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战例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6488895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越自卫战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对越自卫战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对越自卫战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对越自卫战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对越自卫战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越自卫战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越自卫战例(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越自卫战例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遵照中央军委1978年12月8日 命令和1979年2月12日命令,以来自广州军区、昆明军区、武汉军 区、成都军区的9个陆军军为主力,发起了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 作战,战争持续28天,至3月16日结束。11军:这里的11军不是当年刘邓大军麾下,由陈锡联率领的中野 3纵,而是1969年11月在云南大理重新组建的新部队,是一个下辖 两个师(31师、32师)的简编军。本来对越作战按照军委78年12 月8日命令,11军没有参战任务。由于越军全面入侵柬埔寨,军委 12月31日扩大会议上决定增调部队扩大作战规模。1979年1月11 日,总参杨勇、何正文两位副

2、参谋长和总后张贤约副部长到昆明军区 勘察地形、审修作战方案之后,军委正式确定第11军参战,并以云 南省军区独立师加强该军。按照昆明军区作战方案,11军在金平方 向担任西线助攻任务。2月17日战斗发起后,迅速突破越军一线防御阵地,尔后拿下巴 沙山口、封土等地,并于撤军之时杀了一个回马枪,以一个加强团歼 灭班绕散地区越军741团1营。32师为军区预备队,94团在突破阶 段攻克西罗楼后归建,全师东调南屏农场待命。95团配属149师参 加沙巴地区进攻战斗,师主力则攻歼了郭参地区之敌。总的来看,11 军部队完成助攻任务圆满,突入越南纵深34公里,共歼敌2901人。 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集体和个人

3、分别占9%和8%。时任军 长陈家贵,政委张琦。13军:当时已经是驻重庆的成都军区主力军,其自1950年入滇, 驻扎云南南部长达18年,地理民情各方面情况谙熟,有天时地利人 和优势;经历两次中缅边境戡界警卫作战和丛林大练兵,有战斗力优 势;越军头号主力步兵师308师、351工炮师第34团均由其一手训 练和装备,13军上上下下都有着“师傅打徒弟,教训龟儿子”心态, 有心理士气优势。因此军委第一次作战命令即调13军南下,加强云 南方向作战力量。2月16日21时至17日7时,13军12000余人成功偷渡红河,一 举突破越军红河防线,创造了大部队偷渡江河的典型范例。38师(114 团)歼灭坝洒地区之敌,

4、战后被中央军委誉为自卫还击作战的第一个 歼灭战。37师攻克谷柳、保胜,39师攻占岳山和谷珊西山。至21日, 13军摧毁了越军纵深防御阵地,兵锋直指越西北重镇柑塘。昆明军 区前指专门发出表扬通报,号召所有参战部队“向 13军学习看 齐”。22日,39师攻占代乃地区,控制要点,坚决阻击了敌316A 师的东援行动,歼敌900余名,有力的保障了军主力歼灭柑塘地区之 敌。23日7时,37师、38师以钳形攻势并肩向柑塘突击,至25日 15时,占领了该地。敌345师师长梅荣兰率残部逃过外波河。战役 第二阶段,军区预备队50军149师归13军指挥,并加强32师95 团等部队担负攻占沙巴,消灭敌316A师的任务

5、。149师克服重重困 难,一对一单挑敌一个师(1979年对越作战唯例),于3月5日完成任务。可惜的是3月2日晚正面攻击部队和穿插部队均无进展, 致使316A师一部通过黄连山垭口西逃。13军在红河右岸的攻势凌厉,进展快,战果大,突入敌纵深40公里,歼敌8075人,其中俘虏459 人,为1979年各军俘敌最高记录。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 集体和个人分别占11%和9%。时任军长阎守庆,政委乔学亭。14军:与13军是同胞兄弟,都是中野四纵这一个妈生的孩子。1950年 入滇后,13军兼滇南卫戍区,14军则兼滇西卫戍区。1968年9月奉 军委令调防,14军从滇西调到滇南接替13军防务。该部队同样经历

6、 了两次中缅边境戡界警卫作战和丛林大练兵的锻炼,有较好的丛林作 战基础。1979年1月15日,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在河口四连山上 决定,13军、14军以红河为界,分别在右岸和左岸遂行各自的战斗 任务。14军的任务是歼灭红河左岸的越军345师部队及地方部队。 在战斗实施阶段,40师攻克老街、班菲;41师占领发隆、孟康;42 师夺取拔坡、那马。经5天战斗,14军攻占越军边境全部一线要点, 为向纵深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月22日至3月5日为14军作战第二阶段,以42师为军预备队 清剿半琴山地区残敌,40师、41师、32师继续向敌纵深发展进攻, 先后攻克铺楼、郭参,控制了朗洋铁路大桥和朗格姆渡口,切断

7、了红 河两岸越军的联系和左岸越军南逃退路。歼敌4146名,其中俘虏271 名。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集体和个人分别占11%和8%。时任军长张景华,政委范新友。东线自卫还击作战第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歼灭高平地区之敌,这个 任务主要由41军和42军执行,当时广州军区前指的高平战役决心是: 集中41军、42军、43军129师及加强部队,采取大胆穿插、包围迂 回战术,速决全歼高平地区守敌346师及其地方部队。41军和42军 除以3个师又1个团分别进攻朔江、八姑岭、复和、七溪之外,主力 分别从念井和布局突破,向咼平实施穿插突击,首先关门,包围住咼 平地区之敌,尔后分割歼灭之。其中,41军为北线进攻部

8、队,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欧致富代表军区 前指加强这个方向的作战指挥。41军的前身东野4纵曾在辽沈战役 的塔山阻击战中大显身手,打出了守备英雄团(361团)、塔山英雄 团(367团)、白台山英雄团(369团)三个闻名全军的英雄团。41 军历来是广州军区的主力军,这次惩罚越南地区霸权主义者,又挑起 了北线主攻的重任。军决心以121师、123师(368团)分别向班庄、 扣屯实施穿插,到位后形成对内对外正面,切断高平之敌退路,阻击 太原、原平之敌增援,再重演一次“塔山阻击战”,而后在42军协 同下夺取高平。2月17日4时40分,41军开始炮火准备,5时许, 步兵开始发起冲击。工兵和民工同时抢修119号界碑

9、至越南莫隆的5 公里急造军路,保证坦克、车辆前出。121师363团2营(6连,该 连搭乘军区独立坦克团5连,因为水陆坦克爬破能力低掉队)在副师 长,战斗英雄李培江和洪副团长率领下搭乘军坦克团2营坦克于10 时30分出境,18时许在通农下车徒步开进。经28小时穿插,于次 日14时30分攻占841高地,切断了原平通往高平的3号A公路,第 一个穿插到位,行程80公里。19时30分,363团主力进占朗金地区, 次日6时30分攻占董赛地区,最早到达指定位置。至19日18时, 121师基指率三个团(362团3营、363团3连和6连)全部到达809、 841咼地和董赛地区,完成穿插作战第一步任务。随后361

10、团奉命北 上安乐,师基指率362团向扣屯发展进攻,留363团控制董赛地区准 备打敌增援。由于部队分散,力量不足,121师基指率362团22日 进至扣屯后就地防御,未能向高平方向进攻。26日至28日,该师全 部集中于扣屯地区建立起稳定的防御,同时清剿残敌。3月6日至 12日,对由纳隆进逼之敌进行了 3次大规模出击,为安全撤军回国 创造了良好条件。121师不惜一切代价昼夜兼程实施大纵深战役穿插, 在敌情不明、地形险要、四面受敌、远离后方、补给困难的条件下边 打边走,途中遇敌大小袭扰100余次,伤亡较大、粮弹供应不上,仍 然忍饥耐寒,抬着伤员和烈士遗体坚定不移地向指定目标前进,充分 体现出当年东野“

11、头等主力师”不怕艰难困苦、英勇顽强、连续作战 的优良作风。123师(368团)于进攻发起之后随121师跟进,在通 农分路,向东经安乐、河安,向扣屯方向穿插。367团2营在师王政 政委率领下沿公路乘坦克开进47公里,沿乡村小路徒步开进43公里, 于20日5时抵达扣屯西侧的312高地。团主力因为迷路耽误时间近 50个小时,未能到达扣屯地区,后改为参加河安地区进攻战斗。123 师主力在河安的战斗持续了3天方才攻克目标,打通了公路,把在朔 江、河安、扣屯、班庄等地作战的3个师连成了一片。随即该师向位 于那怀的越军346师师部展开进攻,27日攻占敌师部指挥坑道,河 安地区进攻战斗结束,部队转入就地清剿和

12、担任护路任务。可惜的是41军这两个担任穿插突击的师,都没有能够完成攻占高 平的预定任务,121师滞留在扣屯无力进攻,123师苦战于河安难以 前进,结果高平由42军攻占。122师担负从平孟、孟麻攻歼朔江守 敌的任务。第一天战斗虽然突破了越军第一线连的防御阵地,突入纵 深2-3公里,但是伤亡较大,进展不顺利。部队当晚停止进攻,总结经验教训,巩固既得阵地,肃清残敌。次 日继续发起进攻,至19日傍晚,364团攻占大无名高地和墩张一线, 366团攻占坂洋地区,切断了朔江之敌向高平撤逃的退路。365团进 至一号榕树山、长白山、马利一线。20日开始围歼朔江地区之敌, 由于协同不严密,364团主力由南向北实施

13、侧后攻击时两次受挫。21 日发起第三次攻击,3营于18时攻占了朔江。22日11时,364团3 营主力与365团1营在大黑石山会合,完成了围歼朔江之敌打通平孟 至朔江公路的战斗任务。从23日起至3月15 日,122师主要执行清 剿任务,并继续打通坂涯至安乐的两条公路,同时担任平孟至河安的 护路任务。122师原计划一天最多两天攻歼朔江守敌,实际上是打了 5天,战斗中多次出现复杂、困难的局面,但该师领导毫不动摇,在 坚决贯彻既定决心的同时积极吸取经验教训,实施灵活指挥,部队作 风过硬,敢打敢拼,勇往直前,最终完成了军赋予的任务。共歼敌 7032名,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集体和个人分别占11%和

14、 15%。时任军长张序登,政委刘占荣。42军:为南线进攻部队,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吴忠代表军区前指加 强这个方向的作战指挥。军决心集中主要兵力兵器从布局方向突破越 军防御,首先以126师迅速夺占东溪,尔后以124师组成摩托化穿插 梯队沿4号公路直取高平,与41军协同,歼灭高平地区之敌。如先 于41军打下高平,军主力则继续向茶灵方向发展进攻,歼灭高平东 北及其以东之敌。另以125师从水口向复和,129师从那花向七溪实 施突击,以配合军主力围歼高平之敌和阻击谅山方向之敌增援,保障 军主力的翼侧安全。2月17日6时40分,42军开始炮火准备,15 分钟后全线发起攻击。126师兵分两路,376团主力搭乘坦

15、克沿简易 公路,378团徒步沿小路,并肩突破敌第一线防御,向东溪攻击前进。 377团为预备队,随后跟进。43军坦克团1营1连为尖兵连,不搭乘 步兵,于进攻发起后2小时55分攻入东溪(2月17日上午9时55 分),提前5分钟完成任务。中国坦克部队从布局突破沿崎岖山路迅速突入东溪,完全出乎越军 的意料,越民也以为是他们自己的坦克,还向坦克招手致意。13时5 分,378团1营主力进入东溪,与43军坦克团1营会合。于16时、 17时分别攻占615高地、661高地,控制了东溪附近各要点,形成南 北正面,打开了布局通往东溪的通路,保障了 124师向高平实施快速 穿插。124师利用126师打开口子的效果,于

16、7时20分分成两个梯 队进入突破口。12时20分进至班翁附近时,越军炸坝放水,造成长 约800米、宽40米、深0.81.2米的泥泞地带。担任前卫的军坦克 团2营和搭乘372团1、2营的军坦克团3、1营强行通过后,后续乘 坐轮胎车辆的372团3营、师指、371团和炮兵则被阻于该处以东地 区。为了争取时间把握战机,军即令124师乘汽车的部队改为徒步前 进,同时全力抢修泥泞路段。19时,124师坦克快速梯队在东溪稍事 休整后既以坦克为先导,上4号公路向高平实施突击。18日8时05 分,夺占了嫩金山口,控制了弄梅隧道。越军发现我之企图后,匆忙 调集851团8营、9营9连、特工第20营和一个“冰雹”火箭炮连 仓促占领高平以南之博山、526、490高地等要点,企图凭借有利地 形阻止我军进攻。为此,军调整了部署,令124师和126师分别从4 号公路左右两侧向高平并肩突击。19日傍晚,攻击部队攻占了博山、 652高地等要点。20日继续扫清外围,21日15时对高平发起攻击, 战斗进展顺利,于17时40分前攻占了高平外围诸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