小区内部留出开敞的空间,作为该小区的景观中心。步行以及景观组织由景观中心发散,环绕各建筑单体,形成一系列景观节点,达到

7、景向结合,步移景异的现代生态居住社区。小区景观从人行主入口开始,由东北向西南贯穿整个用地,沿线精心的布置铺地广场、花丛绿地等一系列景观,以空间为延伸,结合各小区次干道、步行道、林间小路将各个组团绿化中心连接,在其间布置绿地、小品、健身器材、亭榭等,倾心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典雅、富有趣味的现代居住小区。在户型布置上,充分利用地形特点进行建筑布置,最大限度的利用住宅建筑的面宽。考虑到本项目是安置保障房,特别注重安置的公平性及户型均好性,本项目所有户型均设计成传统的一梯四户户型,户型布置采用小围合的空间形式布局,所有住宅均采用正南北的布置,使其具备良好的朝向和通风,日照间距按照x市的类地区要求进行控

8、制。2.4、道路交通分析本项目A、B两个小区均沿东侧高宁路设置一个主要出入口,同时均沿西侧虹桥路设置一次入口,并利用基地地形结合主要出入口、次出入口布置两个小区的地下车库出入口,使人流车流在入口处能尽量分流。从东北侧主入口进入,到西南侧虹桥路出口,小区利用利用一条4米宽大道将各个组团各建筑环绕起来,再设置若干支路和步行小道连接各个单体,使总个小区通过主、次、支三级道路层次有机的结合成一个整体。小区主干道和隐性消防车道宽4米,宅间小道宽23米,采用铺砌路面。2.5、公共及配套服务设施商业服务用房本项目商业服务用房沿街设置。为满足每个安置人员配建5平方的商业用房的要求,结合地形特征,在虹桥路、长川

9、路、长二路沿路设置商业门面,商铺以一至二层为主。沿街商铺利用城市道路规划标高与小区内部高差进行设计,营造自然变化的空间形式。所有商业以为小区内部配套服务为主,商业总面积7138.57平方米。物业管理用房和社区用房物业管理用房和社区用房根据x市物业管理用房规定:项目总规模在20万平方米以上,除按照20万平方米的千分之五的比例配置外,超过部分按超出面积的千分之三的比列配置,其中地下车库按照50%比例计算。本项目所需物业用房面积为:117947.09X 5+12047.01X 5X 50%=619.85,同时根据x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补充规定小区还需要500平方以上社区用房。本项目设计物管用房74

10、2.45 平方米,社区用房1644.7平方米满足相关要求,满足物业和社区的需求。公厕及垃圾收集站本项目在西侧沿虹桥路商业服务网点处设计有对外公共厕所。A、B两个区各有1个地埋式垃圾收集站,同时小区沿道路设置垃圾箱, 生活垃圾采用人工每天定时收集方式,由保洁人员定时收集,并送往地埋式垃圾转运站集中转运。地面停车及地下车库和人防工程本项目沿城市道路,通过沿线退让为商业停车设置了足够的停车位。小区内部的停车基本采用地下停车的方式,小区共设计两个地下车库,A、B两区各设计一个,其中A区地下车库带有战士人防工程,B区设有一普通地下车库。两个地下室总面积12047.01平方米,可实现地下停车294个,两个

11、停车场互不交叉,基本都能在各组团入口附近就能实现车辆直接进入停车库,与人流严格分开,减少车辆出入对小区住户的影响。本小区作为安置保障房,停车位数量依据(长先管发200928号)文,住宅按0.3个/100m2,商业服务网点按0.4个/100m2标准配置,需要车位为:住宅停车位:108421.34X 0.3个/100m2=326个商业零售停车位:7138.57X 0.4个/100m2=29个一般办公停车位:(1644.7+742.45)X 0.5个/100m2=19个总计需要车位364个,本项目设计车位448个,满足相关要求。幼儿园本项目为xx保障住房项目的二期工程,在本项目用地的西侧xx保障住房

12、项目的一期工程中已经配套建设了幼儿园,该幼儿园的规模已经考虑了本项目的相关幼儿就读需求,根据招标答疑上的说明,本项目不再配建幼儿园。 2.6、景观规划景观设计充分尊重原有地形与环境,创造以人为本,建筑融入景观,居家悠然的居住空间。从整个城市肌理出发,将住区与现有环境有机的融为一体。运用人文与生态并重的景观整合手法,使得两者相互辉映,相得益彰。在无限接近自然的同时,又考虑了居住及使用的地域性与时代性,并与人的活动相结合,通过住区建筑、广场、景观、小品以及近人的尺度感倾心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典雅、富有趣味的现代居住小区。力求打造出功能美观兼顾,融人文与生态为一体的景观格局。本项目采用围合式的布局方

13、式,A、B两个小区均沿城市道路南北方向各布置一排3个单元的高层住宅,中间通过错位分别布置一栋2个单元高层住宅或两个独栋的住宅塔楼。通过建筑的合理布置,使小区内部留出开敞的空间,作为该小区的景观中心。结合小区人流主要出入口,小区内主要景观以中心景观区为核心,由东北向西南贯穿整个用地。小区主入口处精心布置了景观小品、林荫树阵。沿街商业考虑到视线通透及采光、商业停车以及消防等多方面要求在设计上未设计过多的高大植被,以铺地和小品为主 。组团中心绿地则充分考虑到居民的多方面需求,设计了一系列的各种小品,涵盖休闲、活动、健身、娱乐等各个方面,满足不同时间、空间的人们的需要。除了入口、中心景观的设计,景观和

14、小品的设计还充分利用一切节点空间(如入口、边缘空地以及一些“灰空间”等)进行景观设计,构成小区的对景与借景,创造了小区中多个景观亮点,营造良好的邻里交往空间,创造出极具人情味、归属感、认同感、安全感及领域感等体验的高品位居住小区。2.7、竖向设计本地块场地比较狭长,用地现状起伏不大,高差较小。竖向设计充分的利用现有地形,尽量减少土方量,节约造价。(各建筑室内地坪标高及场地内道路的主要变坡点的标高详见总平面图及竖向分析图)场地设计考虑到各点的标高,场地的出入口处标高均高于道路标高,以确保地面雨水能迅速排入城市道路排水系统中,且城市道路雨水不至于流入小区内。本场地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放,排放方式采用管

15、道系统,集中后排至城市道路排水系统中。2.8、消防设计本项目所有建筑周边均设置了环形消防车道或者至少沿两个长边设有消防车道,每个高层单体都能保证防扑救面的长度不小于一个长边的长度,且不小于周边长度的1/4,消防扑救面宽度不小于15米,且在15米扑救面内未设置影响消防扑救的大型乔木或其他障碍物,满足消防扑救面的要求。本工程设计所有消防车道宽度不少于4m,消防车道转弯半径不小于12m,所有消防回车场宽度均不少于18x18 m。消防车道坡度均小于7%,消防扑救面处坡度均小于3%。消防车经过地下室顶板部分均考虑了30T的消防车通行荷载(相关消防车道设置位置、宽度、回车场位置具体详见消防分析图)。消防控制室设在一楼,有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室外依据规范布置了室外消火栓。2.9、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经济技术指标序号项目数据单位备注1总用地面积51396.03 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