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催化剂概述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6491098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催化剂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工业催化剂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工业催化剂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业催化剂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催化剂概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工业催化剂概述1. 举例说明催化剂在国计民生中的作用。P2答:(一)合成氨;(二)合成甲醇;(三) 催化剂与石油炼制及合成燃料工业 ;(四)基础无机化学工业用催化剂 ;(五)基本有机合成工业;(六)三大 合成材料(合成树脂与塑料、合成橡胶、 合成纤维);(七)精细化工及专用化 学品;(八)生物化学工业;(九)环境 化学2. 1976 年国际纯粹及应用化学协 会公布的催化作用的定义是什么? P12答:催化作用是一种化学作用,是靠用 量极少而本身不被消耗的一种叫做催 化剂的外加物质来加速化学反应的现 象。3. 什么是催化剂的基本特征? P13 答:催化剂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但本身并不进

2、入化学反应的计量。 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即催化剂 对反应类型、反应方向和产物的结构具 有选择性。 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能进行 的化学反应,而不能加速热力学上无法 进行的反应。 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 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的位置。 催化剂不改变化学平衡,意味着对正 方向有效的催化剂,对反方向的反应也 有效。4. 为什么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 应的速度,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的位 置? P14答: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某化学反应产物 的最高平衡浓度,受热力学变量的限 制。换言之,催化剂只能改变达到(或 接近)这一极限值所需要的时间,而不 能改变这一极限值的大小。5. 为什么对正方向有效的催化剂

3、对反方向的反应也有效? P14 答:催化剂不改变化学平衡,故对正方 向有效的催化剂,对反方向的反应也有 效。换言之,正反应的催化剂也是逆反 应的催化剂。6. 根据聚集状态如何对催化剂进 行分类? P15 答:液体、固体、气体7. 按工艺和工程特点如何对催化 剂进行分类? P17 答:多相固体催化剂;均相配合物催化 剂;酶催化剂。8. 主催化剂的定义是什么? P18 答:起催化作用的根本性物质,没有它, 就没有催化作用。9. 共催化剂的定义是什么? P18 答:能和主催化剂同时起催化作用的组 分。10. 助催化剂的定义是什么? P18 答:催化剂中具有提高主催化剂活性、 选择性,改善催化剂的耐热

4、性、抗毒性, 机械强度和寿命等性能的组分(通常本 身无催化活性或具很低的活性)。11. 助催化剂可分为哪几类?它们 各自的定义是什么? P18 答:(1)结构型助催化剂:使催化活性 物质粒度变小,表面积增大,防止或延 缓因烧结而降低活性等(2)电子型助催化剂:由于合金化使空d轨道发生变化,通过改变主催化剂 电子结构,提高活性和选择性。(3) 晶格缺陷助催化剂:使 活 性物质晶面的原子排列无序化,通过增 大晶格缺陷浓度提高活性。12. 载体的定义是什么? P19答:催化活性组分的分散剂、粘合剂或 支载物。多数情况,载体本身是没有活 性的惰性固体物质,它在催化剂中含量 较高。13. 均相配合物催化

5、剂在化学组成 上是由什么组成的? P22 答:均相配合物催化剂在化学组成上是 由通常所称的中心金属(M)和环绕在其 周围的许多其他离子或中性分子(即配 位体)所组成的。14. 均相配合物催化剂的缺陷是什么? P22答:催化剂分离回收困难,需要稀有贵 重金属,热稳定性差及对反应器腐蚀严 重等。15. 固体非均相催化剂的优缺点是 什么? P24答:优点:其气液相产物易于与固相催 化剂分离。需要简单的设备条件和有限 的操作,催化剂耐热性好,过程易于控 制,产品质量高。缺点:多相催化机理复杂,相间现象变 得重要,扩散和吸收、吸附等所有因素, 对反应速率起着重要的作用,表面反应 机理的分析困难,难于在实

6、验室研究清 楚。16. 均相催化的优缺点是什么? P24答:优点:均相催化的机理,易于在实 验室研究清楚,易于表征。均相配合物 可溶于反应介质,分子扩散于溶液中, 不受相间扩散的影响,因而其活性比多 相催化剂高。缺点:催化剂的分离、回收及再生工艺 操作复杂。均相配合物催化剂所用的中 心金属,多采用一些贵金属,国内资金 缺乏。均相配合物催化剂的热稳定性 差,限定了其反应温度的提高,反应转 化率低 ,催化剂耗损大。均相配合物 催化剂对金属反应器腐蚀严重。17. 催化剂为什么具有催化活性?P26答:催化剂能够降低所催化反应的活化 能;而它之所以降低所催化反应的活化 能是因为在催化剂的存在下,改变了非

7、 催化反应的历程。第二章 工业催 化剂的制造方法1、写出沉淀法的一般操作步骤。 答:是在搅拌的情况下把碱类物质 (沉 淀剂)加入金属盐类的水溶液中,再将 生成的沉淀物洗涤、过滤、干燥和焙烧, 制造出所需要的催化剂前驱物。2、单组分沉淀法的用途是什么? 答:制备非贵金属的单组分催化剂或载 体。3、共沉淀法的用途是什么?答:制备高含量的多组分催化剂或催化 剂载体。4、举例说明均匀沉淀法。答:为了制取氢氧化铝沉淀,可在铝盐 溶液中加入尿素溶化其中,混合均匀 后,加热升温到90100 C,此时溶液 中尿素水解释放出OH- (90-100C):(NH2)2CO+H2ONH4+OH-+CO2T 氢氧化铝沉

8、淀即在整个体系内均匀而 同步地形成。尿素的水解速度随温度的 改变而改变,调节温度可以控制沉淀反 应在所需要的OH-离子浓度下进行。5、选择沉淀剂有何原则? 答:(1) 尽可能使用易分解挥发的沉淀 剂;(2)形成的沉淀物必须便于过滤和洗 涤;(3)沉淀剂的溶解度要大;可能被沉淀 物吸附的量较少,洗涤脱除残余沉淀剂 等也较快。(4)沉淀物的溶解度应很小;使沉淀反 应完全,原料消耗量少。(5)沉淀剂必须无毒,不应造成环境污 染。6、沉淀形成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答:浓度,温度, PH 值,加料方式, 搅拌强度9、何谓陈化?如何进行陈化?沉淀的 陈化如何影响催化剂性能? 答:1)沉淀的陈化:沉淀在形成后

9、发 生的一切不可逆变化。2)陈化操作:沉淀形成后不立即过滤, 而将沉淀物与其母体一起放置一段时 间。3)在沉淀过程中,沉淀物与母体一起 放置一段时间时,由于细小的晶体比粗 大的晶体溶解度大,溶液对于大晶体而 言已达到饱和,而对于细小晶体尚未达 到饱和,于是细晶体逐渐溶解,并沉积 于粗晶体上。如此反复溶解、沉积的结 果,基本上消除了细晶体,获得了颗粒 大小较均匀的粗晶体。此外,孔隙结构 和表面积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而且, 由于粗晶体总表面积较小,吸附杂质较 小,在细晶体之中的杂质也随溶解过程 转入溶液。此外,初生的沉淀比一定具 有稳定的结构,他们与母体在高温下一 起放置,将会变成稳定的结构。某些

10、新 鲜的无定形或胶体沉淀,在陈化过程中 逐渐转化而结晶也是可能的。10、沉淀是如何带入杂质的? 答:表面吸附、形成混晶(固溶体)、 机械包藏等。11、如何减少或避免杂质的引入? 答:( 1)针对不同类型的沉淀,选用适 当的沉淀和陈化条件( 2)在沉淀分离后用适当的洗涤液洗 涤( 3)必要时进行在沉淀12、在催化剂制备中如何进行洗涤? 答:溶解度较小的非晶形沉淀,应该选 择易挥发的电解制稀溶液洗涤,减少形 成胶体的倾向。温热的洗涤液容易将沉 淀洗净。洗涤常用倾析法和过滤法。13、干燥的目的是什么? 答:用加热的方法脱除已洗净湿沉淀中 的洗涤液。14、焙烧的目的是什么?答:(1)通过物料的热分解,

11、除去化学 结合水和挥发性物质,使之转化为所需 要的化学成分,其中可能包括化学价态 的变化。( 2)借助固态反应、再结晶,获得一 定的晶型、微粒粒度、孔径和比表面积 等。( 3)让微晶适度地烧结,提高产品的 机械强度。第三章 催化剂性能的评价、 测试和表征1. 比速率的概念(体积比速率、质 量比速率、面积比速率)。转化率的定 义、空速、空时、时空得率、选择性、 收率、单程收率P72答:体积比速率=1 勺 单位为mol/ (cm3.s)质量比速率=壬七单位为mol/ zm dt(g.s)面积比速率=t.于单位为 mol/(cm2.s)转化率的定义为反应物A已转化的物质的量(mol)X =A反应物A

12、起始的物质的量(mol)xioo%空速:在流动体系中,物料的流速(单 位时间的体积或质量)除以催化剂的体 积就是体积空速或质量空速。时空得率:即常用指标STY.选择性:S=所得冃的产生的物质的量-已转化的某一关键反应物的物质的量xioo%收产物中某一类指定的物质总量原料中对应于该类物质的总量100%单Y=牛成冃的产物的物质的量起始反应物的物质的量xioo%2. 气-固相催化反应的历程和机理P74把化学物种所经历的化学变化基元步 骤序列称做“历程”把包括吸附、脱附、物理传输和化学变 化步骤在内的序列关系称做“机理”3. 积分反应器、微分反应器、无梯度反应器的优缺点P75答:积分反应器的优点:它与

13、工业反 应器甚相接近,且常常是后者的按比例 缩小;对某些反应可以较方便地得到 催化剂评价数据的直观结果;在分析 上不要求太高的精度;缺点:难以维持反应床层轴向和径向 温度的均一和恒定;床层内的温度梯 度难以确切设定;所得反应速率数据 的可比性较差。微分反应器的优点: 在整个催化剂床层内反应温度可以 视为近似恒定;反应器的构造相对简 单;缺点:所得数据常是初速,而又 难以配出与该反应在高转化条件生成 物形成相同的物料作为微分反应器的 进料;分析要求精度高。无梯度反 应器的优点:可以通过直接而又准确 地求出反应速率数据;不必像管式反 应器那样严格限制。4. 评价与动力学试验的流程和方 法P80答:

14、催化剂活性评价装置的心脏是固体 催化剂的反应器,以反应器为中心组织 起实验的流程。5. 如何设计实验排除内扩散的影 响P82答:排除内扩散影响的最好办法是通过 不太复杂的实验来确定,对于一个选定 的反应器,改变待评价催化剂的颗粒的 大小,测定其反应速率,如果不存在内 扩散控制,其反应速率将不变。6. 如何设计实验排除外扩散的影 响P82答:安排两个实验,在两个反应器中催 化剂的装块量不等,其他条件相同,用 不同的气流速度进行反应,测定随气流 速度变化的转化率。7. 催化剂的粒径测定方法P89答:沉降X射线光透法、电镜-小型图 像法、激光全散射技术。8. 机械强度测定方法P9192 答:压碎强度

15、测定、磨损性能试验。9. 什么是催化剂中毒?毒物有哪 些? P92答:由于有害杂质(毒物)对催化剂的 毒化作用,使活性、选择性或寿命降低 的现象,称为催化剂中毒。毒物有: 含硫化合物一h2s cos cs2 rsh R1SR2 噻吩 RSO3H H2SO4含 氧化合物一O2 CO CO2 h2o等。 含P、As、卤素化合物,金属化合物、 金属有机物。10. 评价和比较催化剂抗毒稳定性 的方法? P93答:在反应器中加入如一定浓度的有 关毒物,而后换用纯净原料进行试验, 视其活性和选择性能否恢复,若为可逆 性中毒,可观察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在反应器中逐量加入有关毒物至活性 和选择性维持在给定的水准上,视能加 入毒物的最高浓度。将毒物的催化剂 通过再生处理,视其活性和选择性恢复 的程度,永久性中毒无法再生。11. 催化剂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P93答:BET法和色谱法一总比表面积 化学吸附法和色谱法一活性比表面积。12. 叙述BET法测单一比表面积的 原理。P93答:基于理想吸附的物理模型,假定固 体表面上各个吸附位置里从能量角度 而言都是等同的,吸附时放出的吸附热 相同;并假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