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网作业许可证特种类高压试验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6487518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115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网作业许可证特种类高压试验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进网作业许可证特种类高压试验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进网作业许可证特种类高压试验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进网作业许可证特种类高压试验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进网作业许可证特种类高压试验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进网作业许可证特种类高压试验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网作业许可证特种类高压试验试题及答案(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进网作业许可证特种类高压试验试题(A)一、单选题1、电路中,导体对( )呈现的阻碍作用称为电阻,用参数R表示。A. 电压 B. 电量 C. 电流 2、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内就会产生( )。A. 感应电动势 B. 电流 C. 电阻3、在电路中,负载功率P与其通电时间t的乘积称为( )。A. 负载产生的电能W B. 负载消耗的功率P C. 负载消耗的电能W4、用于分析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端电压关系的定律称为( )。A. 全电路欧姆定律 B. 电磁感应定律 C.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5、灯泡通电的时间越短,消耗的电能就( )。 A. 越少 B. 越多 C. 不确定6、在相同的磁场中

2、,线圈匝数越多,线圈的电感( )。A. 越小 B. 不变 C. 越大7、初始电子崩头部的大量正离子形成的空间电荷,使附近电场严重畸变,电子和正离子强烈复合,并向周围发射大量光子,使附近气体中出现光电离而产生新的电子,称为( )。 A新电子 B一次电子 C中子 D二次电子8、牌号为( )的变压器油可用于气温不低于200C的地区作为户外断路器、油浸电容式套管和互感器用油。 ADB-10 BDB-25 CDB-459、在工程实际中,对不同的间隙长度S,对应的临界波前时间T0一般均在( )之间。 A50100s B100250s C100500s10、冲击电压中,( )持续时间达到几百微秒到几千微秒,

3、波形为非周期性的单次脉冲。 A工频电压 B雷电冲击电压 C操作冲击电压11、组合绝缘属于( )时不存在吸收现象。 A均匀介质 B不均匀介质 C油纸绝缘12、受潮的变压器油其击穿电压与温度的关系为( )。 A随温度增大而升高 B随温度增大而降低 C呈某一曲线关系13、牌号为( )的变压器油可用于气温低于200C的地区作为户外断路器、油浸电容式套管和互感器用油。 ADB-10 BDB-25 CDB-4514、牌号为( )的变压器油可用于气温不低于50C的地区作为户外断路器、油浸电容式套管和互感器用油。 ADB-10 BDB-25 CDB-4515、对于棒板间隙,当电离只局限在棒形电极附近的很小范围

4、内,在该区域出现薄薄的紫色莹光层,这种现象称为( )。 A弧光放电 B辉光放电 C电晕放电16、当油间隙的距离一定时,如果在这个间隙中用绝缘隔板将这几个间隙分割成几个小间隙,则总的击穿电压将( )。 A显著降低 B显著提高 C基本不变17、雷电冲击电压和操作冲击电压的波形持续时间( ),属于瞬态作用的电压。 A较短 B较长 C为工频18、IEC和我国国家标准规定,操作冲击电压波形的半峰值时间T2为( )。 AT2=50s,容许偏差60 BT2=50s,容许偏差20 CT2=2500s,容许偏差60 DT2=2500s,容许偏差2019、直流电压发生装置应具备足够的输出电流容量,试验时所需电流一

5、般不超过( )。 A1mA B10mA C1A 20、直流电阻测试方法中,在被测电路中通以直流电流,测量两端压降,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被测电阻的方法称为( )A直流压降法 B平衡电桥法 C万用表测量法 D接地电阻表测量法 21、在进行直流高压试验时,应采用( )接线。 A正极性 B负极性 C负极性及正极性均可22、通常采用( )来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 A万用表 B接地电阻表 C绝缘电阻表23、直流电压作用下流过绝缘介质的电流,其电流可视为由( )、吸收电流和泄漏电流三部分组成。 A电感电流 B负载电流 C短路电流 D电容充电电流24、绝缘试验中,( )是指使用较低的试验电压或其他不会损伤绝缘

6、的办法来测量绝缘的某些特性,从而判断绝缘内部是否存在缺陷。 A破坏性试验 B非破坏性试验 C功率试验 D特性试验25、电气试验中,( )就是要做到试验接线正确。 A防止误试验 B防止误接线 C防止误判断26、采用直流压降法进行直流电阻测试,电流表及电压表的内阻对测量结果( )。 A有影响 B无影响 C当连接正确时不会产生影响 27、进行高压试验时应与设备运行部门密切配合,如在变电所进行电气设备试验,当试验发现被试设备不合格时,应立即通知( ),以便采取应急措施。 A试验人员 B检修人员 C变电所负责人28、绝缘介质一定,外加电压一定时,介质损耗电流IR大小与介质损耗正切值tan成( )。 A反

7、比 B正比 CU形曲线比例关系 29、为了便于对历年试验数据进行比较,通常将同一设备的预防性试验尽量安排在( )。 A相同季节 B同一年中 C不同季节 30、工频耐压试验时,接上试品后接通电源,开始进行升压时,在( )试验电压以前升压速度可以是任意的,之后应均匀升压,约以每秒2试验电压的速率升压。 A20 B50 C75 D9031、在运行电压下的设备,采用专用仪器,由人员参与进行的测量称为( )。 A交接试验 B带电测量 C临时性试验 D在线监测32、直流电压加到电力设备的绝缘介质上,电容充电电流与电容量及外加电压有关,而电容量与绝缘材料的几何尺寸有关,因此也称为( )。 A负载电流 B泄漏

8、电流 C几何电流 D电感电流33、双臂电桥的测量范围一般为( )。 A10-510-2 B10-511 C1130 D304034、对于有介质吸收现象的发电机、电动机和变压器等设备,历次试验应选用( )的绝缘电阻表。 A相同特性 B相同容量 C相同短路电流35、产生直流高压的半波整流电路中,经高压硅堆V后的脉动直流经( )后会减小直流电压的脉动。 A升压试验变压器T B降压变压器 C滤波电容C D保护电阻R36、具有较大电感或对地电容的被试品在测量直流电阻后,应对被试品进行( )。 A隔离 B短路 C接地放电37、对于测量( )的低值电阻应使用双臂电桥。 A10-610 B1020 C2030

9、 D304038、直流电阻速测仪的试验引线为I+、I-及( )。 AC1、C2 BP1、P2 CU+、U- DL、E39、采用双臂电桥测量试品的电阻,在测量结束时电池按钮与检流计按钮的操作顺序为( )。A 先断开检流计按钮,再断开电池按 B 先断开电池按钮,再断开检流计按钮C 同时断开电池按钮及检流计按钮 D 无顺序,均可40、测量100V以下的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应选用电压等级为( )、量程为50M及以上的绝缘电阻表。 A250V B500V C1000V D2500V二、判断题1、在电源内部,电动势的方向从负极指向正极,与电源内电流的方向相反。( )2、在电阻并联的电路中,电路的端电压U等于

10、各并联电阻的端电压之和。( )3、全电路欧姆定律表明,在闭合回路中,电流的大小与电源电动势成正比,与整个电路的电阻成反比。( )4、在电阻电感串联的交流电路中,总电压是各分电压的相量和,而不是代数和。( )5、在导体横截面上,电流的方向和大小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直流电流。( )6、电场的均匀程度对空气间隙的击穿特性有很大影响,电场越均匀,击穿电压越高。( )7、对SF6气隙,在极不均匀电场,曲率半径小的电极(棒极)为负极时的击穿电压与棒极为正极时的相比要高。( )8、电力系统架空电力线路和电气设备的外绝缘通常采用空气间隙作为绝缘隔离。( )9、当放电回路的阻抗很大,限制了放电电流,电极间空

11、气间隙的放电时断时续,出现断续的明亮火花,称为电弧放电。( )10、操作冲击击穿电压的波前时间T1大于临界波前时间时,当T1时间越长时,击穿电压越低。( )11、稳态电压主要指的是雷电冲击电压、操作冲击电压。( )12、SF6气体具有优良的灭弧性能,其灭弧性能比空气强2.33倍。( )13、如果变压器油的纯净度较高,改善电场均匀度能使工频击穿电压提高很多。( )14、气体间隙放电可分为非自持放电和自持放电。( )15、固体电介质的击穿电压与气体、液体电介质相比要高。( )16、根据引起气体电离因素的不同,通常有碰撞电离、光电离、热电离及表面电离等电离形式。( )17、直流电压加到电力设备的绝缘

12、介质上,会有一个随时间逐渐减小,最后趋于稳定的极微小的电流通过。( )18、测量电气设备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时,消除电场干扰影响的方法中利用外加的特制可调电源,向测量回路上施加一个反干扰电压,使电桥平衡后再加试验电压的方法称为屏蔽法。( )19、电气设备在运行中发生事故,通常会引起严重后果,不仅设备损坏,而且造成线路跳闸,供电中断,严重影响社会生活秩序和生产活动。( )20、对油浸式变压器及电抗器的绝缘试验应在充满合格油,并静止一定时间,待气泡消除后进行,一般来说设备额定电压为220kV及330kV时,静止时间要求24h。( )21、采用单臂电桥进行直流电阻测试,不能消除测试时连接线和接线柱接触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2、当试品绝缘中存在气隙时,随着试验电压U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