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5篇.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6481949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5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5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5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5篇.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5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5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1 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才能和简单的推理才能。3、结合详细内容向学生浸透长度单位来于理论又应用于理论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教学重点:使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教学难点: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比拟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米尺;直尺、一分硬币、橡皮等。教学过程:

2、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你们猜一猜,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学生猜完后老师说明:老师的身高是1米68厘米。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师:请大家再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师: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1号本,你们知道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厘米吗?自己量一量。生:1号本的长比17厘米多,比18厘米少,它的宽比13厘米多,比14厘米少。师:1号本的宽比13厘米多,比14厘米少,那终究有多长呢?要想比拟准确地量出1号本的宽,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量。这节课我们就来

3、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1、认识毫米。1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起直尺认真观察: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刻度线吗?还有一些小刻度线,这些小刻度线把1厘米又分成了一些小格。老师指出:直尺上的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2看大屏幕上放大的直尺图。提问:从0刻度到刻度1是几厘米?老师让学生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在刻度0到刻度1之间有多少个小格?提问:从刻度1到刻度2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3到刻度4之间有多少个小格?提问:这就是说,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得出:1厘米=10毫米3老师让学生量一量1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量完后老师说明:1分硬币的

4、厚度大约是1毫米。师生共同用手势表示1毫米: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夹住1分硬币,再用左手渐渐地把硬币抽出来,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一条小缝,它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老师指出:银行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4老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几毫米?5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6小组合作,每位组员挑一样身边的实物,量一量它的长度。汇报。7共同完成书P22页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2、认识分米。1引入分米。动手操作:用学生尺或米尺量自己的课桌宽是多少?当学生用“米”做单位量时,课桌宽不够1米,用“厘米”做单位时,一一地量很费事。独立探究:你感

5、觉用一个多长的长度单位量课桌的宽比拟适宜?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象:假如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老师说明:像量课桌这样的物体长度时用米、厘米或毫米做单位都不适宜,我们要创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互相讨论:这个单位规定为多少适宜?学生讨论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拟好汇报并说明理由;从而引出“分米”。”dm”板书,把课题补充全:分米的认识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2 教学目的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2知道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6、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教具学具准备学生尺、分米尺、米尺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导入:我们学过长度单位米、厘米,也会用米和厘米测量长度,请同学们测量一下教学教科书封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2学生操作,测量后汇报:书的封面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书的封面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3继续测量书的厚度,学生汇报: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4老师概括:同学们测量得到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厚不到1厘米,20厘米多,多多少?不到15厘米,差多少?不到1厘米,那是多少? 20厘

7、米多,不到15厘米,不是一个准确的长度,是否能用米、厘米那样的长度单位表示呢?二、探究新知1认识毫米,教学例11启发学生观察测量得到的20厘米多,14厘米多,不到1厘米,从尺子上看,你们发现了什么?互相议论一下学生答复:有许多小格;长是20厘米还多7个小格;宽是14厘米还多5个小格;厚是8个小格2老师讲述:这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比1厘米小,它的名字叫1毫米请同学们数一数,1厘米中间从0到1有多少小格,又叫多少毫米?从23、56、910等每一厘米长中又发现了什么?互相交流一下3老师演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4请同学们想一想,1厘米和10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以互相议论一下总结归纳:1厘米10毫米继续演

8、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5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老师表示1毫米的长度用拇指和食指表示学生将1分硬币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夹住,抽去硬币,观察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理解1毫米的长度观念用手势表示1毫米、1厘米6测量分组操作并填空量一量一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_毫米2认识分米教学例21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指出10厘米的长度,出示分米卡,使学生认识1分米说明有时候量物体的长度用分米作单位2数一数1分米中有多少个1厘米?继续演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有了认识毫米的思路,认识分米,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学会认识分米的长度单位3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利用分米卡,用手势表示,

9、进一步认识分米将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学生分组互相用手势表示3利用米尺,分组讨论1米有多少分米?1米、1分米、1厘米之间有多少关系?总结归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板书4量出3分米长的带子给大家看三、全课小结引导学生总结、认识了毫米、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随堂练习1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2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间有什么关系?3同桌互相量一量铅笔的长度4判断下面表达是否正确?蜡笔长6毫米跳绳长2厘米课桌高7米粉笔长75分米布置作业5米分米 40厘米分米2分米厘米70毫米厘米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3 整体感知:长度

10、计量单位,特别是用毫米测量比拟小的物体长度,主要通过直观和操作,帮助学生建立 1 毫米的长度观念,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对学生加深对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认识是有帮助的。因为长度单位是抽象的,靠老师很难使学生建立长度观念。这就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教学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等手段,增加学习兴趣,体会成功的喜悦。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形成表象,让学生在课堂多活动、多操作。同时要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络,使学生理解知识间的横向联络,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练习开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学目的:一知识点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 1 毫米和 1 分米的.长度观念。2知道 1 厘

11、米10 毫米 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 厘米二才能点1能正确运用毫米、分米表示长度。2能用手势表示 1 毫米、1 分米。三德育点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 1 毫米和 1 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厘米10 毫米,1 米10 分米,1 分米10 厘米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 1 毫米、1 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尺、分米尺、米尺。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导入:我们学过长度单位米、厘米,也会用米和厘米测量长度,请同学们测量一下教学教科书封面的长是多

12、少?宽是多少?2学生操作,测量后汇报书的封面长 20 厘米多,不到 21 厘米。 书的封面宽 14 厘米多,不到 15 厘米。3继续测量书的厚度,学生汇报:书的厚度不到 1 厘米。4老师概括:同学们测量得到长 20 厘米多,不到 21 厘米;宽 14 厘米多,不到 15厘米;厚不到 1 厘米,20 厘米多,多多少?不到 15 厘米,差多少?不到 1 厘米,那是多少?20 厘米多,不到 15 厘米,不是一个准确的长度,是否能用米、厘米那样的长度单位表示呢?有目的,分层次进展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打下根底,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探究新知一认识毫米,教学例 1。1.启发学生观察测量得到的 20

13、 厘米多,14 厘米多,不到 1 厘米,从尺子上看,你们发现了什么?互相议论一下。 学生答复:有许多小格; 长是 20 厘米还多 7 个小格; 宽是 14 厘米还多 5 个小格; 厚是 8 个小格。2.老师讲述:这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比 1 厘米小,它的名字叫 1 毫米。请同学们数一数,1 厘米中间从 0 到 1有多少小格,又叫多少毫米?从 23、56、910 等每一厘米长中又发现了什么?互相交流一下。学生在初步认识的根底上,通过认真观察、交流,从而知道每一厘米长度内都有 10 个小格,都是 10 毫米。 3老师板书:1 厘米 10 毫米3.请同学们想一想,1 厘米和 10 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可

14、以互相议论一下。总结归纳:1 厘米10 毫米板书: 1 厘米10 毫米是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自己感知的,学生感到快乐。这也表达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自己学会知识。4.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老师表示 1 毫米的长度用拇指和食指表示学生将 1 分硬币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夹住,抽去硬币,观察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理解 1 毫米的长度观念。用手势表示 1 毫米、1 厘米 借助形象直观的手势表示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印象深入,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概念。 6测量分组操作并填书 做一做66 页 通过直观操作总结手势测量,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加深,在直观表象一一抽象的思维过程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1

15、 毫米。老师在新知识的传授中,通过引导、点拨,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作用,使每一位学生都处于积极的思维之中。二认识分米。教学例 2。1.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指出 10 厘米的长度,出示分米卡,使学生认识 1 分米。说明有时候量物体的长度用分米作单位。2.数一数 1 分米中有多少个 1 厘米?板书 有了认识毫米的思路,认识分米,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学会认识分米的长度单位。3.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利用分米卡,用手势表示,进一步认识分米。 将米、分米、厘米、毫米 4 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学生分组互相用手势表示。 将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不但形成表象,加深理解,同时也区别了不同概念,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三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