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学生用实战练习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6484130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鉴赏(学生用实战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古诗鉴赏(学生用实战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古诗鉴赏(学生用实战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古诗鉴赏(学生用实战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古诗鉴赏(学生用实战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鉴赏(学生用实战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鉴赏(学生用实战练习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鉴赏习题强化训练(一)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全诗紧扣“ ”字,按 顺序展开叙述。2、诗人游山西村有哪些亲切感受?(答案不超过15个字)答:3、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 的情感。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名句,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答:(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引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赞凭杯酒长精神。1、“到乡翻似烂柯人”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试联

2、系前面的三句,简要分析说明诗人的心情。答:2、这首诗是对白居易给自己赠诗的酬答,从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诗句可以看出这一点。3、这首诗感情沉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后四句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5.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意。 (1)画面: (2)含义:(三)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烟笼寒水月笼沙”连用两个“笼”字突出了水边夜色 特点。2、 本诗的三四句是在批评歌女不知亡国恨,一味沉迷于靡靡之音吗?为什么?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3、作者在诗的首句连用两个“笼”字,请结合

3、全诗简要赏析其作用。答:4、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一事的态度怎样?请说出其中的理由。答:(四)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诗中两次提到“巴山夜雨”,你分别是怎样理解的?答:2、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诗人想象了 的情景,表达了诗人 的感情。3、“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答:4、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今夜”的心情。答:(五)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1、词中点明伤情的地点是 ,时间是 ,季节是 。2、这首词写景简练而有序,“ ”一句是写仰视之景;“ ”一句是写俯视

4、之景。3、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 。其感情基调可用“ ”字来概括。4、“剪不断,理还乱”是以麻丝比喻愁思。这样写有什么妙出?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答:5、“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答:(六)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诗人将书比作“ ”,用“天光”、“云影”比喻 。2.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切而独特地 感受,暗含哲理。3. 全诗以 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作者 感受。4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谈谈你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诗的理解?答: (七)黄鹤楼(崔颢

5、)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情感的是哪一个字?答: 2、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答:(八)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这首诗,作者重在写景。“归雁入胡天”即通过抓住景物特征,点明出塞的季节是 。2、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本诗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诗人内心的 。3、根据此诗写出四种具有西北高原特色的自然景物: 。

6、4、全诗叙述了 ,描绘了边塞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被近人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请简要分析这两句诗的艺术效果。答:(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题目中“闻”的意思是 ,“左迁”的意思是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既点明了写此诗的时令是 ,又渲染了 的气氛。 3、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因构思奇特、感情深沉而流传千古。请作简要的分析。答:(十)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

7、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第一二句,写实的是:“ ”,联想的是:“ ”。这两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2、第三四两句,抒发了 的感情,形象地揭示了 的道理。3、这首诗的后两句表面看是写 ,实际暗指 。(十一)渡荆门送别(唐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首联交代了远渡的地点 ,出蜀的目的 。2、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答:3、本诗中间四句所写的景物有 ,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荆门外江面开阔、水流平缓、两岸平旷的特点。4、这首诗表现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5.“山随平野尽,江

8、入大荒流”句中的动词“随”、“入”的使用得到后人的好评。请任选其中的一个作简要的赏析。答:(十二)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 到 。2、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 ,实际上是写 。3、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十三)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这首诗写秋景秋情

9、,你觉得它们表达怎样一种感情?2.展开想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情景是怎样的?请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十四)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牧,他与同时代的 齐名,人称“小李杜”。2、这是一首借物兴感的怀古咏史之作。第 句是写其兴感之由,第 句是议论,寓吊古之意抒发自己的感慨。3、假设东风不与周郎以方便,其结果是 。4、这首诗蕴含着怎样的深刻哲理?5、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简要分析其意思?十五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

10、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诗中第二联, 运用比喻的方法,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 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无可挽回, 以“雨打萍”比喻什么?答:2、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的悲哀;借 和 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3、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4、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5、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

11、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十六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山下兰芽短浸溪”一句的“浸”字既写出 ,又突出了兰草 的勃勃生机。2、这首词上阙写景,描绘了三幅画面: 、 、 。下阙抒情,表现了作者 。(十七)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1、这首词是寄给婚后远游的丈夫赵明诚的信,表达了诗人 的内心世界。 2、这首词起笔于一个“ ”字,落笔于一个“”字。3、词中“佳节又重阳”和“ ”两句用典故,既自然,又贴切。4、这首词是表达怀人的情思的,作者除了用节令描写外,还用 描写衬托人物心情。5、请代著名诗人王世贞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字字俱妙。试分析最后一句的妙处。 (十八)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处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诗人起笔不落俗套,从相见之难落笔来衬托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