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读后感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6488624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心雕龙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文心雕龙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文心雕龙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文心雕龙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文心雕龙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心雕龙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心雕龙读后感(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心雕龙读后感 文心雕龙是一部好书,不仅对为文,对做人,对思想都是大有利处的,值得一读。 第二篇:文心雕龙文心雕龙 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 诗品之于论诗,视文心雕龙之于论文,皆专门名家,勒为成书之初祖也。文心体大而虑周,诗品思深而意远;盖文心笼罩群言,而诗品深从六艺溯流别也。 鲁迅论诗题记: 东则有刘彦和文心西则有亚里士多德诗学,解析神质,包举洪纤,开源发流,为世楷模。 文心雕龙序志: 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 文心雕龙序志: 夫宇宙绵邈,黎献纷杂,拔萃出类,智术而已。岁月飘忽,性灵不居,腾声飞实,制作而已。

2、夫人肖貌天地,禀性五才,拟耳目于日月,方声气乎风雷,其超出万物,亦已灵矣。形同草木之脆,名逾金石之坚,是以君子处世,树德建言,岂好辩哉。不得已也。 文心雕龙序志: 予生七龄,乃梦彩云若锦,则攀而采之。齿在逾立,则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旦而寤,乃怡然而喜,大哉。圣人之难见哉,乃小子之垂梦欤。自生人以来,未有如夫子者也。敷赞圣旨,莫若注经,而马郑诸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未足立家。 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序: 钟嵘诗品序: 又说: 李谔: 江左齐梁,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惟是风云之状。 文心雕龙序志: 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

3、资之以成文,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而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鞶帨,离本弥甚,将遂讹滥。盖周书论辞,贵乎体要,尼父陈训,恶乎异端。辞训之奥,宜体于要。于是搦笔和墨,乃始论文。 钟嵘诗品: 观王公缙绅之士,每博论之余,何尝不以诗为口实。随其嗜欲,商榷不同,淄渑并泛,朱紫相夺,喧哗竞起,准的无依。 刘勰序志、: 详观近代之论文者多矣。至如魏文述典,陈思序书,应瑒文论,陆机文赋,仲治流别,弘范翰林,各照隅隙,鲜观衢路,或臧否当时之才,或铨品前修之文,或泛举雅俗之旨,或撮题篇章之意。魏典密而不周,陈书辩而无当,应论华而疏略,陆赋巧而碎

4、乱,流别精而少功,翰林浅而寡要。又君山、公干之徒,吉甫、士龙之辈,泛议文意,往往间出,并未能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不述先哲之诰,无益后生之虑。 原道: 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然后能经纬区宇,弥纶彝宪,发挥事业,彪炳辞义。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 征圣: 是以论文必征于圣,窥圣必宗于经。(或作是以子政论文,必征于圣;稚圭劝学,必宗于经)若征圣立言,则文其庶矣。 宗经: 三极彝训,其书曰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故象天地,效鬼神,参物序,制人纪,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

5、也。 宗经: 故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诏策章奏,则书发其源;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铭诔箴祝,则礼总其端;记传盟檄,则春秋为根。并穷高以树表,极远以启疆,所以百家腾跃,终入环内者也。 原道: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 明诗: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情采。 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 情采:文不灭质,博不溺心,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于红紫。情采: 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

6、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 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者也。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而后之作者,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故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真宰弗存,翩其反矣。 夫桃李不言而成蹊,其实存也;男子树兰而不芳,无其情也。夫以草木之微,依情待实;况乎文章,述志为本。言与志反,文岂足征。 原道: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

7、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为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序志: 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若乃论文叙笔,则囿别区分,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上篇以上,纲领明矣。至于剖情析采,笼圈条贯,攡神、性,图风、势,苞会、通,阅声、字,崇替于时序,褒贬于才略,怊怅于知音,耿介于程器,长怀序志,以驭群篇:下篇以下,毛目显矣。位理定名,彰乎大衍之数,其为文用,四十

8、九篇而已。 总术: 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夫文以足言,理兼诗书,别曰两名,自近代耳。颜延年以为笔之为体,言之文也;经典则言而非笔,传记则笔而非言。请夺彼矛,还攻其盾矣。何者。易之文言,岂非言文。若笔不言文,不得云经典非笔矣。 序志: 若乃论文叙笔,则囿别区分,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上篇以上,纲领明矣。 明诗: 大舜云。诗言志,歌咏言。圣谟所析,义已明矣。是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舒文载实,其在兹乎。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 乐府: 乐府者,声依永,律和声也。祝盟。 天地定位,祝遍群神;六宗既禋,三望咸秩。甘

9、雨和风,是生黍稷,兆民所仰,美报兴焉。牺盛惟馨,本于明德,祝史陈信,资乎文辞。 檄移: 古有威让之令,令有文告之辞,即檄之本源也。及春秋征伐,自诸侯出,惧敌弗服,故兵出须名。振此威风,暴彼昏乱,刘献公之所谓告之以文辞,董之以武师者也。齐桓征楚,诘苞茅之阙;晋历伐秦,责箕、郜之焚;管仲、吕相,奉辞先路。详其意义,即今之檄文。暨乎战国,始称为檄。檄者,皦也,宣露于外,皦然明白也。 诏策: 昔轩辕、唐、虞,同称为命。命之为义,制性之本也。其在三代,事兼诰誓。誓以训戒,诰以敷政,命喻自天,故授官锡胤。易之姤象:后以施命诰四方。诰命动民,若天下之有风矣。降及七国,并称曰命。命者,使也。秦并天下,改命曰制

10、。汉初定仪则,则命有四品: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敕。敕戒州部,诏诰百官,制施舎命,策封王侯。策者,简也;制者,裁也;诏者,告也;敕者,正也。 哀吊: 自贾谊浮湘,发愤吊屈,体同而事核,辞清而理哀,盖首出之作也。及相如之吊二世,全为赋体,桓谭以为其言恻怆,读者叹息。及卒章要切,断而能悲也。杨雄吊屈,思积功寡,意深反骚,故辞韵沈膇。班彪、蔡邕,并敏于致诘。然影附贾氏,难为并驱耳。胡、阮之吊夷齐,褒而无间。仲宣所制,讥呵实工。然则胡、阮嘉其清,王子伤其隘,各其志也。祢衡之吊平子,缛丽而轻清;陆机之吊魏武,序巧而文繁。降斯以下,未有可称者矣。 哀吊: 原夫哀辞大体,情主于痛伤,而辞穷乎爱

11、惜。幼未成德,故誉止于察惠;弱不胜务,故悼加乎肤色。隐心而结文则事惬,观文而属心则体奢。奢体为辞,则虽丽不哀;必使情往会悲,文来引泣,乃其贵耳。 神思: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神思: 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 物色: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若夫珪璋挺其惠心,英华秀其清气,物色相召,人

12、谁获安。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 夸饰: 自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被,恒有夸饰。通变。 斟酌乎质文之间,而隐括乎雅俗之际,可与言通变矣。情采: 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 附会: 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 凡大体文章,类多枝派,整派者依源,理枝者循干。是以附辞会意,务总纲领,驱万途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使

13、众理虽繁,而无倒臵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扶阳而出条,顺阴而藏迹,首尾周密,表里一体:此附会之术也。 夫能悬识凑理,然后节文自会,如胶之粘木,石之合玉矣。是以驷牡异力,而六辔如琴,驭文之法,有似于此。去留随心,修短在手,齐其步骤,总辔而已。 章句: 夫设情有宅,臵言有位;宅情曰章,位言曰句。故章者,明也;句者,局也。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振本而末从,知一而方毕矣。 启行之辞,逆萌中篇之意;绝笔之言,追媵前句之旨;故能外文绮交,内义脉注,跗萼相衔,首尾一体。 章句无常,而字有条数;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

14、缓,或变以三五,盖应机之权节也。至于诗颂大体,以四言为正,唯祈父肇禋,以二言为句。寻二言肇于黄世,竹弹之谣是也;三言兴于虞时,元首之诗是也;四言广于夏年,洛汭(ru)之歌是也;五言见于周代,行露之章是也;六言、七言,杂出诗、骚,两体之篇,成于西汉。情数运周,随时代用矣。 练字: 是以缀字属篇,必须拣择,一避诡异,二省联边,三权重出,四调单复。诡异者,字体瑰怪者也。曹据诗称岂不愿斯游,褊心恶凶(加一个口字旁)呶,两字诡异,大疵美篇,况乃过此,其可观乎。联边者,半字同文者也。状貌山川,古今咸用;施于常文,则龃龉为瑕。如不获免,可至三接;三接以外,其字林乎。重出者,同字相犯者也。诗骚适会,而近世忌同。若两字俱要,则宁在相犯。故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一字非少,相避为难也。单复者,字形肥瘠者也。瘠字累句,则纤疏而行劣;肥字积文,则黯黕而篇暗;善酌字者,参伍单复,磊落如珠矣。 附会篇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